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成绩靠前的孩子背后站着怎样的父母?

我认识的几个人。

先说结果:

第一个:武汉大学

第二个:清华大学

第三个:四川大学

第四个:大专

第一个——

父母是北京中科院教授,从小对学习就抓的紧,经常参加什么奥数之类的比赛,奖项拿了一堆。为了读书,家里连电视都没有。每年除了生日那天以外,其他时间不是补习就是上课,几乎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高考本来报的清华,没考上,按政策应该被刷到普通高校里。他父亲直接拿着获奖奖状和高考成绩找武汉大学校长,被破格录取。

第二个——

高中寝室室友。父亲是当地教委的领导,母亲是老师。学习一直很好。高中父母没陪读,跟我们一样住校,最后考上清华大学。

第三个——

单位同事。据他说,他父母从小没怎么管他,他是外婆带大的。可自从他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后,就沉迷其中。高考本来报的是一所华五,但差了几分,于是被川大录取。

第四个——

表哥家孩子。表哥从小学习就不好,读了个初中就不读了。头几年仗着家里有背景,也算是混的风生水起。后来后台倒了,他吃了学历低的亏,一蹶不振。所以他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

教育方式也简单:棍棒+补习。

这孩子小学时成绩很好,小升初,以全校第三的成绩升入重点中学。初中有些下滑,也还过得去。

但高中一住校,开始放飞自我,成绩一落千丈。这时候父母已经管不了他了。他母亲本打算陪读,结果他来个离家出走。高考成绩一塌糊涂,最后只上了个大专。

——————————

从这四个人身上,我觉得,孩子学习好,

1.父母要重视。

我发现,如果父母是老师、公务员、国企高层…这些家庭更容易出学霸。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尝到了学历的红利。

相反,如果父母是私人老板、业务员之类的,孩子成绩也不太好,因为对他们来说,学习确实没啥用,又把这种思维传递给下一代。

2.培养自律的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比一两次考试成绩更重要。

表哥家孩子,一直是被动学习,在恐惧中学习,所以厌学,也不会学,当需要自己主动学习时,立刻一片茫然,最后弃学。

而川大那个,纯粹是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成绩一直很好。

靠逼着学,好的了一时,好不了一世。你小学中学能看着,高中呢?大学呢?甚至考研究生呢?国考呢?到单位也有什么评职称、考资格证……你能看着他一辈子?

3.父母优秀,比逼着孩子优秀,更重要。

这个“优秀”,不是指当多大的官,赚了多少的钱,而是那种朝着目标一往直前,直到取得成功的劲头。

有些父母自己过的不如意,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当子女没有达到期望时,便焦虑、打骂,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适得其反。

但事实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更加重要——你自己都不努力,凭什么要求我努力?

所以,做父母的与其逼着孩子优秀,不如做个表率,让自己更优秀起来——正如武汉大学那个,如果他爸不是中科院教授,不认识武汉大学校长,他怕只能读个二本院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爱我少一点,好吗?谢谢!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
濒危的中国乡镇中学
中考450分被迫分流,上了三年中专后结局意外:那些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女儿青春期出问题,和父亲关系很大——基于身边5个案例的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