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衣“五法”:“规”、“矩”、“绳”、“权”、“衡”

        深衣的用途最为广泛:是贵人(军公教)的“次服”,平民的礼服。在贵人方面:文人可用,武人也可用,可作外交场合佐贰人员的礼衣,可作治理军旅的戎装。历代皇后贵妇的祭服朝服必依深衣的规格裁制。祭服、朝服必有白色的内衬“中单”(或名中衣),“中单”也要参照深衣制作,先秦时代,新娘出嫁如在途中,而新郎的父母死亡,新娘应著深衣入门及举行婚礼,而后再行发丧而著丧服。

       深衣的用途,何以如此广泛而被重视?因其具有民族文化的内涵之故。其说如下:

1、裳部十二幅:相当于一年十二个月——完满的数字。

2、方曲形的领:相当于曲尺“矩”——为人必须端方似矩。

3、圆形的袖底:相当于圆“规”——为人必须和易从容,又在换拳为礼时,显其风范仪貌。

4、裳的下摆其形如权(秤的锤);裳底平正似“衡”(天平)秤的“杆”,相当于做事务求“平正”;为人志虑安定,心气和平。

5、背部有一条通直到底的中缝:相当于工匠所用取直验曲的“绳”,——为人处世必须正直而无偏私。

      以上这“规”、“矩”、“绳”、“权”、“衡”,所谓深衣之五法,这“五法”的意义,一以作为穿著“深衣”的人有此品德的象征,一以警勉穿著深衣的人必当照此立身处世。直到影响所及的“国服”长袍——尤其男性的衫袍,背部必有一条“中缝”直悬如“绳”,假如衫袍没有“中缝”,总觉得不顺眼,这原是古之“深衣”制度流传下来的积习。

      本文节选自原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前馆长、实践家政专科学校教授、辅仁大学教授王宇清先生所作的《中国服装的形式和实质》一文中,此文见于祺袍大师杨成贵编著的《中国服装制作全书》一书。


向服装历史研究者致敬!

      服装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为文化历史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不但是历史学家在对服装的起源进行最详尽的调查,其它行业,例如艺术家、工匠、时尚公司和戏剧专业也越来越感兴趣。兴起十多年的汉服热,汉粉们并不是在凭空创造历史,而是从出土文物、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探究最原始的服装款式,在服装之外做出的努力要远远大于制作服装本身,这些都是需要被尊重的。

      虽然尚有许多服装制式难以考证,比如深衣,从古至今都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因为《礼记》的描述并不详尽,而后人的注解又是各自的理解,再从注解中去寻找真相,这本身就有了出错的机率,就算是朱子深衣也不能肯定那就是先秦的式样。然而还是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浩瀚的历史资料中去寻求真相,这些努力是很了不起的,这不仅仅有助于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传统服装最初的模样,也为我们的传统服装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后美女汉服送外卖引发国际关注,汉服里还藏着多少历史?
《论衡》第十二卷│量知篇第三十五(6)
汉服之美,风雅一身——浅析汉服文化现状与发展
分享:袄裙穿法之对齐中缝
【传统文化月】汉服:带你领略华夏的美
《论衡》第十卷│非韩篇第二十九(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