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人故居行3 宰相状元家——新都杨升庵

“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

“一曲诗词传天下 '四重''四足'教子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些熟悉的词句说的是谁?有何关联的惊世骇俗?弄你一头雾水就怪自己墨水喝少了!

近段时间,关于新都杨升庵家风家训的曝光率骤升,而其背后可谓惊天下的故事更值得人去感知和践行其内在精神。新都桂湖公园去过多次,走马观花似扫描而过,是世俗的偏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维作祟,均与没有与其神交,时空对话。

新都马家镇是明朝状元杨升庵的故里,一直默默潜伏在乡村,少有人问津。被外界更多人知晓得力于新政、上层建筑关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成都去马家镇从北新大道较为顺畅,不到20公里。早在宋代隆兴元年,因镇街道布局如马形而得名,而今农业是该镇的一个亮点。进入该镇,最好依靠最为原始的问路,便可到达杨氏宗祠。高大、黑色的状元故里坊矗立在小河道路一边,进入牌坊内是散落的林盘和点缀其间的民居,此时宽约不到两米的水泥路两侧边墙壁上,嵌有杨升庵家训的宣传栏,“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等词句值得慢慢品味,当然贴上了当下最为时髦的廉洁自律等字眼。

继续前行约百米,林盘中间有一围红褐色石栏保护的便是状元井,一说有680年之久。状元井的一侧墙壁上挂有杨升庵的画像以及他气势磅礴的《临江仙》书法作品。而今的状元井用玻璃罩加锁拒绝了外界的干扰,当然也失去了旧有的饮水功能,透过玻璃罩隐约看到资料上介绍的由铜所铸的井底,至于为何用全铜作井底,是家族显赫的象征还是为了水质更加甘甜清冽。

杨氏宗祠何在?疑惑间,路人顺指状元井背后有一木排房就是,单檐歇山式房顶,抬梁式梁架,古式雕花窗棂结构,简单朴实,但却与周边的民居相比更为庄重,真是应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当然也可理解为显赫的家族,低调的宗祠。绕过一修建的砖混房屋。五间木结构的明清古建筑”杨氏宗祠”呈现在眼前,现在里面住着杨升庵的第十三世孙杨崇逸一家,堂屋正前方约100来平方米的空坝,算是院坝。堂屋正中为祭祖的陈设,当然也是少不了宗祠的“仲裁”家务大事的布局。正中一匾是明代黄其昌上书“景清堂”,(黄其昌来历暂不明)左右联则为“明史蜀中宰相家 汉代关西夫子后”,(再次备注:两句颠倒顺序读)“汉代关西夫子后”指的是东汉太尉杨震,两者相比,相互映衬。

左侧的一间木屋上书“明代状元杨升庵十三斋”,接待我们的正是杨家十四代传人50余岁的杨德力,热情的杨先生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杨家显赫的历史以及被当下尊崇的家风家训,恰好其80岁的母亲也赶来给我们热情地讲述,这个家不但国人拜访日益增多,就连日本、韩国等游客和学者也慕名前来看风水、看历史。

“哪个阵仗不得了,屋内屋外摆了很多很多仪器,整了几天……他们说的啥子?我反正听不懂!他们好有礼貌哟……”说话健谈、身体健康的老人不停地说,还自豪地说:我家老头子杨崇逸都90岁了,这两天身体不好,在屋内休息,屋内的很多字,还有院坝的石碑上的《临江仙》等字都是他写的……说得不清楚的时候,作为儿子的杨德力赶紧补充,当然他也请其母亲作证,自己说的一些名人来访不是假话。我们没有打扰其90岁的老人,只从一些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整理的一些资料中看到杨家后人对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的呵护、传承的拳拳之心。

杨氏宗祠曾经占地20亩,有上百间屋,48个天井,而今百年老瓦房只剩下三间正堂,两间侧房,个中历史路人皆知。杨家少了些埋怨,多了些当下的努力维系。在祠堂内,有关先祖的一些资料均有序位列墙壁,摆设尽显旧有格局,又便于游客访问。

作为杨升庵第十四代孙,杨德力言语间流露的更多是自豪和骄傲。目前杨的工作主要是左为杨氏宗祠的管理员、讲解员,当然还得照顾着这个依然还住在这里的一家老小。有游客来参观,或者是有关活动,杨德力说:都是志愿服务,但乐意。“上学的时候就读过《三国演义》开篇词,但当时不知道写词的杨升庵是我们的祖先!”杨德力说,他不仅对本家族的家风家训熟稔于心,而且从本辈开始往上推23代都了如指掌,每一代都能说得出名字来。

……这些话,不知道杨德力先生说了多少遍,但丝毫感觉不出那是他解说词一般的生硬。

“每年冬至节,我们杨氏后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宗祠祭祖,齐声颂唱家训《四足歌》。”杨德力说。《四足歌》告诫杨氏后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从政为官,都要做到有底线,如此方才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杨氏宗祠也许权作微观去了解杨升庵显赫家族的片断,新都桂湖公园有关他更多的历史记载则值得细细揣摩,云南的杨升庵纪念馆更值得一去。

资料1:《临江仙》写作背景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杨升庵突然很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资料2:杨氏家训

“四重”家训:杨升庵曾祖母熊夫人曾留下“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的“四重”家训,教育子孙敦睦人伦,兴家立业。

“四足”家训: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借前人创作的《四足歌》,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教育子孙淡泊名利,节俭持家。

临终遗训:杨升庵于嘉靖三十八年卒于戍所,临终时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告诫子孙重义轻利、见义勇为。

资料3:人物名片

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的著名学者,新都的生活较为短暂。夫人黄娥因其爱情故事以及本人的才华,在历史也有一席之地。杨慎二十四岁中状元,在明武宗、世宗时曾任翰林院修撰和经筵讲官等职务。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嘉靖三年(1524),在嘉靖皇帝追尊其父兴献王为皇帝的朝廷纷争中,杨升庵联结朝臣两上“议大礼”疏,触犯了嘉靖皇帝,被谪戍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年仅三十六岁,他就到云南来,直到七十一岁高龄客死于异乡。杨升庵不仅是明朝四川地区唯一状元,而且其家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

其父亲杨廷和明代中期名相重臣、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元老,正德、嘉靖两朝首辅。为“嘉靖新政”创始人,史称“救时宰相”。嘉靖七年(1528年)世宗《明伦大典》成,重定议礼诸臣之罪,杨廷和被定为罪魁,世宗降敕称杨廷和“以定策国老自居,门生天子视朕”,将其削职为民。嘉靖八年病故于新都,享年七十一岁,以平民礼下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访札记:状元故里家风淳
家风悠远|清白传子孙
杨德力总是为宗祠参观者义务讲解:最重要的3个家训里 祖先遗训已传承数百年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
范华银:一门七进士 宰相状元家
胡文辉|首辅,状元之父,“大礼议”制造者
平讲平说2425期:是非成败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三国演义》开篇藏着一位明代状元郎,直言敢谏差点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