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慎之!日本人所藏《木石图》绝非苏轼原作!

原创:宣斋林衡

这幅《木石图》究竟是不是苏轼原作?最近很多媒体都争相报道苏轼《木石图》准备在香港拍卖的报道,也没有一个专家站出来提出对该画的质疑,那我就代众专家来为其鉴赏论证一番了。

1,按所谓的“流传有序”来说,其不过也是民国时期转买至今。这幅水墨素描的《木石图》,既没有宋画特有之设色、着色、其画也不用注重工笔和笔法,如果按古人临摹的话,只需一个“三流的画师”两天即可临摹完成,而其最重要一条就是没有作者落款,作为宋代书法家、诗人的苏轼,居然一首诗、一个字也没写在上面,款印全无,完全不符合原作条件,倒是完全符合了临摹本的条件,(详情请看“北宋王希孟《仙阁图》原作真迹”一文)。

▲台北故宫藏 苏轼《雨竹》苏轼自题跋、落款印:元丰三年六月轼为子明秘校

2,其画也只是单凭一个不知其人的跋文说“见示东坡木石图”,至于这个“上饶刘良佐”又是凭什么证据,来证实这幅没有落款的《木石图》就是苏东坡的呢?(跋文段落,润州棲云冯尊师,弃官入道三十年矣,今七十余,鬓发添黑且语貌雅适,使人意消。见示东坡木石图目,题一诗赠之,仍约海岳翁同赋,上饶刘良佐)。

且让我来逐一分析该文意思,一,润州这个冯道士已七十多岁,三十年前弃官做了道士,白发中添了黑发,言谈举止和相貌优雅,给人感觉很舒服。冯道士拿出了这幅苏东坡的木石图,刘良佐为其题诗一首,还要约海岳翁一起为其赋诗。阅览全画,均无一处能显示是苏东坡所作,没有题字或款印之画,刘良佐怎能知道是苏东坡绘制《木石图》的?就算几百年至今,此《木石图》也是后人根据他的跋文,从而来证明是苏东坡所作,这是自相矛盾的说辞。二,徐邦达按跋文解析说“图赠冯道士,冯示刘良佐,良佐为题诗后接纸上”。此跋文根本没有“图赠冯道士”一说,而是冯道士拿出此画给刘良佐看,刘良佐为其赠诗一首。徐邦达鉴定此图为真迹,跋文解析都是错的,实不知此真迹一说是从何而来?正如故宫《清明上河图》一样,也只是单凭卷尾一个叫张著的跋文,说此卷《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原作,没错,原作是张择端,但非其跋文这卷《清明上河图》,以至于数百年来迷惑了得到此〈清明上河图》之人,至今此赝品仍当作张择端原作,误导世人数十年,这就是徐邦达老先生花了数十年之功力?(林衡已发表了“本世纪真伪之争”《清明上河图》原作真迹等多篇论文,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真迹现藏宣斋艺术馆),对比于此真是“如出一辙”。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绢本设色 纵507.3cm,横24.6cm 宣斋艺术馆藏

这幅张择端落款的《清明上河图》,可能也是唯一 一幅《清明上河图》是落款张择端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真迹 绢本设色 纵507.3cm,横24.6cm 宣斋艺术馆藏

3,何以见得这个跋文就是米芾所写?正常题写跋文之人为表示对其画尊敬,都会在跋文末端落下自己的款印,而这个跋文末端也并没有米芾的款印,只是在其文首有三个字“芾次歆”而已,有一个“芾”字就是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了?这种论断也太儿戏了?(林衡所藏的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原作,可作为宋代名家跋文样式。卷尾首跋文为宋四家之一的“蔡襄”跋文落款印,跋文二,为宋代政治家韩琦跋文落款印)。把该跋文说成是宋代“米芾”所题,乃是他人臆想而已,其宋代跋文格式完全不对,甚至历代跋文格式也完全不对,全都没有落私印。这根本和“米芾”是毫无关联的跋文,

