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曼殊:西湖边的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

西湖边的人文第四弹——苏曼殊。

第一弹:苏小小(上)苏小小(下)

第二弹:鉴湖女侠秋瑾

第三弹:打虎英雄武松

刘大白游西湖时写过一首诗“谁遣名僧伴名妓,西泠桥畔两苏坟。”

诗中指的正是苏小小墓和苏曼殊墓。

苏小小是南朝名妓,葬在西泠桥北端;

苏曼殊是近代名僧,其墓在西泠桥南端。

一南一北遥遥相对,名僧伴名妓,西湖两苏坟。

苏曼殊1884年出生在日本,父亲是中国广东人苏杰生,母亲是日本人。其母是苏杰生第四房妻(也就是妾)的妹妹,所以,苏曼殊既是混血儿也是私生子。

尴尬的身份让苏曼殊很不受家人待见,小小年纪便尝到家道中落,世态炎凉的滋味。

苏曼殊小时候曾患上重病,没有寻医问药,反而被害怕传染的家人扔进柴房。

苏曼殊病好后,看破红尘,剃度出家,后因年幼破了荤戒,而被赶出寺庙。

曼殊15岁时留学日本,与一位日本姑娘一见钟情。

两人的恋情遭到双方家人的反对,初恋投水而死。

曼殊心灰意冷再次出家,“曼殊”二字正是其法号,从此开始了“行云流水一孤僧”的人生。

苏曼殊能诗擅画,又精通多国语言,翻译过多种国外巨著,多才多艺,是当时有名的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

苏曼殊曾将自己与初恋的爱情故事写成小说《断鸿零雁记》,引得不少痴男怨女感动得泪盈于睫。

25岁时,苏曼殊认识了一位女音乐人,两人一见如故。

可惜出家人的身份使得两人无法进一步发展,苏曼殊痛苦赠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在日本时,拜章太炎为师,学习写诗。

身在国外的他常常思念祖国,怀念杭州。写过一首《忆西湖》: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不仅是诗僧,苏曼殊还是有名的画僧。每日有不少登门求画的人,包括当时的上海市市长。

苏曼殊定下有趣的规矩:凡女士求画,用照片交换;男士求画则尽量拒绝。

革命时代风起云涌。苏曼殊在东京加入过兴中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

在日本参加了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抗俄义勇队”。

加入《国民日报》,应陈独秀之邀,翻译《悲惨世界》。

积极宣传革命救国思想,在袁世凯称帝后,又投入到反袁斗争。

1918年,苏曼殊因病于上海去世,时年三十五岁,临死前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一代名僧的孤独逆旅结束了。

苏曼殊死后,由孙中山出资,好友柳亚子将其葬在西湖孤山北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唯此情此神,方一生不负西湖好山水。
杭州西湖,探访苏曼殊墓遗址
杭州秋瑾墓
这位除了被称为画僧,还被称为情僧、诗僧、革命僧
他是与仓央嘉措齐名的情僧:不流俗,不盲从,不负此生!
12岁出走,三次出家,三次破戒,他活到35岁,命忠于糖,亦终于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