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皇庙:艺人身份低贱 捐资修庙却连上石碑记载的资格都没有

晋城国宝:府城玉皇庙传奇之(十四)碑铭之记

文/韩静

晋城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又称玉帝庙、玉皇行宫,是当年由附近的以府城村为首的“七社八村”一起凑钱兴建的,属于民间集资修建的一所地方性的殿宇,同时也是晋城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道教殿宇。

这里规模宏大,足有100多间屋子,同时保存了历代彩塑共计300余尊。

除此之外,庙内现存有北宋石碑1通,金代石碑1通,元代石碑3通,明代石碑4通,清代24碑和一些残碑等共计34块,想知道关于它的更多历史信息,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些石碑。

今天,我们就聊府城玉皇庙的石碑;写出来也是供有心人去寻访,进一步深度了解它,体悟府城玉皇庙的古典美。

一 先来看一看玉皇庙的十八块较为重要的文献碑铭,它们依次是:

(一)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碑,名《玉皇庙碑文》

(二)金泰和七年(1207年)碑,名《重修玉帝庙记》

(三)元至元三十一年(1234年)碑,名《五皇行宫记》

(四)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碑,名《玉皇庙功德碑》

(五)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碑,名《创建廊庑之记》

(六)明成化二年(1466年)碑,名《重修玉帝庙记》

(七)明万历二H年<>

(八)明万历二十三年(15&5年)碑,名《创建庙门屏志》

(九)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碑,名《玉皇庙重修记》

(十)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碑,名《三清殿重修记》

(十一)清康熙三十七年(169S年)碑,名《增建咽哨祠志》

(十二)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碑,名《玉皇庙金妆记》

(十三)清雍正五年(1727年)碑,名《二十八宿像重妆记》

(十四)清乾隆二十九年(1763年)碑,名《重修玉皇庙碑记》

(十五)清嘉庆十九年G814年)碑,名《玉皇庙里修记》

(十六)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碑,名《水官会置地碑记》

(十七)清咸丰元年(1851年)碑,名《水官会灭-地碑记》

(十八)清同治五年(1866年)碑,名《水官会置地碑记》

下面,我们选取其中重要的几块做解读。

二 北宋第一碑

首先要讲的是通宋代的碑,立于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距今有940年的历史。

这通碑采用蟠龙形碑首,下有赑屃座,方形身,通高为165公分,正文的碑文一共是十五行,每行有30字左右,通体采用楷书手法刻成。

这通碑主要讲的是玉皇庙创建的来历和缘由,它告诉我们当地百姓主要是想建庙祈雨,也描写了建庙参与祭祀的村庄名,成为考证宋朝史实的重要依据。

碑名《玉皇庙碑文》,正文如下:

始为岁早,遍于群神祈祷无应,时有本社李宗、秦恕二人,即陵川之下壁,请得信马于当社祈求,克曰而甘泽沾足,即时舆议,卜吉北岗秦古、秦简地内,鸿工营匠,不日而成。

这一段说的是:

当时一直干旱,开始求神祈祷,都没有什么作用;于是有了李宗、秦恕两位(这俩人真幸运,以平民身份被记载了将近千年),开始大搞串联,到了陵川请来了“信马”(信马是什么,咱们后面会有专文介绍,这个一句两句恐怕说不清楚,涉及到古代祈雨的一些流程,慢慢讲述);于是,需要有个地方供奉神灵,就占卜了这块吉地,迅速的建设好了。

通过这段话我们大概知道了,在北宋年间玉皇庙创建的初期,规模是很小的,充其量就是一处乡间小庙而已,但是,这成为今天全国文保单位的肇始。

碑阴(背面)讲的是祭祀的仪式,需要哪些东西,谁都参与了,咱们下次具体讲。

以上,是府城玉皇庙北宋年间建庙最早的记载;喜欢的朋友,不妨前去查访验证。

二 元代供养碑

下面要讲的则是元代至元三十一年的《玉皇庙功德碑》。

这块碑讲的是什么事呢?

它告诉了我们现在诸殿这些精美异常的塑像都是由谁出资供养的。

根据碑文记载;各殿的情况皆有不同,往往一殿之内的各具彩塑均有不同的人捐资,大致记载如下:

青龙白虎神彩绘,本庙官高平寺庄王仲诚;

五道将军,东赵庄王德;

行山太尉:维那黄头社尹彦诚;

崇宁真居圣众,府城刘宽;

行雨龙王圣众;府城刘宽、李恩、黄头尹彦通、韩链;

十一耀星皇君,府城韩玉、刘宽、东元庆赵祥等八人;

天地水三官,府城刘珍、刘宽、李贵;

昊天玉帝圣像妆塑,水西刘顺、府城刘通;

四圣真君,水东王明,东趁庄王整、黄头韩珍、郭顺及其他们的同弟多人。

十二元辰真君,黄头张荣、西赵庄张明、崔庄牛金、临泽张祐等十四人;

二十八宿星君,黄头王秀、赵庄王整、崔庄田秀等28人;

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府城刘宽。

由这里我们知道:西配殿的国宝二十八星宿就是由王秀、王整等附近村庄的28位村民捐资修持,跟皇家、地方官是没有关联的,是确确实实的民间供养

三 明代重修碑

明成化二年的《重修玉帝庙记》,记载的是明英宗正统年间乡民联合附近十八村村民重修玉皇、四圣、三官、东西殿等共计70余间殿堂的史实。

当时的泽州太守也有感而发,捐资了一部分;

后世所称的“七社十八村共修玉皇庙”的来历就来自这块碑。

整体来看,碑文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他们保存了丰富的史料,告诉了我们很多历史信息,比如:

第一:玉皇殿内目前存在的宋金彩塑、元代二十八星宿至今都是原作,后代只经过了彩绘和重装,没有重新制作,这一点毫无疑问

第二:捐资建庙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玉皇庙的咽喉祠就是由当时的科头(戏班主)郭万枝捐献;人家捐钱修庙是为了功德,同时也祈求神能保护自己的嗓子,这本是常态;但是,唯独这个殿没有留下捐献人的正面信息,而是只刻在了碑下角的轮廓边缘,表示这行低贱不配上碑,按习俗是不能给郭老板立碑做传的,这些历史信息只有通过康熙三十七年的碑文才能了解到

同时,查阅这些碑文还会发现,虽然是道观,但是自从清朝康熙年间起,这里就成了佛僧的天下。

这告诉我们:佛教文化兴起不是突兀的,而是互溶共生的,这一点和有些人臆想中的两教水火不容甚至还要斗法的概念,是相去甚远的,这一点也不能不清楚(韩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了《红楼梦》定评的永忠为什么要去玉皇阁?
歷史文化古跡——山西澤州府城玉皇廟【圖文】
五门村古碑拓片展精选16例
千余年佛教圣地——老庙顶
转;武则天庙的碑碣
宁阳县磁窑镇大磨庄村“重修七圣堂创建三圣堂记”碑:康熙四十五年(1706)立,距今313年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