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敌烽火中的四个小英雄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里介绍几位烽火中的抗敌小英雄。

抗联小英雄——何畏

何畏,原名何永祥,1922年生于黑龙江生宾县新店屯。8岁时全家搬到黑龙江省方正县大罗勒密给地主放猪。1935年13岁的何永祥参加了抗日儿童团,被选为儿童团团长。他有一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即勇敢,又机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军长给他改了个新名字——何畏。

1938年春,何畏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主力部队的西征。同年秋部队被敌人包围,在作战中何畏身负重伤不幸被俘,牺牲在五常县监狱中,年仅16岁的。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一座身背小马刀的抗日儿童团长的塑像,那就是以抗日小英雄何畏为原形雕塑的。

《小马倌》的原形——抗联小战士宋喜林

宋喜林,黑龙江省萝北县李家围子人,父母双亡后给地主放马(当小马倌)为生,1938年13岁的宋喜林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任青年连的战士。由于作战勇敢,工作积极,思想进步,1939年他14岁加入青年团。宋喜林的马术好、枪法准,机智勇敢,不拍吃苦,团结同志,深受同志们喜爱,后来担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支队长王明贵的警卫员。1942年初,在大兴安岭库楚战斗中小宋不幸牺牲,年仅17岁。抗战胜利后,著名女作家颜一烟根据王明贵、陈雷等抗联老战士的回忆,以东北抗联三支队小战士宋喜林烈士为原型,创作了小说《小马倌大皮靴叔叔》。《小马倌》的故事,曾被改编为连环画和儿童话剧,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后来,它又被改编为话剧和彩色电影《烽火少年》。

最小的抗联战士——朱振生

朱振生,1930年生人,原籍不详。1940年年仅10岁的朱振生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二支队人战士。他是有资料记载的东北抗日联军中最小的战士。1942年到苏联在抗联南野营交通营学习电报业务。1945年8月参加了东北抗联协同苏军解放东北的战役,9月随同苏军进驻哈尔滨市。1946年7月患伤寒病不幸故于宾县,年仅16岁。朱振生在东北抗联教导旅(苏联红军第88独立步兵旅)时期照片如图。

上山找抗联的朝鲜族小姑娘——李敏

李敏,原名李明顺、李小凤,朝鲜族,1924年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32年仅8岁的李敏加入儿童团,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1936年李敏的家人全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李敏跟着抗联交通员李升上山参加抗联(12岁)。当年,李升都快70岁了。李敏问李爷爷:“山上冷不冷呀?您这么大年纪了,冬天能扛得住冻吗?”李升老爷爷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就好比大松树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天寒地冻,永远挺立在高山上!”抗战胜利后,李劫夫等音乐家创作的反映东北抗联斗争题材的大型歌剧《星星之火》,其中,根据李升和李敏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朝鲜族小姑娘李敏参加抗联后第二年(13岁)就加入青年团,15岁转为中共党员,她后先后担任过东北抗联第六军被服厂的战士、后方医院的护士、东北抗联教导旅(苏联红军第88独立步兵旅)的广播员、电报员和政治教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哈尔滨一工具厂党委书记、黑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省民委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如今,88岁高龄的抗联老战士李敏,依然活跃在宣传东北抗联精神的舞台上,她始终坚信——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6年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抗击日军堵截,李敏焕血洒摩天岭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出版
戴布琼尼帽的抗联
东北抗联(五)抗联烽火
东北抗联:孤悬敌后14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