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开复: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

李开复: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

2016-06-15 李开复 未来创客


2016年6月13日下午,由湛庐文化、创新工场、清华管理评论主办,驭势科技协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指导的“人工智能时代,引爆人机共生新生态”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伟伦国际报告厅盛大召开。

 

本次高峰论坛上,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畅销书《人工智能时代》作者杰瑞·卡普兰,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及清华大学教授陈劲齐聚一堂,就“人工智能时代,引爆人机共生新生态”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以下是李开复博士分享的《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主题演讲。



 


我是杰瑞·卡普兰教授的忠实读者,他的第一本书谈论了他在硅谷的连续创业经历,他的故事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次,他又携新作《人工智能时代》来华,所以我很高兴今天能和他同台,与大家分享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AlphaGo击败人类,奇点正在来临?

 

2016年3月,AlphaGo击败围棋手李世石,似乎让全世界进入了人工智能的元年。很多人在讨论:人工智能是否将超越人类?奇点是不是即将来临?我们人类会不会毁灭?很多科幻小说似乎都是这么写的,似乎计算机、人工智能不但会有智慧,而且会有意识,它能够保护自己,因此就会伤害人类。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很大的假设,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它需要一些科技的革命。今天,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理论来做一个客观的、确定的判断。

 



今天的人工智能,还欠缺很多人类所拥有的能力,比如计算机并没有自我存在的意识,也没有感情,更没有摧毁人类的欲望。当然未来,它可不可能发生?今天它不懂艺术,不懂音乐,未来是不是可以?我们不能排除它发生的可能性,也许五年后就会有一个奇迹,也许还要等上一百年,也许压根就不会发生。与其来谈机器人奴役人类、超越人类、统治人类,取代人类,还不入谈论一些更切实际的问题。

 

在我看来,今天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还是我们的奴隶和工具。因为它是在我们的操控和指引之下,才学会了下围棋。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个机会和挑战,是我们能不能好好地驾驭这样一个工具,而不是说很恐惧它明天就成为我们的主人。

 


人工智能的三大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通常可以分为感知、决策和反馈三个研究方向。感知就是看到、听到,取代我们的眼睛、耳朵,当机器人看到这张图,就会说,一个婴儿抱着泰迪熊睡在沙发上,这是人工智理解的内容。在感知方面,我觉得现在我们看到语音、手势识别,未来也可以应用在安防领域。

 


决策,就是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该去买卖哪一支股票,该去推荐哪一个异性的对象来交往,或者预测明天的天气会怎么样。再比如Google的自动回复功能非常酷,如果你用Gmail,手机收到邮件之后,它会提示你,要不要这么回?当有一个人发一封感谢信,他会自动写一个回复“非常感谢你的来信,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赞扬”。

 

除了决策之外,也有机械的反馈,比如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机器人、无人驾驶。比如无人驾驶的汽车,就是把各种不同的感应器全部扔到一个机器里,机器告诉你怎么去开?深度学习可以把不同的东西扔到一起做判断。虽然今天大家都在讲家庭机器人,但是在我看来,人工智能首先会是在工业上,从工业走上商业,再走上家庭,因为家庭的要求是最高的,现在的技术还不够,但不断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来促使技术的推展,然后再进入家庭。这就是从决策到反馈。不久的未来,这些人工智能的应用,会进入人们的生活的每个角落。

 


深度学习引爆人工智能大变革

 

为什么这几年,人工智能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呢?Geoffrey Hinton在2006年提出深度学习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力。如果说过去的机器学习是简单地来说是很浅的学习,今天的深度学习给计算机非常大的自我学习空间。

 

机器能够从大量的样本中抽象出概念来,比如说我给你看很多很多脸,每一个名字、男女、年龄,它自己慢慢就会学习,原来眼睛、头发、眼镜是这么回事,慢慢自己提升能力,在非常海量的数据上能够理解概念,判断、推测,作出很好的决策。

 


深度学习到底价值在哪里?在深度学习之前,人的识别的能力是接近95%,机器只有75%,最近因为深度学习,机器超过了人类。当机器在识别的能力上超过了人类,它就可以有很多应用,比方说在边防、保安,查看人跟身份证是否匹配,机器做得比人更好。

 

从未来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十年之内都会不断有人工智能促使新的产业的发生。在大数据上使用的各种数据,金融、教育、医疗应该是三大应用。

 

比如在金融领域,过去我们经常接到广告电话,推销一些大家不感兴趣的金融产品。应用人工智能以后,你接到的电话可能就是你想买的,它让公司能准确找到目标群体,也避免了用户不被过分骚扰。

 


未来大量的工作都将被机器取代

 

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带来巨大的商机,因为人工智能它发展得非常快,在很多领域我们过去所熟悉的一些工作有些被消失。

 

今天会场上就有一个很优秀的翻译,作为一个实时、无错误的,充满感情吸引力的翻译,她的工作机会还得以保留。但那些简单、廉价的文字摘要或简单对话的翻译,机器已经可以做了,而且以后会快速地进步,大胆地说,95%的翻译应该都会被机器取代。

