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块残碑见证一位好官 淇县北阳镇常屯村村民古河道内挖出明朝嘉靖年间官员孙继鲁的功德碑

王小运在仔细看石碑上的文字。

□晨报记者 苗苗 文/图

上周,淇县北阳镇常屯村一位村民在村南沧河古河道挖石子时,发现了一块大石头,挖出一看是块残碑。让人没想的是,就是这一挖,竟然挖出了400多年前一位好官的故事。

残碑中记载的是

明朝官员孙继鲁的事

1月12日,记者和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小运来到淇县北阳镇常屯村,见到了这块被偶然发现的残碑。

经初步观察,这是明朝嘉靖年间当地村民为纪念官员孙继鲁而雕刻的功德碑。

石碑的残余部分高约1米、宽约半米。根据残缺的碑文,王小运基本还原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明代好官孙继鲁的生平。

王小运指着碑上的记载说:“你看这句话,‘数万人把香而来’,意思是几万人拿着香来祠堂烧香敬奉他。再看这句嚎呼震天地’,就是听到他的事迹后痛哭流涕。这两句话代表这块碑的主题是纪念、歌颂。”

当地曾建有孙继鲁祠堂

孙继鲁究竟是何人?《明史·列传第九十二》对他的事迹有所记载。孙继鲁1498年出生,从小看书过目不忘,公元1523年(明嘉靖二年)中进士,他先后在卫辉府、南京淮安府、贵州的黎平府当知府。后来孙继鲁又到山西、陕西省做官,最高官居二品。孙继鲁在卫辉府(也就是现在的卫辉、淇县一带)做知府时,办教育、兴修水利、惩处贪污腐败,深受老百姓的敬仰。但由于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孙继鲁得罪了皇亲国戚,几次遭人陷害,最终在狱中含恨而死。

王小运说,据记载,当年孙继鲁给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特别是在卫辉一带时,更是受人们的爱戴。他被捕入狱的那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自发围堵囚车,不让人带他走,以至于有的人躺在马路上被囚车轧死。

经勘察,石碑上记载的年代也符合史料上关于孙继鲁的记载,王小运说:“孙继鲁卒于1547年,距现在已有400多年了。这块石碑落款的地方虽然已经被损毁,但根据石碑的工艺和上面的记载,这应该是明代雕刻的。”

王小运说,据史料记载,这附近是沧河的古河道,河边当年建有孙继鲁的祠堂。但是,经过这几百年,祠堂早已不见踪迹了,就连村里的老人也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座祠堂。而这块残碑上的文字证实了当年这儿确实存在过孙继鲁的祠堂。

石碑对研究

淇县和卫辉历史

极有价值

如今,孙继鲁的事迹在云南昆明一带仍被广为传颂,而在卫辉、淇县一带已失传多年。这块残碑的发现,重新还原了这位官员被当地百姓称颂的事迹。

目前,淇县文物管理所为了更好地保护残碑,已经将它移到常屯村村边。王小运说,因为残碑是在这个村发现的,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这叫不可移动文物,可以就地保护。这块碑对研究淇县和卫辉历史、对研究孙继鲁的一生有极高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都堂故里——刘拐庄村
各种功德碑大观
韩国首尔有块刻着汉文的石碑,百年间被韩国人埋下、挖出反复数次
孙凡:大美淇县 魅力朝歌
清代宋伯鲁楷书《憨母孙太夫人记德碑》
清末·宋伯鲁楷书《憨母孙太夫人记德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