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益生菌可以保护慢性肾病患者肠道屏障--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蒋红利教授

2016年12月24日,2016年陕西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及新进展论坛在古城西安召开,该主题是规范陕西省血液净化从业者的管理水平,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在探讨慢性肾脏病防治方面的新进展及近几年尤其是今年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血管通路的维护,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在论坛开幕式上,《肾脏时讯》记者Rosy对本次会议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副院长、血液净化科主任蒋红利教授进行了专访。


蒋红利教授


1.论坛以血液净化和肾脏病质量控制为主

《肾脏时讯》

作为这次大会的主席,您能跟我们谈一谈本次会议的亮点和组织情况吗?


蒋红利教授:

本次会议是以陕西省血液净化和肾脏病质量控制为主的论坛。我们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给我们讲述肾脏病及血液净化的新进展,包括高血压、CKD-MBD、营养和微炎症状态等。我们邀请了外科专门研究甲状旁腺的专家给我们讲解继发性甲旁亢的手术问题。目前终末期肾病病人发生脑病的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还请了相关专家给我们介绍CT、磁共振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脑病诊治方面的应用进展。虽然现在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很多,但对于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而言,如何做好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仍是一个难题,所以本次会议我们也邀请了临床专家,就如何做好慢性肾脏病的相关研究给我们做了专题报告



  2.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肾脏时讯》

诺贝尔奖的得主里德伯格把人体称为超级的生物体。因为人体的肠道里有大量的微生物,其细胞数量是人体的10倍。人体的基因组跟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组共同影响着人类的免疫和营养代谢的过程。您如何看待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对于慢性肾脏病精确治疗的作用?


蒋红利教授:

人体肠道中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以上。在肠道中细菌和细菌之间、细菌和食物之间、细菌和机体之间相互代谢、相互影响,所以细菌跟人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在各个医学领域都是热点之一。人体主要的细菌有益生菌和条件致病菌两种,如果它们在体内的比例发生变化,对人体一定会产生影响。益生菌在人体内起到调节免疫功能、增加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和营养及一些维生素的合成都有关,如果益生菌减少,人体的免疫和营养状况就会出现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微炎症状态、心血管系统钙化、维生素K的产生都会造成很多影响。至于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对于慢性肾脏病精确治疗的作用,如果我们能调节肠道的微生态,使肠道菌群达到接近人体的正常比例,就能对人体各方各面的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益生菌可以保护慢性肾病患者肠道屏障

《肾脏时讯》

一般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会有所降低,处于肠道微炎症状态。您认为益生菌是否有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您觉得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市售的益生菌制剂?


蒋红利教授:

慢性肾脏病或者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因为肠道中益生菌减少,条件致病菌容易定植到其肠黏膜上,对肠道的通透性造成影响。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会使终末期肾病患者或者动物的肠道通透性发生改变。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或者动物的肠黏膜电镜结果显示,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发生变化。而且通过机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下降等,都发现确实存在肠道通透性的变化。因为菌群失调,终末期肾病患肠道的条件致病菌增多,这些细菌容易通过肠黏膜进入到体内。我们在病人的血液中检测到了细菌,而且证明了这些细菌确实是来源于肠道的。最终,肠道的内毒素和细菌在血液中产生的毒素造成炎症介质的增多,使病人出现微炎症状态,甚至严重的炎症反应。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是导致其状态越来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试图通过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的肠道黏膜,增强抵抗力,使益生菌更容易附着在肠道上。这样就减少了细菌通过肠黏膜进入到血中,从而改善了微炎症状态。我们给病人用的益生菌都是有药字号的,市售的应该也是类似的。益生菌的种类非常多,有单种的菌也有复合的菌,同时还有益生元、合生元等。这些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调节肠道菌群。根据文献报道,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对改善病人肠道菌群、调节菌群谱都是有益的,都是可以使用的。


专家简介 

蒋红利教授
社会兼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肾脏病医院副院长,血液净化科主任。中华肾脏病学会血液净化学组专家;陕西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陕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委;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委员。《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中华肾脏病杂志》及《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特约审稿人。

工作经历:长期从事肾脏病方面的临床与科研、教学工作。2009年在美国Vermont 大学医学院Fletch Allen Health Care肾科作为访问学者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主持开展新医疗、新技术多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及省部级及其它科研课题1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省教委科技进步等奖各一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50余篇。



会议现场

摄影:Rosy  / 编辑:小凡/  排版校编:  Linda

总策划:辰熙

  

我要投稿

《肾脏时讯》采写~
凯德传媒

《肾脏时讯》发布!《肾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致力于肾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广告合作、会议合作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13720083021或邮件至webmaster@kdmedia.com.cn,我们将会与您联系并酌情协助发布和推广,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道菌群、尿毒症毒素与慢性肾脏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围观: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远超出你的想象
秦医生观察丨益生菌和慢性肾脏病
「科普」膳食纤维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李晖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
血液中这个指标高一点点,代表肾损伤大于50%!
医学小贴士--慢性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