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流程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1
采血器准备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之前,应先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针栓调整到预设位置。

2
侧支循环检测

自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前,应进行艾伦试验检查。

艾伦试验方法:

A 嘱患者握拳。

B 同时按压患者尺动脉及桡动脉,阻断手部血供。

C 数秒钟后,嘱患者伸开手指,此时手掌因缺血变苍白 。

D 压迫尺动脉的手指抬起,观察手掌颜色恢复的时间。

若手掌颜色在 5~15秒之内恢复,提示尺动脉供血良好,该侧桡动脉可用于动脉穿刺。若手掌颜色不能在5~15秒之内恢复,提示该侧 手掌侧支循环不良, 该侧桡动脉不适宜穿刺。

3
采血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上肢外展,手掌朝上,手指自然放松。腕关节下垫一小软枕,帮助腕部保待过伸和定位。

4
确定穿刺点位置

距腕横纹一横指(约 1~2厘米 ) 、距手臂外侧 0.5~1 厘米处,以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5
戴手套
6
消毒

消毒患者穿刺区域皮肤,操作者的食指及中指。患者穿刺区域皮肤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大于5厘米,自然待干后方可穿刺。操作者食指及中指消毒时,擦拭范围为第 1、 2 指节掌面及双侧面。

7
穿刺采血

用已消毒手指再次确认穿刺点,使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 。 另一只手,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 。 微移定位食指(不离开皮肤),暴露定位点,与皮肤呈 30°~45° 角缓慢穿刺。见血后停止进针,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8
按压止血

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 3~5分钟,并检查止血是否停止 。如患者有高血压、凝血时间延长或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按压穿刺部位更长 时间。 按压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或开始形成血肿,重新按压直至完全止血 。 不得使用加压包扎替代按压止血。

9
排气

若血标本中有气泡,翻转采血器,将纱布置于动脉采血器上端,轻推针栓,缓慢排出气泡。

10
标本处理

拔针后立即封闭动脉采血器,并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使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标记标本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
动脉痉挛

疼痛、焦虑或其它刺激可能导致一过性动脉痉挛,此时即使穿刺针进入动脉管腔,仍可能无法成功采血。若穿刺针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次进行动脉穿刺。向患者耐心解释操作方法,协助其采取舒适的体位,帮助其放松心情,可降低动脉痉挛发生率。

2
血肿

动脉压力比静脉压力高,因此动脉穿刺部位更容易出现渗血或血肿。血肿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老年人动脉壁弹性组织减少,穿刺孔 不易闭合)、穿刺针头直径、是否接受抗凝治疗、有无严重凝血障碍等有关 。

血肿较小时,应密切观察肿胀范围有无增大。若肿胀逐渐局限、 不影响血流时,可不予特殊处理。若肿胀程度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局部按压无效时,应给予加压包扎或遵医嘱处理。

3
血栓或栓塞

导管在动脉内放置一段时间后,由千血管内膜受损,可能会发生血 栓或栓塞,堵塞导管或血管。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与导管直径和插管时间呈正相关,与动脉直径和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动脉和静脉中均有可能形成血栓,但动脉血栓后果相对比较严重。用于静脉穿刺的浅表静脉常具有足 够的侧支循环,而动脉则不具备。

因此,选择动脉穿刺部位时,应优 先考虑侧支循环是否良好,否则可能造成远端血栓或栓塞。为预防血栓形成,应减少同一穿刺点的穿刺次数。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应适中,应做到伤口既不渗血,动脉血流又保持通畅, 压迫时以指腹仍有动脉搏动感为宜。若血栓形成,可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4
感染

感染多由于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穿刺前应慎重选择血管, 避开皮肤感染部位。穿刺时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范,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 格消毒,穿刺时如有污染立即更换穿刺工具 。

对于留置动脉导管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导管。若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管并送检。拔出导管时,穿刺部位需严格消毒,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对于发生感染者,可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

5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穿刺时,若患者出现血管迷走 神经反应,可能会导致晕厥。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松开扣紧的衣物。为预防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采血前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抬高 下肢。儿童可坐在成人的膝上,由家长温柔地抱住,缓解患儿的紧张、 抗拒情绪 。

6
留置动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 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为减少动脉留置针对动脉造成的损伤,建议动脉导管留置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96 小时。间断使用肝素盐水冲 洗导管;应用动脉测压管时,维持肝素盐水 300mmHg 压力待续冲洗导管。 局部有感染征象时,及时拨除导管。

来源:医护笔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动脉血气采集与各项指标的意义
有创血压监测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_朱彩霞
麻醉医生注意,每天都在做的桡动脉穿刺置管,是怎么导致指端坏疽和截指的?
冠脉介入手术,你必须了解的16种并发症!
1_经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术
【指南与共识】神经介入通路建立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