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木生说:学医,就像是玩拼图游戏!

学医不难!难的是学什么治病不难!难的是治什么?

学医难难在理论思想太多疾病名词太多治疗方法太多。

学医的过程就像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原始森林八万四千个理论八万四千个疾病八万四千个疗法…犹如一座座山峰、一颗颗参天大树,纵横交错、杂乱无章,遮云蔽日、毫无脉络。

如果以学习者的身份,不幸进入了医学这扇门,就像雾里看花、管中窥豹一样,只能窥探一点点枝枝叶叶,很难找到路径,登入医学这个巅峰,一览众山小。

学习者的身份学医:学了很多“神奇疗法”,却不知道什么是疾病;记住了很多“诊断病名”,又没有完善的“医学理论”,去解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疾病;学了很多杂乱无章的“医学思想”,又没有能力把它脉络化、系统化、简单化...结果越学越多,越学越乱,越学越不会治病...

如果把学医的过程比喻成玩拼图游戏。

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医学思想、不同的症状疾病、不同的诊疗方法拼在一张“拼图”通过分开来找不同合起来找规律的方法,化繁为简,溯本求源,形成一套脉络化的思维模式。

悟道的老师会先告诉你这张医学拼图有两个分支三个要素,与无数的枝枝叶叶,合起来就像一个大树的样子先帮你在思想上捋清楚思路,找到根源!再通过不同的方法帮你完成这个拼图。

不明白道理的老师,会在这个拼图上切下来一块,再分开、切碎、切的稀碎!让学习的人自己去想、自己去拼、自己去猜。因为脑中没有整体医学的全貌,拼了一辈子也不知道医学是什么!

跟着导游走,不进死胡同,学医你需要一位明师。明白医学“道理”与学医“方法”的老师。

何谓道理:合起来为道,分开来为理。何谓方法:分与合也。分开是什么;合起来是什么。

只有先知道合起来是什么,才会知道分开来学什么?医学合起来是什么分开来学什么?

疾病合起来是什么分开来治什么?合起来是生命,分开来是疾疾,一分一合就变简单了。

学医的过程就是采用“分与合”的工具,通过“一二三”的方法,明白“阴阳合”的道理


学医不难,难的是学什么?很多人科班出身,学的杂乱无章,没有脉络,不成体系。还有很多人自学中医,因为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医学是什么,应该学什么。有的人选择了自学自悟,有的人选择了拜师跟师。貌似记住了很多穴位、很多肌肉解刨学术语、很多的正骨、针灸、推拿的方法。自认为已经属于中医人了,其实连中医的门都没有进入。学的这些只是医学拼图里面的枝枝叶叶,离树杈、树杆、树根、与有生命的,完整的医学大树拼图全貌还远着呢?

那么,问题来了:

记穴位,学解剖,背经典,学各种各样的疗法是误入歧途还是溯本求源!

学中医不能先学穴位,甚至要忘记穴位。因为手里拿着锤子,眼里只有钉子。穴位是经络线路上的坐标,不懂经络记住再多的穴位也没多少学懂了经络空间能量动态循环的奥秘,穴位也就没有那么重要穴位是点,经络是线(络脉是面,经脉是体),能量动态循环是一个圆。记住了穴位的点,就会忽略了能量循环这个圆与循经排查经络线路异常,走进盲治的误区!

治病不难,难的是治什么?以疼痛为例。临床中脖子痛、腰背痛、屁股痛、腿抽筋...“被诊断”成了不同的疾病名词,“被治疗”,治不好,不明了(病因)。但是在经络中,这些症状是一条足太阳膀胱经络上的不同警示坐标而已?以腿抽筋为例,医学诊断名词叫腓肠肌痉挛,为什么痉挛,不知道,病因不详!徒有诊断之名,毫无治疗之法。为什么晚上抽筋,而且多在下半夜症状加重?因为晚上睡觉压的是后背,后背太阳经络管道不通,或者能量不足,经络不能气冲则盈,上面后背压憋了下面就会因为缺能量而抽搐。这个时候你是治疗下面腿肚子里面的腓肠肌痉挛,还是疏通上面后背的不通?腓肠肌痉挛是患者主诉的显痛点,却是一个伪症。没有整体观就会掉到症状这个框里面,有了整体观就变得简单多了。把足太阳膀胱经络想象成一个管道,下面缺能量找上面。查体征,在后背找隐痛点,再疏通肩膀后面手太阳小肠经,如果是太阳管道不通,筋缩,速效!如果是能量不足,筋痿,这个时候就不治疗后面,而治疗前面足阳明胃经,因为阳明多气多血,筋痿补阳明,长效!

