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氏之祖士会何以成为秦晋两国争夺的人才

晋国六卿之一有范氏,范氏来自士氏,士氏之祖为尧帝。尧帝有子名丹朱,至周宣王时,有丹朱之后杜伯为宣王之臣,周宣王听人预言有女子要危害周室江山,就命人杀死了很多妇女和女婴,杜伯谏止,激怒宣王,于公元前787年为周宣王所杀,其子杜隰叔逃至晋国。晋穆侯命杜隰叔为士师,专掌刑法,其后代以此官为氏,称为士氏。隰叔生士蒍 ,士蒍生士缺 , 士缺生士会 。

士蒍为晋献公重臣,曾为晋献公出谋划策诛杀晋国公室桓、庄之族。晋献公之后,三子争立,士蒍不知该扶立哪位,可能采取了明哲保身的做法,之后士氏在史书中无载。到晋文公即位后,士蒍之孙士会出仕,于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大赏群臣,士会虽无从亡之功,但也不是反对文公之属,而属心仪文公之类,故受二等之赏。虽史书没有记载其受什么赏,但按照赏的原则——无地受封、有地加赏,士氏当得封地或封地有所增加。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晋文公的戎右舟之侨因没有完成渡河船只的准备工作而被杀,士会成为晋文公戎右。戎右又称车右,多为身体强健的勇力之士,负责国君的安全,舟之侨之前,魏氏宗主魏犨为文公戎右,其人即身体强健。戎右不完全等同于现在的保镖,其地位为大夫,有封地。魏犨为文公出亡十九年的五贤臣之一,其回国后为戎右,现在士会能担任此职,可见文公对其的信任和对其才能的肯定。

之后,士会之职位有何变化,有十多年史书是没有记载的。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襄公立太子夷皋为继承人。但夷皋只有三岁,中军将赵盾和中军佐狐射姑不遵从襄公遗愿,各有扶立者。赵盾欲立襄公之庶弟公子雍为君,时在秦为人质。狐射姑欲立襄公之弟公子乐为君,时在陈国为人质。赵盾派公孙杵臼率军将公子乐截杀。狐射姑大怒,但自已军队不及赵盾,杀赵盾不得,派狐鞫居杀死使自己失去中军将之位的阳处父,是阳处父劝说晋襄公让赵盾取代了狐射姑的中军将之职。赵盾将狐鞫居杀死,狐射姑奔于翟。后来翟被晋国所灭,狐射姑又奔于赤狄潞国,最后卒于潞国,狐氏在晋国失势。赶跑狐射姑后,赵盾派先蔑、士会去秦国迎公子雍。襄公之妻抱夷皋在朝堂之上大哭,斥责众臣不遵襄公遗愿,赵盾怕天下人指责,又遵襄公遗愿,立公子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但此时秦国派白乙丙率秦军四百乘,在晋臣先蔑、士会的带领下送公子雍入境,已经走到令狐(在今山西临猗西)。在这种情况下,赵盾亲自率军前来“迎接”。秦军以为赵盾是前来迎接公子雍的,没有戒备。谁知晋军突然发动袭击,秦军大败。白乙丙率秦军力战逃脱,公子雍在混乱中被杀,先蔑、士会不敢归晋,不得已从秦师返秦。在这次事件中,赵盾出尔反尔,祸害了不少人:自己变卦了,不通知人家也罢,还派军队偷袭;公子雍作为晋公室,国君没当上,反而不明所以的丢了命;先蔑和士会也成了牺牲品,有家不能回,还差点丢了命。这是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一种做法,更不要说信用了。

士会回不了晋国,但在秦国受到了秦康公的信任。秦康公是秦穆公之子,秦穆公于公元前621年去世,同年,晋派先蔑和士会去秦迎公子雍为晋君,此已是秦康公在位之事。公元前615年,秦康公亲自统帅大军,士会随秦军出征,为秦康公出谋划策,秦军渡过黄河,攻取晋国羁马(今山西永济南)。赵盾率晋军驻扎于河曲(今山西芮城风陵渡黄河弯曲处)。赵盾听从上军佐臾骈之策,只守不战。晋为什么只守不战呢,这得从秦晋强弱大势说起。秦国在秦穆公时,曾数败于晋。公元前627年,秦晋崤(河南省洛宁县北)之战,秦军全军覆没,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三帅被俘。公元前625年,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之战,秦三将再败于晋将先且居。这年冬天,晋国又攻克秦邑汪(今陕西澄城西)及彭衙,秦三将再败。秦三将三败之后,秦穆公并没有撤掉他们,而是继续重用他们,等待他们为秦立功。秦穆公的这种相信下属的做法也传颂千古。公元前624年夏,三将再次请战,秦穆公予以大力支持,拿出大量金钱激励士兵,同时穆公亲自出征。秦军渡过黄河后,烧掉船只,表示不胜不还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直逼晋国都城绛(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赵康镇),晋军不敢出战,死死的防守都城。秦军得胜之后,从茅津(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古茅城南)渡过黄河,至崤之战故地为战死的秦军立坟。此一战,秦国打败了中原霸主晋国,秦穆公成为新的霸主,周襄王赏给秦穆公十二只铜鼓,承认他为新的霸主。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出兵西征,先灭绵诸,之后继续西进,共灭二十国,辟地千里,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到此时,秦国是强于晋国的。公元前621年,赵盾为什么要派兵截击秦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呢?并且事先不告知秦军自己不是去迎接公子雍为君的?因为怕告诉之后,晋国根本抵挡不住秦国大军,到时公子雍为君,赵盾估计也得身首异处了,所以赵盾采取了偷袭。这一次偷袭让秦军损失很大,因为秦军出动了四百乘的兵力,晋国在最强的时候也只有八百乘。正因秦国损失大,所以一下子没能力反击。到公元前615年,秦军恢复之后,在秦康公的率领下,进攻晋国,以报令狐之仇。而赵盾听从臾骈之计,只守不攻,这也能看出来,秦军依然带霸主之威。

