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潍县丁氏后人关于“小黄楼”的回忆

按:经编著者同意,今日推送《十笏文脉——潍县丁氏世家侧记》一书中,由丁氏后人丁永志先生著文的《关于“小黄楼”的回忆》。“小黄楼”的具体位置:潍城区向阳路18号,潍坊中级人民法院对面,即向阳路西侧原潍坊商校校区院内。

我在这里所说的“小黄楼”是特指原“丁六宅”建筑群中的一个二层小楼,我还是孩子时,曾经在这个小楼中住过。

“丁六宅”在南门里大街,即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的胜利西街至东风西街段中

部。南门里大街路东、路西都曾是“丁六宅”的大宅院。东西两院共有住房二百多间。我的曾祖父丁善长居住在西院。西院共有房屋一百多间。前为客厅,后为住房。另外,还有账房、仓库、车库、马号等。

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有一个花园,家里人称之为“西花园”。花园中有假山、小湖,这个小湖中种满了荷花,家人称之为“小西湖”,实际上是一个大些的荷花池。另外还有石桥、长廊等建筑物,布局大方,风景秀丽。

我是1931年在西院出生的,小时候喜欢在“西花园”玩耍。“丁六宅”的东院,也有房屋近百间,院内有古藤一架,据说是明代的产物,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也叫“藤萝树底”。进门后有一个大厅,在大厅的后边有一座一连九间的大台屋,五明四暗。我的曾祖父丁善长喜欢国画,家中聘有常年画师,曾祖父经常在这里和画师们一块作画。后来父亲和东斋大哥达志大哥等人成立“同志画社”,父亲、舅舅和四叔父锡章、东斋大哥等人成立的诗社“潜社”,也都在这里活动。

曾祖父丁善长没有儿子,年老时过继了我的父亲丁叔言为承重孙。父亲十四岁时,曾祖父丁善长逝世,父亲在曾祖母的帮助下,承担起了管理“丁六宅“的任务。父亲除了喜欢国画外,还喜欢诗词,舅舅王统照也喜欢诗词,两人既是至亲,又是诗友,所以来往密切。

在1923年前后,舅舅已定居于青岛观海二路49号。那时父亲也在青岛观海二路,买了两处房产,一处是35号,一处是25号。而且我二姨王卓宜、二姨夫王海澜,就住在距离观海二路不远的莱芜二路。父亲和母亲常到青岛探亲,和舅舅、二姨相聚。父亲看好了青岛的风光,特别是青岛的小楼,黄墙红瓦绿树,加以碧海蓝天的景观,秀丽无比,富有诗情画意。所以也想在潍县的宅地中建一个小楼,二姨夫是铁路上的工程师,他也熟悉建筑。他和舅舅帮父亲进行了策划。父亲又在潍县找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于1934年在“丁六宅”西院,“西花园”东北角的一块空地上建成了一个二层楼房。据说这是潍县的第一个“西式”的民用楼房。这栋楼房因为外墙呈黄色,所以人们称之为“小黄楼”。

“小黄楼”的外形有八个楼角,故又称为八角楼、元宝楼。这栋楼房分为上下两

层,并建有地下室。一层、二层各有五个房间,面积约200多平方米。楼上、楼下都是木质的地板,楼梯也是木制的。记得当年大人都是走上去,而我却喜欢爬上去。“小黄楼”建成后,成为父母亲的住处,我也跟着父母住在这里。“小黄楼”在当时并不临街,它距离大街有二十多米。解放后随着向阳路的拓宽,这座小楼才逐渐变成沿街房的。

1937年7月,日寇大举侵华,年底已经兵临潍县城下,父亲跟着县长厉文礼,前往诸城、安丘一带山地打游击。父亲安排母亲带着我们这几个孩子前往上海,投奔舅舅王统照,以逃 避日寇抓捕。从此我就离开了“丁六宅”,再也没有回去过。当时我只有六岁。

1938年1月10日,日寇占领了潍县城。“丁六宅”西院及“小黄楼”成为日本宪兵队潍县分队的所在地。日本宪兵队经常把抓捕到的抗日志士和民众关押在“小黄楼”的地下室中,并在夜间实施各种酷刑,有所谓灌“洋油”、灌辣椒水、压杠子、坐老虎凳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受刑者发出的恐怖惨叫声惊扰得附近居民彻夜难眠。

抗战胜利后,包括“小黄楼”在内的“丁六宅”作为敌伪财产被国民政府没收。日本

投降后’张天佐以“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兼少将保安第一师师长”的头衔入驻潍城。就曾以“丁六宅”作为其专员公署的办公场所。1947年底,国民党96军军长兼45师师长陈金城率部来到潍县城。“丁六宅”和“小黄楼”又成为国民党的城防司令部的所在地,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潍县反动军队负隅顽抗的指挥场所。

1948潍县解放后,成立了潍坊市,“丁六宅¨西院成为潍坊市和昌潍专区领导机关驻地,“小黄楼”是主要办公场所之一。潍坊特别市委书记曾山、市长姚仲明、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司令员许世友,都曾在“小黄楼”的二楼办公和居住过。

现在“丁六宅”的原貌已不复存在,但“小黄楼”原貌尚存。据说整栋楼房及室内门窗、木地板、木楼梯等基本保持原貌。只是外墙全部粉刷了粉红色涂料,但人们还习惯地称其为“小黄楼”。最近我听说“小黄楼”又进行了整修,恢复了黄色的原貌。

“小黄楼”作为“丁六宅”建筑群体的现存代表,经历了风风雨雨多是潍坊现代历史的见证者。它曾经被日本宪兵队和国民党反动派所使用,作为反对人民的工具。但也曾对人民革命事业做出过有益的贡献。

在民主革命时期,1916年5月,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在总司令居正率领下,进驻潍县。东北军总司令部就设在“丁六宅”的西院内。潍县成为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在山东的重要活动基地。1948年4月潍县解放之后,华东野战军九纵司令部和潍坊特别市市委也都在这里办过公,著名的革命将领许世友、曾山等人都曾在“小黄楼”里居住和工作过,对潍坊市的发展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过历史的贡献。

所以,我认为“小黄楼”应当彻底整修,作为潍坊市的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把它独立出来,建成一个潍坊现代历史展览馆,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丁永志写于魅力之城,2014年9月8日。

(《十笏文脉》书影)

(《十笏文脉》主编)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推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需经其授权。

欢迎赐稿,并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潍县老事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条向阳路,半部潍坊史
潍坊“政治中心”变迁概览
乐道院集中营 潍坊二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黄楼
乐道院集中营 潍坊二中
潍坊丁氏家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