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48)」史贻直:盛世人瑞家国情
userphoto

2017.10.26 山东

关注

三百年来,史贻直一天都没被历史学家和重情重义的溧阳人所遗忘,可以说,一百个溧阳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史贻直。想写史贻直,难!回想小时候听过父母邻居对史贻直绘声绘色的描述,到夏庄小学上学时每天出出进进都要从史公墓旁经过,近来以史公墓为中心的文靖园修葺一新,这促使我头脑里史贻直的形象越来越亲切起来。

史贻直

话说1682年正月二十日,举人史夔携妻彭夫人从溧阳出发,在进京赶考的船上生下一个胖儿子,这就是史贻直。“彭马史狄周“,溧阳五大望族,史贻直的爹娘就占了两家。还有更神的呢,史贻直出生那年,他爹史夔就高中进士。

这个史贻直了不得。1699年,18岁就在顺天乡试考中举人,19岁就中了庚辰科进士。如何安排这个才华横溢的娃娃进士,可着实把康熙为难了一把,最后让这个翰林院庶吉士先去侍读,年轻的史贻直便有了机会认识并结交包括雍正在内的皇族及新贵。

史贻直机遇真好,我们知道,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全盛时代,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到乾隆晚期,大清国为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史贻直是这三朝元老,中年后长期在高位上行走,一生又遇到了三个精明强干的君主,他想不作贡献,不青史留名都不成。

史贻直书法扇面图

出于名门,生逢盛世,仅仅是史贻直具备了成为一代名臣的外因。真正使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历任翰林院大学士、吏部、工部、兵部、刑部、尚书、礼部侍郎,直隶、福建、湖广、两江总督,两次登上相位达二十年之久而不倒的原因,应该是史贻直自身过硬,堪担大任。

史贻直一生为官62年,位极人臣,但他在京城没有置办家产,以致过世后,乾隆帝于心不忍,发布上谕:恩赏京师护国寺房屋,即“著伊子居住,不必缴还”。不贪财,更不贪色,一生没有桃色新闻。甚至史贻直连名都不贪,这个十岁能作诗,十九岁金榜题名的大才子,却少有诗文存世。一生一世唯致力于国计民生。

史贻直曾经重修的黄鹤楼现图

雍正元年(1723),雍正一上台,就想起了小时候给他侍读的史贻直(时年42岁),史贻直由四品学士“擢升”为二品大员,正式进入高干行列。雍正作诗勉励:“率属分曹地望崇,位跻卿贰赖和衷。彤犀迹蹑中台履,玉佩声含晓殿风。勿惮贤劳亲吏职,好将竟业亮天工。公忠不负衣冠选,槐棘均叨雨露同。”很长一段时间,史贻直成了大清的消防队员,哪里需要,史贻直就去哪里;去哪里,史贻直就把事情办成。

雍正三年(1725),44岁的史贻直便六次担任钦差大臣,外出审理要案、处理要务;1730年黄河泛滥,山东、河南、江苏许多地区一片泽国,史贻直发放库粮,赈济了18个州县57万灾民,还赈济了逃荒到江南的灾民,组织灾民返乡;任封疆大吏期间,他注重兴修水利,在湖广修筑了武昌长江大堤2000余丈,在直隶整治永定河、关山河河道,避免了这些地区连年的洪水泛滥;乾隆元年(1736),他55岁,以户部尚书署理湖广总督,期间他主持平反了麻城冤案,重建了黄鹤楼,修建了武昌长江大堤,城步、遂宁二县苗、瑶少数民族叛乱时,他及时处置,措施果断,迅速将其扑灭,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在内阁,他提出“火耗、节礼、陋规归公、量留数项作为养廉之资”的建议,后来正式形成了养廉银制度……每一桩,每一件,史贻直都办得皇上满意,百姓称颂。

不结党。遥想当年,大将军年羹尧平定青海动乱后,气势张扬,回京城时黄疆紫骝疾驰而行,公卿以下城门外膝地相迎,独史贻直长揖,年羹尧望见翻身下马,曰:“是我同年(史、年为同科进士)铁崖(贻直字儆弦,号铁崖)耶!”扶上己所乘马,自己则易马并辔入章益门。年羹尧可谓权倾一时,但史贻直不巴结、不深交。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乃大智慧。

不卑不亢。1726年,年羹尧以九十二罪服法后,雍正帝在一次召见史贻直时发问:“汝亦年羹尧所荐?”史贻直从容应答道:“荐臣者年羹尧,用臣是皇上!”自然得体的回答,满满的贻直式智慧。

1762年,八十一岁高龄的史贻直在一次奏对中跪起吃力,乾隆问道:“卿老惫乎(你这么老,累不累)?”史贻直答:“皇上到臣年时当自知之(你到我这个年纪自然会知道)。”面对老臣的不卑不亢,乾隆一笑了之。

《史贻直评传》图

那么,如此正直、能干、睿智的史贻直,对溧阳有哪些影响呢?

