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品赏析】陆俨少国画作品欣赏(三)

陆俨少国画作品欣赏(三)



代耕小组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170.5万元,2007年7月西泠)

    画面充满喜悦,一群庄稼人牵着牛,肩扛锄头、铁耙来到一户农家,户主 — 画中手拿《代耕协议》的老伯伯正在向自己的老伴传达喜悦。贴在门上的红纸上写着 “ 光荣之家 ” 几个字,显然,这是一户军属,而画中抱在妇人怀里的男孩的白色围嘴上印着 “ 抗美援朝 ” 四个红字则进一步向我们昭示,这是一户家人赴朝参加抗美援朝的军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崇尚互相帮助,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文革之前。《代耕小组》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主题。陆俨少以其准确的造型、熟稔的笔法以及融和喜庆的色彩来表现这个欢乐的场面,画中十二个人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表情,甚至连那头牛都是快乐的,通体毫毛都画得圆劲而富有质感。然后他用大量的篇幅来展现环境,陆俨少采取的手段从构图到笔墨再到设色全部源自传统,其用心的程度即便是远山也不是勾一根线画其轮廓,而是不厌其烦地用解索、荷叶诸法交替皴擦,近景右下角的山石以浓墨并复以牛毛皴,周围的杂草则双勾没骨兼施,色墨雅润,技法丰富,绝无重复。《代耕小组》在竭尽人物的现代描写之后,又回到了陆氏所擅长的山水中来,俨然一幅让人无可挑剔的现代山水人物画。此画题识,陆俨少也一改此前此后那种他最常用的文白相间的语言而采用白话表达,使之与作品的内容和谐一致。如此古为今用,陆俨少踏着大步由旧社会走进了新社会,毫无疑问,这是陆俨少十分满意的一件作品。

    陆俨少作这类画的时间很短暂,大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基本停止了。因此,这类作品在陆俨少整个创作中为数不多,画得像《代耕小组》这么精、保存得这么好的作品则更为罕见。


耕耘上云山  镜心 设色纸本

    《耕耘上云山》此图无款印,一望即知是俨少先生六十年代前期,试图变革旧法,追求新意时的作品。人物耕牛,全用细笔中锋钩描,大有高古游丝之意,生动有趣。高山险峻,丛林、梯田、屋舍错落其间,浓浓淡淡,虚虚实实,丰富多姿。笔墨中可见宋、元、明、清,信手拈来,随意改造成自我的性格、自我的面貌,不经意间已成就了大文章。所谓借古开今,正是这般。此作可算是俨少先生殊有创意的佳制。同一山型,因笔墨变化铺陈,可以演化出各种不同的面貌来。这种手法,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要真正实现变化,使每个变化的面貌能够变得纯,变得精粹,就决不是一件容易事了。所以古人讲究笔墨要旧,境界要新。这也是中国画高层次阶段的必然要求。陆俨少一生笔耕不辍,创作出大量的精品佳作来,这就需要极高的笔墨修养和胸中丘壑的章法应变思想。画中用蜿蜒转折的线来勾画出山石来,由於长线条用的很多,使得的石头样子十分古怪奇谲,株株远树,树枝横斜,扭曲盘旋,很有些陈老莲的绘画风格。画中人物形象非常耐人寻味,不画仙人高士,而是一群头戴笠帽的农夫,肩荷锄头,手牵耕牛,上山耕耘的情景。这一时期正是陆俨少艺术创作和探索的高峰期,画中的人物形象、树木、山石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从中可以看出其深厚传统笔墨修养和探索求新的态度。