 

成长为一个律师很困难,但做一个法务助手很容易。成为一个医生可能不容易,但设计一款辅助医疗的工具却不难,这么做并不会取代医生,但所需要的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却会下降。还有交易员、股票分析师依靠大量数据分析的工作,如果用机器来做可能效果会更好。

 


可以大胆地假设,未来带有“中介”或“助理”两字的工作,首先会被消灭。很多重复性的、数据性的、客观性的,可以衡量的,可以计算出来的东西,基本会被取代。10至15年之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作,或许过半数的人类可能都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使用机器人的成本越来越低,边际成本会不断地下降。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一年365天工作,他们不会罢工,不会抱怨,不会抗议,他们非常听话。谁能发明这些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谁就能从中获取非常好的利润,然后从资本雄厚的行业开始向落差最大的行业不断推广。

 


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但我们也必须认真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机会和挑战?

 

我非常同意杰瑞·卡普兰教授的看法,与其考虑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奴役人类,不如先考虑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未来10-15年大量人群的失业。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促进新工作的产生,但产生的工作肯定远远少于失去的工作,所以面对人类很大的一个挑战。我们怎么样能维持我们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状态的稳定,如何让巨大的失业问题不带来太大的社会挑战,这个是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时代没有看到的。

 


卡普兰教授在他的《人工智能时代》中也提出了如何构建一个适用于人机共生的新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机器人犯罪了,我们知道该如何去惩罚,也知道该如何让自己置身事外,不受牵连;在这个生态中,我们的企业、教育与个人知道该如何建立一个有益的绿色闭环,以帮助将近半数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在这个生态中,我们知道社会里企业的形态、竞争机制甚至社会保险制度会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又该如何做才能让社会经济良性运行。最终,在这个生态中,机器人做的将是机器人该做的,而人的价值自有它的去向。

 


如何更好地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

 

面对未来,到底是乐观还是不乐观呢?我觉得我现在可能是50%:50%。50%的人非常同意卡普兰教授的看法,人工智能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让我们从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做那些我们更有兴趣、有天赋的事情。只有那些重复的工作都被机器取代,我们才会去追寻自己的心,找到未来人类应走的方向。

 

另一方面我也很担心,现在的年轻人虚拟社会里长大,遇到工作不好找,金饭碗也不在了,要成为顶尖画家、记者太难时,很可能会选择躺在沙发上玩VR游戏,这可能是人类面临不好的结局。

 

我们是积极,还是消极看待未来,很大程度看我们怎么做,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过去父母期望孩子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都是重复性劳动。如果现在还这么去教孩子,其实就害了孩子,因为重复性的工作最快速被取代的,取代了以后不再回来了。

 


我的建议父母们应该重视启发式教育,让孩子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因为一个有兴趣的人,投入激情的人是很难被机器取代的,这甚至可能是他唯一不被机器取代的道路。那些热爱做诗的诗人,特别会唱歌的歌手,或者非常有才华的科学家,他们会更好地开创各自的事业。

 

第二点,我觉得可以平衡一下我们的感性和理性的思维,过去50年很多人都是被就业,为了就业选择读理工科或商学院,却放弃了自己最渴望做的事情。事实上,华尔街过去的10年,交易员就从10万变成5万,以后还会更少,刚才讲的很多其他的商业工科的可能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再考虑一下我们的下一代,如果真的对文科,对艺术有兴趣的孩子们,我觉得应该更退一步考虑更多的方向。

 

最后我觉得真的要做到顶尖的人才了,任何的领域如果你真的让自己扎得很深,做成顶尖的人才,这样才能让自己不取代。

 

我也非常希望今天的这个交流让更多的父母,还有更多寻找未来方向的人能够考虑一下,也许人工智能的崛起,是一个创新创业,产生商业价值的机会,但是它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让我们要进入一个反思的状态,希望我们未来能让全人类走得更好!

 



湛庐文化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打造了国内首套最权威、最重磅、最系统、最实用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并为此书系成立了书系专家委员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担任主席,还特聘了包括杰瑞·卡普兰教授在内的两名外籍委员。希望以此帮助大众搭建人工智能的体系框架,从而成功驾驭人工智能的新风口。


本次高峰论坛结束后,湛庐文化创始人兼CEO陈晓晖给四位嘉宾颁发《人工智能时代》思想传播者水晶奖牌,感谢他们在人工智能知识传播上作出的巨大贡献。




《人工智能时代》

《经济学人》2015年度图书

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必读之作,引爆人机共生新生态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杰瑞·卡普兰:人工智能时代,财富、工作与思维的大未来 | 引爆帝都”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购买《人工智能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智能不是魔法不会代替人类(图)
人工智能时代 | 黄淼 1208
汇思想
机器人能否操纵世界?移动互联网论坛聚焦人工智能
遍地开花的各类“AI”,大多只是徒有虚名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老师,这10本入门书籍你读过几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