更有些专家说该书法字体如何如何之美,也不见得,只是你没见过真正美的书法字而已,可欣赏林衡藏的《历代帝王图》众多名家跋文和书法字体。

唐代阎立本惊世神品《历代帝王图》原作真迹!绢本设色,尺幅巨大,宣斋艺术馆藏。

成亲王题跋《历代帝王图》

卷后跋文落印有1,北宋蔡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2,北宋韩琦,政治家,诗词人。

5,明末、清顺治梁清标,政治家,文学家,大收藏家。6,乾隆皇帝御诗一首。

▲唐代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真迹 宣斋艺术馆藏

4,第四个跋文也不是郭淐所题,专家难道连题跋落印的位置都不懂?题跋落印位置必须是在其文字末端,而不可能钤在旁边中间孤独的位置,按这种逻辑,其它旁边落印之人都是写题跋之人了。

其跋文也是明代万历年,(无款印),并不是元代跋文。其四个题跋之中竟然没有一个落有私印的?也是完全不符合历代题跋之人对其画的尊敬之意,跋文落款印是一种传承,也是面示于人,既然题了跋文就必须要落其私印。

5,另说一条目前藏品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外国人在民国时期所收藏的那些藏品就说成是“流传有序”,次等的东西也被说成是国宝级,(包括80年代所收藏的东西),这毕竟也是短短80左右,除非你的东西就是民国时期所制作,才能叫“流传有序”,否则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也必不可做为依据,正因为那些专家不懂的区分,只好以此叫“流传有序”而取信于买主,(若排除了今人仿制的,那不是同样推前到民国时期了),一切以实物为准鉴赏鉴别为主,要尊重藏品史实。

6,为何很多外国藏家喜欢把藏品送到香港拍卖?现今中国富豪多,大都不懂的区分真伪,只是相信专家和其藏品的宣传力度,而有些专家更是人云亦云,不学无术之辈,其藏品一旦交易了概不负责,造就了一些藏品和其价值完全不相等的冤大头,可叹!毕竟也是国人的财富而白白的流出国门,如不警醒国人,他们拿些次等藏品就说成是稀世珍宝,动辙数亿,长此以往,也是损伤了国之根本,望慎之又慎。

7,一幅平淡无奇之画,竟被香港佳士得书画部专家游世勋形容到“一看到图片,汗都下来了,马上赶到关西”,“兴奋得无法克制自己”。看你游世勋也应该是中国人,“动辄数亿”之物,你能矜持和严谨一点否?把一幅平凡到不能平凡之画,给你形容到“天上有地下无”的意思,如此画值4亿,那林衡所藏的《历代帝王图》和《清明上河图》原作真迹,是否应各值500亿一幅了。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也推波助澜说,“今天在佳士得香港见到《木石图》就是传说中百年前流失海外的苏轼原作,也是大家常在教科书中见到的《木石图》,不仅是苏轼的笔墨,亦有宋四家之一的米芾题跋,得以全貌呈现”。陈寅恪先生你是从那些方面证实《木石图》就是苏轼原作、和该跋文就是宋四家之一米芾所题?你也知道宋朝在书画方面已是登峰造极了,竟拿一幅完全没有工笔、笔法、设色、着色的水墨画,说得如此动容?莫非也是人云亦云?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作为顶级鉴赏家的我,是左看右看亦属平凡之物,故请你不吝赐教。

顾恺之《洛神赋图》真迹 宣斋艺术馆藏

乾隆御笔题跋“妙入毫颠”,卷首乾隆御诗一首,卷首有董诰受皇命跋文,将此《洛神赋图》录入《石渠宝笈》,定为第一卷,入乾隆御书房珍玩。

▲卷后首跋文是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精美小楷题《洛神赋》全篇。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真迹 宣斋艺术馆藏

