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四环“四季青”地名的由来,与一个人密不可分...



各位亲:


说起四季青这个地名,家住西四环的家粉一定不会陌生,从四季青桥往东走紫竹院路可以直通新街口,因此四季青是西四环重要的交通枢纽,而且海淀区的部分政府机关也设立在这里。



周边有高科技公司,还有优质的学区,因此四季青板块在西四环的区域中房价也算比较高的。


说起四季青地名的由来,与当今的繁华恰恰相反,四季青的地名与当年的种地、农业密不可分:


种蔬菜的地方多了,为什么四季青只有一个地儿,这与一位穷苦人出身的打工仔李墨林分不开。



李墨林解放前逃荒、要饭辗转到北京,遇到山东人刘佩然,两人相依为命,刘师傅传授了他一手侍弄温室蔬菜的本事,并在西郊落了户。


土改后,李墨林凭着一双手、一把锹,把地种出了“花儿”。可没钱,还是建不起温室,一身绝活还是觉得没有使出来。


正在这时,毛主席和党中央发出组织起来搞互助组、合作社的号召,李墨林觉得这是双赢的好办法,于是联络7户农民9个劳动力,率先在西郊成立互助组,自筹资金一下子就建起了108间温室,并在温室里种出了青菜、黄花、红果、绿瓜,组建了京郊第一个“温室社”——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


瓜果飘香,四季常青:按照“巩固与扩大合作社的组织”的要求,1954年5月,李墨林社与西冉村乡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东冉村乡第四、第五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在扩社过程中还吸收了附近一些单干户,最后合作社达到社员64户、320亩土地、温室616间。


1955年,他们又与远大、金庄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达到社员784户。大合并之后,合作社叫什么名字呢?经社员大会集体讨论通过,最后定名为“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何谓“四季青”?即一年四季都能生产蔬菜,四季常青,四季青的地名也就广泛流传开来。

1956年春,四季青合作社扩大到2000多户,温室发展到1080余间,成为首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穷乡亲们走集体化道路,短短的时间内,生活就比以前上了一个大台阶。


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四季青还是北京的菜篮子,有大片的农田。


其实小编所生活的金沟河地区紧挨着田村和四季青,80年代末的时候铁家坟、黄村还有大片的田地,小编的不少小学同学,家里都有地种,也就是近3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四季青地区已经成为京西高科技、高档居住聚集区的代名词。


文| 社区公众号:玉泉生活家


==========邻居们的朋友圈!=========


关注玉泉生活家:

 玉海园、玉泉嘉园、玉阜嘉园、玉泉新城、泽丰苑、航天二院、欧洲公馆、兰德华庭、田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季青”溯源
农民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世界花卉大观园
四季香苹果合作社:苹果卖上好价钱
杜志雄:荷兰家庭农场发展的经营特征与实践
致富经:女能人掀起“养猪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