山水人物册  设色纸本 1964年作

    1964年,正是创作《山水人物册》的那一年,陆俨少所在的上海中国画院组织艺术家们数次去皖南写生,经由浙江桐庐至白沙新安江,辗转至芜湖、歙县、屯溪,遂上黄山。陆俨少在深入农村山寨的写生活动中,亲眼目睹了人们“筑堤拦流、利用河滩移土造田、改造环境、战胜自然,发展生产的一派新气象”。(《陆俨少自述》)受其感染的启发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作冲动,正是产生这本册页的契机。他以富有主旋律气息的色彩、构图和笔墨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粪船运肥、农夫采樵、清晨拾粪、放牛暮归、赤脚医生、渔人撒网、电力灌溉、甚至村干部从县里开会归来等山村生活与建设场景尽收册中。除了劳动场面,画面中亦不乏用点缀的方法,添加了电线杆、汽车、盘山公路、自行车等新元素。

    新山水写生促使陆俨少变革原有的传统画法,亦形成了其一生中重大的风格突破。这个时期,他的笔墨开始由工趋于写,由收趋于放,这种风格转变,既是写生表现物件所需,亦与他体会石涛提出的“学元人而加以放”的成功经验有关。他面对实景,“大都采用默记的方法”,但有时也“用铅笔勾稿”,以帮助记忆。而出于面对写生的情绪感染,他会更着意于笔墨的铺陈性,注重去连续成片地运笔,又因多用了些浓重郁密的湿墨,其下笔速度往往会略略加快,笔端很自然地流露出率性的笔姿。虽然其中略有粗略乱头的荒率,倒也不禁自然流露几分潇洒。其点景人物的造型大多来源于生活,笔法简洁拙朴、生动自然,与此时期画风相得益彰。从简短的题跋中,推测这本册页作于8月上海的郊区,应是陆俨少该年两次下浙北皖南之间的练笔之作。此际,其颇具“陆氏山水”风范的“留白法”尚未形成,然而其“爱新就新”的理念,却在这些满溢真情真性的新农村写照中流露无遗;可以想见,正是在全新“师造化”的过程中,他终于写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山水。


学习大寨精神  纸本设色 立轴 1964年12月

    款识:淳安里商公社鱼泉大队学习大寨精神,劈山移涧,与滩争田,五年之内可得良田一百五十亩。粮食非但完全能够自给,且有剩余。一九六四年十二月,旅浙归来写,陆俨少并记。钤印:陆俨少印


人勤春早  立轴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人物  立轴


金罗店  设色纸本 1964年作 (268.8万元,2007年12月中贸圣佳)

    款识:金罗店。旧时空说金罗店,劳动人民吃菜糠。今日真教金发亮,丰收一片卖馀粮。两条道路分明甚,贫下中农觉悟高。回想当年糠菜日,党恩如海有今朝。一九六四年五月,陆俨少于上海郊区。钤印:陆俨少(白文)

    罗店位于上海宝山,元至正年间因罗升在此开店形成集市而得名。明代前期已成大镇,为嘉定七镇五市之首。清末民初,该镇三里长街商铺林立,商业繁荣,车船不断,因有“金罗店”之称。抗战时期罗店镇曾遭严重破坏,解放后才逐渐恢复发展。1964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罗店镇旧貌换新颜,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罗店”。《金罗店》就诞生于这个时期,反映了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迈上富裕路的喜悦心情。


我们的女社长


一个生产小队  镜心 设色纸本 1965年作


新安江-捕鱼图  立轴 1965年作


丰收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69年作

    《丰收图》描写劳动中的人民,一片笑语欢声,摘果、抬果、运果一系列的劳动通力协作,硕果累累的金秋美景跃然纸上,欢快之情溢于言表。霜风染红了洞庭的枫叶,吹熟了山下的桔林,正如陆抑非题“嫩含宿露淡含煙,畫出秋風豐樂年。”艺术家也不甘示弱,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美景,红色题材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

    画中近景红叶层林尽染,中景船桅热闹繁忙,远景烟波浩渺,山上的果树结满了果实,预示着新中国的希望。画家采用层层积染的方法,色彩饱和明快;景物安排错落有致,画面清新爽利。用小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洞庭湖畔的丰收景象。另外,画家选取不完整的树木作为主体,显然是为了拉深观者的思想空间,也使得画面不过于空泛。粗枝茂叶之间,隐现出农村的新景象。用墨浑厚酣畅,设色艳丽,冷暖对比协调,不落俗。是一件陆老难得的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现实生活的佳作。


