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平板玻璃古代就有了,可惜无法量产,结果又糊了两千多年窗纸

这块玻璃看似很普通,现在到处都能看得见的蓝玻璃,但我要说它是两千多年前的,你会信吗?

在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有座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距今已经两千一百多年了。

这座墓是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难得的是这座墓保存完好,没有被盗过。

赵眜,在《史记》称为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王,他是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孙子,由于爷爷长寿,在位时间太长,爸爸等不及故去了,所以孙子成了第二代王,号称“南越文帝”。

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叹为观止,出土文物涵盖面很广,有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等文物1000余件,很多是精品或首次发现。插入商品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共有64件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展出。其中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有5件之多,可以看出这次古墓挖掘的重要性。

我在参观南越王墓时却对一块玻璃感兴趣,没有想到我们祖先早就制造出了玻璃,而且还是平板的,还是蓝色的,但为什么没有把这项发明发扬广大呢?直到100年前我们还是使用纸来糊窗户,玻璃怎么没有走进我们的生活呢?

中国古代玻璃是“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 这种玻璃虽为中国人的独立发明,但发展缓慢。

“铅钡玻璃”玻璃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虽然烧成温度较低,但易碎、不耐高温、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品和随葬品等。所以就没有太受到古人的重视。

玻璃虽然出现很早,但都是吹制成器皿,作为平板玻璃不仅出现的晚,也有一定的制作难度,越王墓这一小块蓝色的平板玻璃有说明什么呢?感叹古人为什么没有在玻璃这个领域走太远,不仅仅是我们又多糊了两千年窗纸,或许我们还失去了很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岭南出土的琉璃器这么震撼
南越王墓精品古玉欣赏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鎏金铜框嵌蓝色板块玻璃
广州文化之旅:象岗山上
南越王墓玉器欣賞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