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家徐悲鸿
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美术家,也是卓越的艺术教育家。由于他父亲达章先生是一位修养有素的中国画画家,因此悲鸿先生对于民族绘画理论和技法以及祖国的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亲炙。他从早年便凭藉着他个人坚强意志和愤发好学,达到了一定水平的艺术造诣,显示了过人的才华。

  在留学欧洲期间,由于学习上的勤学苦练,又从各大美术馆所保存下来的世界杰出的优秀艺术遗产中得到了实际的启发,使他对于泰西绘画的理论,有了很深的研究根柢,在技法方面也获得了现实主义的写生技法和经验,从而奠定了贯穿着他一生事业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正因为这样,他融合了中西艺术大师们的技巧和现实主义的艺术理论,才坚定不移地主张深入永远是艺术源泉的现实生活去发掘题材,并坚持实践感受和技法必须服从造诣的主张。经过了他几十年艰苦的努力,创造了独特的划时代的艺术风格,使我国绘画艺术在原有辉煌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悲鸿先生在美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对于素描有极深厚的功力。他经常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要创作出形象正确而又富有现实感觉的生动物象,是非有很好的素描基础不可。因此他在学习期间,对于素描的基本练习是极其勤奋而又严格地要求着自己的。无论是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或是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也从来不间断他的学习。在忍饥挨饿的生活中,在严重的胃病的侵袭下,他坚定不移地坚持着学习。就是在经费来源断绝的时候,也毅力坚定地想尽种种办法收入一点稿费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

  徐先生留给我们数以千计的素描,其中有习作,有创作草图,有速写。从木炭到铅笔,从红土到水墨,形式极为丰富,内容和手法多种多样,是珍贵的艺术遗产。他画的素描,造型既求精到,复尚简约,滌琐除烦,于浓淡勾划之间,自然地流露着我国绘画的传统精神韵味。

  悲鸿先生在国外八年的苦学中,掌握了素描的基本规律,体验了现实主义的科学精神,就使他在日后的油画彩墨画创作中,在创作题材的选取和表现技法的运用上,达到了广泛、多样、纯熟、精炼的程度。

  解放后,他以热烈的心情,努力学习革命的文艺方针路线。在他遗留下的晚年的素描中,有很多是在他健康没有恢复下,坚持深入劳动群众所创作出来的稿本。他五0年创作的素描人像戎冠秀,就是用净炼的线描,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精神。他为一位农民画的肖像,正确的造型,纯熟的手法,充分表达了农民纯真朴厚真实形象。

  油画创作是悲鸿先生绘画的重要表现方面。在三十年代民族危亡的危难关头,他创造性地运用油画的表现形式,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熟练地通过历史题材,创作了一幅幅闪耀着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的创作。严肃的主题,缜密的构思,宏伟的气势,繁复的形象,从而完成了一幅幅既有目的内容又有艺术技巧的作品。

  《田横五百士》作于1928到1930,这幅画,是以田横反抗汉高祖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惜别的画面,表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英勇不屈的精神。《徯我后》作于1930到1933,是用《尚书》中的语句作为题材,借大旱中农民之望云霓,来反映黑暗的旧中国人民盼望新生活到来的心情。

  悲鸿先生在中国画创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和革新精神,更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的。在中国画创作中,由于他一方面继承了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一方面又具有西洋素描练习方面的深厚功力,并进而将两者结合起来,把西洋画写实的表现技法,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来,就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他在继承民族绘画遗产方面,通过保藏和认真研究,吸取了前代巨匠们的杰出智慧,有批判地继承了千百年来的丰富经验。他废尽心机,失而复得地将今天已经是国宝的《八十七神仙卷》保留下来,同时,对近代陈洪绶、金冬心、任伯年等大画家的作品,也是十分重视,细心研究的。从这些作品中,取得启示和借鉴,来丰富自己的心胸,加强自己的笔气。经过他艺术上的熔铸陶冶,不落古人藩篱地创作出新风格的巨制。

  悲鸿先生在艺术理论方面又是一贯主张师法造化,坚持严格的写实手法,忠实于客观物象。他说:“吾所法者,造物而已。碧云之松,吾师也;栖霞之岩,吾师也;田野牛马,篱外鸡犬……亦皆吾所习师也,窃愿依附之而谋自立焉。”又说:“司空表圣所谓真气远出,妙造自然者,固非不佞之浅陋所可逾也。奉为圭臬,心向往之。”(庚午悲鸿画集述学)

  在艺术上他坚持着现实主义传统路线,不仅要求师法造化,从而身体力行,也极力主张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发扬创造,从而显示出自己的风范。

  他在中国画技法上,所表现的是丰富多彩的。他好学不倦地坚持在艺术实践中锻炼自己。在进行创作时,总是经过多次地素描提炼,创作出完整的形象和构图,反复认真地观察物象,表达主题思想。为了画杜工部诗意“天寒翠袖薄”,就曾几十次地修改稿子;而今天保藏在徐悲鸿纪念馆里的《九方皋相马图》,上面就题着是第七次的成品。这位有才能的画家,非但在构图取材方面,达到了主题鲜明突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目的,同时画面上的明暗对比和谐,色彩鲜丽明净,而笔墨又是淋淋漓漓、气象万千,下笔如惊风骤雨,但其缜密处,又表现了诗意的婉丽,达到了耐人寻味的有情有意的极高艺术境界。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悲鸿先生在用笔中,吸取了唐、五代、宋、元画人的技巧,以遒劲的笔力,表现出铁划银勾的线描。这些整肃有力的线条,又是统一地表达了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觉,使读者感到很真实。他用墨的技巧,更是繁复而具有变化,从他那脍炙人口的《漓江春雨》、《贺江景色》两幅画中,就足以说明用墨的精到。他经常纯熟地用谑墨、泼墨和积墨法,巧妙地表现出雨后溪山的景色,使人展卷便感觉到那雨后湿润的气息和雨天的溟蒙真趣。