松溪群鹤  镜心 设色纸本

    陆俨少早期的作品还处於师法古人的阶段,由明清直至宋元,未能完全逾越带古意的工致这一藩篱。他本人在《自叙》中写到:“在六十年代以前,我的画风较为缜密娟秀,灵气外露;七十年代以後,日趋浑厚老辣,风格一变。”他还严肃地意识到:虽然自己传统根柢深厚,非宋非元,熔冶诸家,自成一派,无可厚非。但这风貌气质,毕竟是师法古人,因之新风貌里透露较多的是传统的古典式的气氛,不免有“似曾相识”之感。真正的既属於个人又属於时代的新画风,不能是对古人的“寄生”,而应是对古人的“独立”。传统要继承,但不能古人化,传统要发展,更要化古人。

    此幅山水是陆俨少众多作品中少有的几幅青绿山水。窄长条幅,用平远青绿法,取意宋人赵大年。图中溪流曲叠,丛松苍翠,群鸥飞翔,野趣盎然。笔墨自然老道,松灵中见苍遒,敷色清新沉着,大有古风。笔墨样式、性格与六十年代中陆俨少先生完全吻合,无丝毫差别。虽无一款一印,然图中笔笔皆标志着陆先生的款印。画家采用小写意的笔法,模仿元人三段式构图模式,近景采用侧锋折带皴,淡墨勾勒山体,石绿晕染,几笔重墨表示坡底,再以赭石色润之,笔墨极为简单,却浓淡干湿相宜,画面色彩清新爽利。坡陀上生出几株杂树,身姿婆娑,挺拔舒展。用枯笔勾画树干,花青罩染,使色与墨融为一体。中景一片空白,烟波浩淼的水面上,群鸟竞相飞舞,增添了画面恬淡幽静的趣味。远景矮山以淡墨带出。整个画面显得秀润清雅,平实简约。加上画家采用干湿笔皴擦,浓淡色点染的技巧,一幅幽淡天真的意境应运而生,极得古人的神韵。此图画家虽然采用传统的技法,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选择诗意化的画面,烘托出素净、沉着的氛围。也显现出陆俨少先生扎实的绘画功底。


清梦吟巢  镜心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款识:湖帆仁丈属画清梦吟巢图,此乃之初稿也,并呈指正望有以教之。庚子冬月,陆俨少。钤印:就新居(朱文)、俨少(白文)、枰楼(白文)

    此幅作品具有陆俨少早期设色山水的风格,连绵的山石坡岸伸入左侧微波初泛,蒲草绵延的浩淼大水之中,进近处山石俱以荷叶皴为之,并用浓墨点苔,远处山峦坡岸则以柔美隽永的长线条为之。左侧湖水以长线条做弯曲之状,水波微兴,浩淼生姿,弥漫广远直接天际处迷茫远山。整幅画下笔委婉,笔性尤近於恽南田与唐寅,在略带图案装饰的工致表现中,略略透露出些微写意的意味。陆俨少曾学与吴湖帆,但是陆俨少很强调训练运腕打圈,用笔不论刚直还是婉转都强调动势。陆俨少在《学画微言》中曾说:“当我年轻的时候,吴湖帆先生的山水画名重一时,他的画明丽婉约,是一种词境,尤其设色有独到之处……我自知禀赋刚健木强,是诗境而不是词境,尤其近乎杜甫沉郁的作风,和吴湖帆的设色山水各异其趣,禀性不近,学他终不能胜过他。同能不如独诣,我就注意线条,淡设色,不用重色,以免掩盖线条的墨痕,化婀娜为刚健。……”。从此幅作品中也是有很好体现的。



(未完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画的诗情画意:诗书画大家陆俨少作品
【保利厦门】丹青之华——陆俨少精品赏析
【朵云秋拍】云水变幻奇怪生 ——陆俨少画作赏析
谢稚柳 国画作品欣赏(3)
谢稚柳国画作品欣赏(六)
【名品赏析】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