秦军屡屡求战不得,长期下去,对于远征的秦军来说粮草就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晋国出身的士会派上了用场,他对晋国将领是非常了解的。他对秦康公说,晋军坚守不战之计定是上军佐臾骈之策,而上军中有一人叫赵穿,此人是赵盾从弟,与赵盾关系非常好,此人恃赵盾之威,定不会听从上军将之令。现在只要挑战晋上军,此人定会私自带自已的军队出战。果不其然,秦军派小队人马前去晋上军处挑战,赵穿不听从将令,还怒骂上军将胆小如鼠,带领自已的人马出战。赵盾得报,率三军才将赵穿救回。此时秦军已出战多日,晋臾骈又出计断秦军归路,到时秦军粮草一断,必败无疑。士会识破此计,劝说秦康公连夜回师。回师之前,派人与晋军相约明日再战,臾骈识破秦军要撤,劝说赵盾晚上袭击秦军,赵穿认为此做法不是君子所为,赵盾没有听从臾骈之言。士会深恐晋军夜袭,并在秦军撤退之路上设伏,带秦军改道桃林塞而行,秦军得以安全撤回秦国,并在回国的路上攻打晋之瑕邑(今河南灵宝西北)。

秦国得士会如得一宝,士会对晋之人事和地理太熟悉了,所以秦康公对士会非常好,士会还在秦国娶妻生子,其子即士雃,留在秦国,为刘氏,其后代刘邦开创汉朝。士会在秦使晋国赵盾如坐针毡,臾骈为赵盾出了一计,终使士会回晋。赵盾派晋国魏地宗主魏寿余与另一官员一起去戊守黄河,魏寿余佯装抗命与赵盾发生矛盾,赵盾派韩厥抓捕魏寿余及其家人,又故意放跑魏寿余。魏寿余逃至秦国之后,向士会示意是要救他回晋,士会也想回晋,所以二人以骗秦康公接收魏地的方式逃回晋国。当时士会在秦国的妻子没有一起和他逃回来,但士会不管这些,先自己跑回来了。士会为什么还想回晋呢?这是因为其家族在势力在晋国。在晋国他们家有封地,有很多人当官。在分封制的时代,这是很重要的。他一个人在秦国,没有任何家族势力,要发展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并且晋国比秦国要强大,还是姬王同姓诸侯,地处中原,这些都是秦国这个被视为蛮夷的国家所不能比的,晋国更具有发展空间。

士会回晋之后,直到前601年,赵盾去世之后,才被任命为上军将,可见赵盾对他是不信任的。赵盾死后,晋成公命之为上军将,表明晋成公终于摆脱赵盾的控制,要任命自己的人了。公元前599年,晋景公元年,士会率晋军救郑,于颖水之北击败楚庄王军。公元前597年,荀林父为中军将,先縠为中军佐,士会为上军将,晋国三军尽出与楚进行邲(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晋军惨败,只有士会所率之上军没有战败。从公元前599年和公元前597年,晋楚的这两次战争,我们可以看出士会是很有军事才能的。

公元前593年,士会代荀林父为中军将,执晋国之政。同年,士会率师灭赤狄之甲氏、留盱及留盱所属铎辰诸部;同时,在他的治理下,晋国的盗贼全部逃到秦国去了,可见此人不只有军事才能,还有治国之才。但把盗贼全逼到秦国去,总给人以邻为壑的感觉。期间,士会因功得封范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附近),成为范氏之祖。公元前592年,郤克使齐受辱,向晋景公求战不得,士会说其怒气不发泄于外即发泄于内,怕发生内乱,于是把中军将之职让于郤克。士会告老后,其子士燮依惯例接其卿位,任下军将。其后,史书再无记载其事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国权力的游戏:真正聪明的人要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中)
赵盾主盟赵盾(?-前601年)
五三、晋灵公之立
晋文公死后并没有让出霸主之位,这次称霸的是整个晋国!
赵盾代表晋国会合诸侯,如霸主一般威风!
春秋战国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