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分钟看完《警世通言》文学轶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3分钟看完《警世通言》文学轶事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图 / 来自网络
编辑 / 凤凰读书计划

长假期间,伴读君回顾了往期的“3分钟”文章,发现一件事。

“三言二拍”的出镜率很高,现在还剩下“一言一拍”没有说过。
今天先解决最后“一言”——《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中收录了一篇北宋两位文豪间的轶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说,宋神宗年间宰相王安石门下有个徒弟,风华正茂,“吟诗作赋般般会,打诨猜谜件件精”。
 
此人便是苏轼。
 
不过,苏轼当时年轻气盛,说话总不给王安石面子,终于有一天,王安石发飙了。
 
这天,王安石正在写著作《字说》,决心要把每个字的字形字义都分析出来。
 
分析到“坡”字时,王安石觉得这字简单,有“土”有“皮”,“坡”就是“土的皮”。
 
苏轼一听这个解释,直接“呵呵”。
 
苏轼:照您这么说,“滑”字就是“水里有骨头”呗?
 
王安石:少贫嘴,叫声像婴儿的鱼叫“鲵”,四匹马拉的车叫“驷”,能上天的虫子叫“蚕”,古人造字都是有含义滴~
 
苏轼:也对,那“鸠”您知道什么意思吗?
 
王安石:不知道。
 
苏轼:《毛诗》里说“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树上一对布谷鸟,养了七只小鸟,加起来正好九个。
 
王安石不吱声了。

没多久,苏轼收到任免通知:降级!去当地方官吧!


3年后,任期已满的苏轼回京城作报告,想起当年得罪王安石的事,便先赶到宰相府,希望“一笑泯恩仇”。
 
不巧,赶上了王安石午睡,苏轼就来到东书房,一边等一边在屋内瞅来瞅去。
 
哎?桌上怎么有张叠起来的纸?
 
苏轼打开纸一看,是一首只写了两句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心想,前几年老先生还能一口气写几千字的文章,现在居然一首诗都写不下来了,而且这诗写得什么玩意儿!
 
苏轼的理由如下:
 
首先,四季的风各自有名,不能乱用——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或者西风),冬天为朔风。诗中第一句说“西风”,那就是秋天。
 
然而第二句又说“吹落黄花”,黄花就是菊花,菊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并不落瓣”。
 
想到这,苏轼自信地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完诗,苏轼也不想再等,和门官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不一会,相府里的人看到王安石手持诗稿,四处问这诗谁给我续的?
 
“是苏学士。”
 
这臭小子,孤陋寡闻还敢笑话我!
 
原来,王安石写的是“黄州菊花”,一到秋天就落瓣。
 
第二天,苏轼又收到人事任免令:降级!去黄州当团练副使!


捅完刀,王安石还要请苏轼吃饭,套路用到底。
 
王安石:降级调任都是上面的意思,你可别怪我啊~
 
苏轼:不敢不敢。
 
王安石:你呀,还是要学习一个。到了黄州也别忘了继续涨姿势。
 
吃完饭,王安石又给苏轼一个任务。
 
王安石:太医说老夫有“痰火之症”,需要用“瞿塘中峡水”泡阳羡茶喝才能去根,现在阳羡茶我有了,没水。黄州离瞿塘峡近,你有空替我捞点水送来。
 
苏轼嘴上答应,心里老大不乐意,贬我官还让我跑腿,没门!
 
于是,苏轼在黄州逍遥了一年,彻底忘了王安石的嘱咐。直到第二年秋天去朋友家赏菊,一进花园门,苏轼傻了。


还真有秋天落瓣的菊花!
 
受到这一刺激,苏轼想起了到瞿塘峡打水的事。当时苏轼的夫人身体不好,想回家乡调养。苏轼便请假送夫人回家,计划返程时走水路,正好打水。
 
前半段一切顺利,然而在返程的船上,苏轼睡着了……
 
一觉醒来,船已漂过上峡(西陵峡)、中峡(巫峡),到了下峡(下峡又叫归峡,三峡合称瞿塘峡,与今天不同)。
 
苏轼忙让船夫调头,船夫却说调头后是逆流而上,没十天半个月到不了中峡。
 
苏轼就近上了岸,找到一个看起来很有人生经验的老头,问他三峡中哪一峡的水最好?
 
老头说,下峡的水从中峡来,中峡的水从上峡来,差不多~
 
苏轼一想也是,王安石又没来过三峡,为什么非要中峡的水?老顽固……
 
于是他灌了一瓮下峡的水,封好了带回。等到冬至,地方官都要给中央发贺表,苏轼借着机会就去了京城。


王安石知道消息后吩咐门官,不要把苏轼带到大堂,我还在东书房见他。
 
苏轼明白,这是王安石故意摆架子。一进书房苏轼立即表态,晚辈罪该万死啊~
 
王安石:在黄州看见菊花了吧。
 
苏轼:是呗。
 
王安石:不知者不怪,我让你取的水带来没有?
 
苏轼:带了,小的们,抬上来!
 
王安石当场用水烹了撮阳羡茶,茶刚烹好,王安石脸又长了:“这不是中峡水,你这个骗子!”
 
苏轼一惊:“当地人说三峡的水都一样啊……”
 
“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
 
苏轼服了,再次表态——晚辈罪该万死啊~
 
王安石:你呀,就是聪明过头了。反正今天没事,我给你个机会挑战我。你看我书房内有24个书橱,你从里面随便拿一本,随便念一句,我接下句,接不上来算我文盲。
 
苏轼心想,你就吹吧。接着随手念了句“如意君安乐否?
 
王安石:“窃已啖之矣。
 
苏轼:……
 
王安石再问:你知不知道这两句话啊?苏轼说不知道。王安石又来劲了——
 
“汉灵帝时,长沙山里有两只成精的狐狸,常在山里诱拐男人嘿嘿嘿~~后来她俩遇到个叫刘玺的男人,功夫了得。狐狸就没杀他,还称他是‘如意君’,一直保持同居关系。
 
有一次喝完酒,狐狸现出原形把刘玺吓坏了,从此功力大减。于是某天趁着大狐狸出门,小狐狸把刘玺吃了。大狐狸回洞后发生了上面的对话。”
 
苏轼不想说什么了,然而王安石还没玩完。
 
“今年闰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立春,我出个对联吧!”


苏轼大脑已经死机,憋得满脸通红。
 
王安石:那换一个吧,苏州、润州你都去过吧?
 
苏轼:嗯。
 
王安石:苏州金阊门到虎丘这段路叫山塘,约有七里,走一半的话叫“半塘”。我给苏州出个上联↓


润州古名铁瓮城,有金山、银山、玉山三座山,每座都有佛殿僧房,润州的上联就是↓


苏轼想了半天,还是对不出来,告辞而去。
 
至此,王安石用菊花、峡水、读书作对捞足了面子,便上奏皇帝,恢复了苏轼的翰林职位。


找组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有哪些是古人早就告诉你的道理?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广力童子/王荆公三难苏学士
王安石与欧阳修、苏轼的菊花之争
苏东坡“恃才装逼”,不料“强中更有强中手”
王安石与苏轼是同时代文学家,他们的关系如何,有哪些逸闻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