总结,苏轼所作之画,也有自题跋、落款印。这幅《木石图》被说成是苏轼原作,其最早记录是民国时期张葱玉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绘画一》中所记而已,专家也只是根据其跋文被其误导,以至于一直误导了近代一些专家也把它说成了是苏轼的真迹,只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区分真迹与赝品(摹本)之分,试问有那个专家能出来为其证实其画就是苏轼的原作否?我看是绝对没有,(在此并不是要绑架什么爱国情怀,如果真有本事,谁人都可推翻我的论证),因为此《木石图》并没有半点证据是苏轼原作,只是人云亦云罢了。鉴赏鉴别只看实物说话,而不是听其所谓短短的“流传故事”。民国时期古书画造假乃是历代造假之最。难道那些专家只凭其跋文就说成是真迹?所谓流传时间也只是民国时期而已,同时也是伪古书画最多时期,若按这个流传标准,那真迹名画就多得去了,所以此《木石图》只凭此跋文完全不足以为凭为证,反而是刻意为之,可称这种画为“伪作”之列。至于此《木石图〉是不是临摹真迹而来,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条,凡是没有落款的古名画,它必定是纳入临摹本之列,原作真迹它必然会落下自己的款印。在此林衡重申,凡是没有落款的古名画,它必属赝品(赝品包含有摹本、伪作之分)。林衡已发表了数篇此学术证据论文,欢迎关注百度、今日头条“宣斋林衡”,可回看众多名画发布。

▲五代 顾闳中《韩载夜宴图》原作真迹 宣斋艺术馆藏

宣斋艺术馆已发布了古代十大名画真迹、王義之书法真迹!清单见下,敬请大家加关注!先睹为快!

宣斋艺术馆现邀请如下:凡在“百度”“宣斋林衡”加关注和“今日头条”“宣斋艺术馆”加关注的,前9999名的朋友,届时宣斋艺术馆举办名画展览时,你将受邀为第一批欣赏名画人选,为宏扬古代艺术灿烂文化,到时近距离欣赏书圣、画圣等众多历代名家名画、书法真迹,宣斋林衡诚邀你的关注。

宣斋艺术馆、鉴赏家、鉴定家、收藏家、作家、林衡 待续......

设计&排版/格格 撰文&摄影/林衡

—中国古代十大顶级名画—

名画真迹 | 清明上河图 | 韩熙载夜宴图 | 历代帝王像|洛神赋图 | 女史箴图|捣练图|九龙图|明皇观马图|五牛图|列女仁智图

▲宣斋艺术馆藏 (以上名画已全部发布)

—中国古代十大顶级书法—

书法真迹 | 王羲之 | 远宦贴 | 二谢帖 | 得示帖|丧乱贴|孔待贴|十七贴|鄱阳贴|点章序|王献之|鄱阳归乡贴|宋徽宗 | 瘦金体千字文 | 王献之 此娱贴|得书来时贴

▲宣斋艺术馆藏 (以上名书法已全部发布)

—中国古代十大珍稀名画—

名画真迹 | 黄公望 桃源山居图 | 陈容 神龙图 | 赵孟頫 人马图 | 任仁发 五王醉归图 | 陈容 神龙摆尾图 | 贯休 维摩演教图 | 赵孟頫 松䌇图 | 仇英 明宫怡乐图 | 赵孟頫 乐林泉图 | 王希孟 仙阁图 | 赵孟頫 百骏图 | 苏汉臣 宋明王击鞠图

▲宣斋艺术馆藏 (以上已发布)

——今期人物——

苏轼《木石图》贋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本世纪真伪之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真迹(上)
赏宝:宋代大文豪苏轼《木石图》现世,佳士得秋拍估价超4亿港元
乾隆御用书法家的字,只能用一个“美”字形容!难怪宫里珍贵的名画都让他来写跋文,其他人谁也比不了!
《清明上河图》五大谜团
《清明上河图》的前世今生:也许你看到的并不是张择端原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