《史贻直评传》上记载了四副楹联,第四副写的是夏庄村兴学取贤的盛况:“人人入学户户书声举人进士联翩贡监生员满村,个个奋进纷纷立业袍笏朝靴接踵外官教职遍地”,横批“成钧勋业”。没错,史贻直的影响,用现代话说,首先是为书香溧阳的建设加了一把火,这把火,燃了三百年,大有越烧越旺之势。

史贻直的影响之二,他任两江总督时,为了溧阳百姓切身利益,着实以权谋私了一把。当时溧阳归江宁府(南京)所辖,江宁府一府辖八县,难以顾及路途遥远的溧阳。镇江府辖三县,而且当年从溧阳走陆路到镇江比到南京少四十里路程,更方便公务往来。史贻直一纸奏疏,雍正立马批复,溧阳便由江宁府改隶镇江府,方便了府县往来。

史贻直的影响之三,他提升了溧阳的文化品位和内涵。仅举两例,史贻直母亲是溧阳彭氏的大家闺秀,他曾于1730年6月在两江总督任上应舅父丹山公之托,为《溧阳彭氏宗谱》作过序文。这篇序文共931字,谈了谱牒的重要性,以及宗谱和国家史书的关系,是溧阳彭氏宗族的简要传承。该文还倡导仁义道德、伦理有序、淳厚风俗。这对当时乡风民俗的影响,对溧阳后人的教化作用,都不容小觑。

史贻直墓图

史贻直墓图

史贻直在夏庄所住的红泉苗圃原是其叔史普所建,后来由史普的孙子史瓒让与史贻直。1763年史贻直归葬夏庄故里后,他的三个儿子治丧期间,按照父亲遗愿进行了重新修建,改名为“红泉书屋”。当时,书屋门头上挂有乾隆帝所赐的“绿野颐和”匾额,两旁对联为雍正帝所赐:“坐石吟新月,临流纳晚凉。”“红泉书屋”数万卷藏书中,雍正当年所赐的《大清会典》、《孝经集注》、《小学集注》全套,乾隆所赐《古今图书集成》全套,赫然其中。作为私家书屋,其品位和内涵,古今中外,恐怕很难找到第二家了。红泉书屋对溧阳士子读书上进的鼓舞力量不可低估。

史贻直的影响之四,他为官62年,大力宣传了家乡溧阳。溧阳民间传说:一次乾隆帝下江南,问及溧阳情况,史公对皇上说:溧阳有千里长山、百里长沟、长荡湖无边无际。如此这般美好,惹得乾隆龙心大动。此节正史并无记载,但本着史公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向皇上和王公大臣们介绍家乡溧阳也是完全可能的,何况,他老人家本身就是溧阳一张最厚实的名片。

今修缮好的史贻直墓全景图

史贻直就是史贻直。身前尽享人臣荣耀,康熙在世,让他翰林院侍读王子新贵;雍正执政时,每遇难事,首先想到的是他;乾隆帝称其为“昇平人瑞”,赞他“常存葵藿志,不愧栋梁材”,视为股肱之臣。82岁溘然长逝后,乾隆帝第四、五、六次南巡时,都遣官员专程赴溧阳史贻直墓祭祀。从古到今,无数名士前来谒陵,追思、缅怀他的耿耿忠心、家国情怀。史公墓成了江南一座著名的陵园。直至现代,2006年,史贻直墓园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初夏,江苏省文物局发文批准进行史贻直墓园的修缮工程,在史贻直文化研究会的推动下,夏庄史氏村民和企业家们出钱出力,精心谋划,总投资800万元,着手修建以史贻直墓园为主体的文靖园。

文字:王云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谒溧阳史贻直墓[生查子]
“帝师之乡,探花故里”——青阳人也许都不知道的杨田
60张图片 ▌见证广州四牌楼之前世今生!
秦氏宗谱: [溧阳.宋.秦济 ]
妙艳文谭 | 桃山升平人瑞坊申建者张甄陶
八旬万寿盛典 卷三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