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跃影坛三十年,正面形象深入人心,一把双枪打造未来,却已逝世

在中国电影上个世纪中,没有任何特效的环境下,演员门凭借自己的演技和不服输的精神,塑造了真正的演员,对比于现在来说,那个时代的演员才算得上艺术家,现在的一些演员只是哗众取宠的“小丑”。而作为正面形象的代表,他用一把双枪打开了艺术大门,让几亿的中国人记住了他,他就是郭振清。双枪李向阳

郭振清活跃于影坛已近三十年,他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正面的英雄形象。在表演艺术上具有一种质朴真实、清晰明快、充满激情的艺术风格。凡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艺术成就的取得,是经历了艰苦的磨炼过程。他没有进过专门的电影艺术学校。他的成名,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生活是我的基础。”

郭振清生长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生活的坎坷促他早熟。迫于生计,在他刚满17岁时,就跨上了电车,当了一名售票员。在那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他饱受生活煎熬之苦,也从此开始认识了人生。当解放天津的炮声响彻在海河上空时,他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他第一次参加演出的话剧是反映纺织工人生活的《提高一步》。第一次使他尝到创作甜头的演出是话剧《不是蝉》。1981年,郭振清告别工作了20多年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全家回到了哺育他成长的故乡--天津市,担任了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的导演。同年与印质明联合导演了故事片《大虎》,以后又主演了故事片《荒娃》。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郭振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他的表演奔放而又细腻,质朴无华而又真实可信。看过《平原游击队》的观众,不会忘记那位手执双枪、纵横驰骋在敌人心脏里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这个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轨迹,一度成了勇敢、机智的代名词。

1957年,郭沫若曾题词一首赠郭振清同志。词曰:'凤头鸠见桑葚,独立枝头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飞四海颂和平,月桂菊可寻。'郭老诗中的深刻寓意,正是郭振清几十年勇攀艺术之路精神的真实写照!

对于郭振清来说,电影《六号门》既是他演艺的幸运之门,也是他个人情感的幸福之门。因为这部根据同名话剧改编拍摄而成的描写天津码头搬运工人在新旧两个社会不同命运的《六号门》,使郭振清的本色表演赢得了广大工人的一致认可而名声远播。同时,也正是因为这部《六号门》,他在剧中与自己演对手戏的青年女演员李晓功由相识、相知到相爱,假戏真做地牵手同行。这恐怕对于郭振清来说,又是一个绝对意料之外的惊喜等等。

新婚燕尔,李晓功凭借着在电影学院苏联专家指导的表演班学习过的科班出身,帮着酷爱演戏的丈夫分析角色,提高业务。也正是由于郭振清在《六号门》的不事雕琢的出色表演,他被东影厂调去,当上了有别于舞台话剧表演的专业电影演员。

1954年,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郭振清的头上,郭振清把《平原游击队》中游击队长孤胆英雄李向阳的精神气质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智勇双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英雄人物。《平原游击队》是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为了更像剧情里那个黑不溜秋、胆大如虎的八路军,郭振清跟随剧组深入到河北、山东一带去体验生活,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努力让自己更加贴近那个年代的人物个性。

在电影表演创作实践中,郭振清不但虚心求教,刻苦钻研,逐步将自己的戏路扩展到能洞察每一个角色的心理空间之中,从而成为中国影坛独具风格的著名电影演员。同时,他还能够把自己精心塑造的每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角色的实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下一代。却在05年的时候不幸逝世,让人怀念。对比于现在的“小鲜肉演员,小编觉得,他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玩耍。你喜欢郭振清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家郭振清:饰演双枪李向阳,78岁去世后葬礼寒酸,墓碑特别
“双枪李向阳”郭振清晚年瘫痪,2000年妻子卧床不起,墓碑很特别
因出演《平原游击队》双枪李向阳闻名,郭振清爱演电影更爱说相声
艺术家郭振清:一生云淡风轻,78岁逝世葬礼都如此普通
艺术家郭振清:78岁逝世葬礼普通: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李向阳”郭振清78岁逝世葬礼普通: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地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