不懂生命是一个整体,记住了那么多的肌肉、骨骼名词,临床中有多少的疗效?气只有一口,肌肉只有一块,肌肉里面横向的叫脉,脉沉浮在外为皮,竖向的叫经脉,经脉升降在内为筋。皮肤、肌肉、筋骨、脏腑的软硬、冷热与有形病灶的坑包凹瘪,来自于经络空间内的能量多明白这些再把肌肉分成没有关联的肉块还有多少的意义与价值?把人体一分为三内是脏腑中是经络外是皮部降三阳通六腑、升三阴补五脏,还需要那么多花哨的推拿、按摩手法吗?

推拿、正骨、针灸...只是医学诊疗体系里面的枝枝叶叶。如果不懂生命是一个整体,疼痛等症状只是不同空间能量异常的警示信号所谓的高低肩、阴阳背、高低臀、长短腿、骨错位等等体征,是筋与骨能量异常的最佳平衡态。筋骨能量来自脏腑,单一调理筋骨而不落脏腑,疗效能有几分,患者是被治好了,还是治毁了。如果医者的视角在形体结构上,在局部错位上,在有形病灶上,甚至诊骨、论骨、骨痛、治骨...是在治疗疾病,还是在制造疾病,值得商榷

破框行圆:

跳出疾病说疾病,跳出医学说医学,跳出来反观医学与疾病,就会变得简单明了。

正看是疾病,反观是生命,视角在整体的生命与无形的能量循环上,再用简单的推拿、正骨、针灸的方法调理有形的形体结构。这些看似普通的“术”,就变成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法”!没有整体的生命观与无形的中医思维指导,再神奇的“法”也会变成普通的“术”,而不得其法!

学医,越学越多,越学越复杂一定学错了。如果不能形成脉络化的思维模式,就应该忘记穴位、忘记肌肉名词、忘记各种所谓的神奇疗法,找到医学的根源,从头学起,重新定义。

医者,辩病症、消病因、巧思治。治的是什么?治疗有形的病灶,还是调理无形的病机病性。

视角不同,疗效各异。想学会治病要做到脑中无病,只有做到脑中无病才知道什么是疾病。

正看是疾病,反观是生命,视角错了,结果往往南辕北辙。如果放下“学医者”的身份,以“创造者”的思想,从新“反观”医学,会快速拥有系统化的脉络性思维。让学医变的简单高效。

什么是医学:学医难,难在不知道医学是什么;

如果知道是什么,自然知道学什么!

学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医学?医学的定义是什么?

1、医学是促进疾病转归的一门学科;(以疾病为坐标研究方向是病灶病理加病名)

2、医学是促进人类健康的一门学科;(以人体为坐标研究方向是有形的物质结构)

3、医学是探讨生命奥秘的一门学科;(以生命为坐标研究方向是无形的能量循环)

面对,疾病、人体、生命你研究什么?定义不同,坐标不同,方向不同,结果不同!

1、以疾病为坐标:你会进入“人有病,病有名”的误区,认为病很多、治不好、不明了;

2、以人体为坐标你会进入“人有病,病有形”的误区,认为有形物质结构上的病灶是病;

3、以生命为坐标:你会发现医学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研究--有形,一个分支研究--无形;

一分为二,有形的物质结构+无形的能量循环=生命

有形的物质结构《人体解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只是生命医学里面的枝枝叶叶

无形的能量循环可以把人体解剖学拆分出来的心肝脾肺肾,皮脉肉筋骨,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等等有形的物质结构,还原组合成一个整体,合起来是生命的动态循环;

一分为三,能量动态循环=生命,能量有序循环=健康、能量无序循环=疾病

疾病是不同空间的能量异常,温变导致病变形成--病理、量变导致质变形成--病灶;

合而为一,站在生命医学这个坐标上,生命是能量合成、分解、释放的过程;

能量有序循环为健康,能量无序循环为疾病;能量动态循环图是整体的、动态的、无形的、有序的...临床中以整体治局部、以动态治静态、以无形治有形、以有序治无序以不变应万变,执两用中,用中守中不离中,万变不离其宗。就会拥有清晰的脉络性思维与系统化的诊疗思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欲”是思想、是理想、是梦想!点燃了欲,就拥有了植根于心坎的兴趣、愿望和为之而尽力的激情,会时刻影响着人的行动。

教人治病,不如教人学医;教人学医不如教人学医的方法;教人学医的方法,不如让更多教人学医的人学会教人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迅速找到捷径,走出困惑,成为明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惑,一、二、三的思维逻辑也!只有教授的思维模式与认知方法,才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举三反九、合而为一思考。

如果师者只懂一、二不懂三,或者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结果会越教越多、越教越乱、越教越迷茫、越教越困惑、越教越没有脉络性思维。师生双方就是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移毒——关于转移病灶的中医理念
草木生说:【中医按摩】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医学!
上古中医分为三个派系,分别为黄帝派、扁鹊派和白氏派
【中医科普】一探“灸”竟,针灸的神奇之处!
李氏中医学之经络学
生命等于能量、物质、信息的组合 - 泓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