  悲鸿先生在技法中也有力地发展了民族绘画传统中的勾勒法。我国古代画家有勾勒和双勾填廓两种画法。勾勒法是用谈墨打底子,着色以后再勒;勾填则是用浓墨勾出形象成为白描,然后随所画白描的轮廓填入颜色,并加以晕染。他从边鸾、徐熙、黄筌,直到赵昌、崔白、赵佶都有所汲取,由勾勒和勾填进而又创造出新的表现方法。他的《愚公移山》中的牵牛花,《九方皋相马》中的夹叶树,和先生经常喜爱画的蜀葵、紫兰以及树干、山石,都是用大笔点色后,趁颜色未全干时,以迅疾纯熟的手法,加以简明的轮廓勾划,使色和墨互相融合,达到自由约制,使笔下所表现的物象,更逼真自然,取得真实的表现效果。他在用笔用墨之外,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画面上的气韵生动。当我们打开悲鸿先生的画幅时,总是使我们感觉到有一种泼辣的活力在跳动。这生动的韵律,从构图与取材上,从笔墨技法上,强有力地反映出来。使人感觉到画面上船在水上行驶,树叶在风中飘动,马在奔驰,猫在跳踯,喜鹊在和鸣,狮子在怒目睥睨;一花一叶一禽一兽,都 朝气蓬勃的生命力。至于描写人物形象,更是意态绵远,神气弈弈。充分表现出人物的气质精神。

  悲鸿先生富有爱国思想,一生寻求光明,反对黑暗统治,他始终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都是有所感有所指的。通过严密的构思,熟练的技巧,从而完成一幅幅既有目的内容,又有艺术技巧的作品。他的爱国思想,不仅在选材上表现出来,就是在题画中也经常流露出来,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早在大革命和九?一八事变时期,国内黑暗统治已达到极点,日本帝国主义又加紧侵略,东北大片国士沦亡。广大劳动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反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使百姓再也不能忍受下去。悲鸿先生目击时伤,在创作了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的同时,又创作了中国画《九方皋相马》、《愚公移山》等富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的伟大作品。通过历中上的人物故事,来歌颂中国人民自古流传的高贵品质。

  他的中国画《雄师》,题作“新生命活跃起来”,这幅画作于1931年。用极为奔放的笔墨,紧密结合各部份的造型特征,生动有力地表达了狮子的勇猛形象,用心表达作者在九?一八事变后关心祖国运命的愤急心情。

  《九方皋相马》,作于1931年,以精彩的画笔,创造人马形象,表现了在当时的社会,有用的人才不能见用于时的愤慨。

  《愚公移山》则作于1940年,当时作者客居缅甸,借古代寓言故事,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勇毅精神。

  另外,他的题咏也紧密结合现实,通过诗文题跋,来抒发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他在一幅画鸡的画中题着:“廿六年一月二十八日,距壮烈之民族斗争又五年矣,抚今追昔,曷胜感叹。”在一幅奔马中题着:“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在《风雨鸡鸣》一幅中题着《诗经》上的语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己,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松石双猫》一幅中题着:“顜顸最上策,浑沌贵天成,生小嬉憨惯,安危不动心。”

  这些题咏,都表现了作者憎恶黑暗,追求光明,忧国爱民的诚挚的思想感情。

  悲鸿先生又擅长画马,是一位画马专家。他画的奔马、立马、饮马、群马,都生动活泼地表现了马的本质精神。他主张对马写照,他画马是严格地忠实于现实对象的精神本质的探索。他平时谆谆教导学生:“画马要以真马为师”。他说:“写马即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要,不尚琐细。”又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事实正是这样,今天,他自己保存下来的用木炭、铅笔、红土和水墨所作的马的素描和速写稿,就达千余幅。他在题画马的画题中,也表达了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旧社会黑暗的岁月里,他画马的题字是“此去天涯将焉托?”的伤感语句;新中国成立后,他画马的题字是“山河百战归民主,剷尽崎岖大道平”的喜悦句子。从题咏中表现了他对旧中国的憎恨和对新中国的衷心热爱。

  他所画的马是一种健壮的野马,不同于曹霸、韩干、李公麟等人所画的内厩中的备有鞍荐的或由人放牧的宫廷马匹。在这种马身上,被赋予一种新的精神和力量。悲鸿先生以马为题材的画幅,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又重视笔墨意境的追求。他以沌然圆劲的笔锋,要求在浓淡晕染间极尽变化,有精神,有韵味,生动地表达了马的动态和无限的生命力。

  悲鸿先生在西洋画的移植和民族化方面有着杰出的功勋,又是中国画革新的巨匠。他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那种不畏艰苦、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悲鸿国画作品欣赏——1
水墨沸腾 —— 徐悲鸿笔下的马
悲鸿画马集(一组徐悲鸿的绝美国画)
徐悲鸿的中国画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徐悲鸿的中国画
墨通悲鸿(一)徐悲鸿画马技法的探索,果断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