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首家“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 落户北京西城法院
群众
 

听说西城法院开了一个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

没错!2019年9月2日,北京西城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正式启用。据悉这是全国首家“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

 

法官

 
群众
 

全国首家?好棒啊!那这个多元解纷诉调中心可以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什么便利呢?

为老百姓带来的便利,那可是太多啦!先让我们通过今天新闻通报会的精彩内容来了解它吧。

 

法官

时维九月,正是成熟喜悦、硕果丰收的时节。一个多月前最高人民法院刚刚召开了全国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部署会,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西城法院今日正式启用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系全国首家,正是西城法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多元调解+速裁”工作、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具体部署,也是西城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进行的集成探索。

 
 
 

下面,就由西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晖、副庭长秦学伟、刘喆详细介绍西城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建设的背景、机制的构建历程、特色服务功能以及先期运行中的典型案例。

 
 

启用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标志着西城法院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是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两大特点,也是最高法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的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

西城法院在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上探索多年、成果颇丰,但原有的诉讼服务中心难以满足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六个新要求”(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无法实现诉讼服务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改革。今年8月,西城法院遵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在区委的领导、市高院的指导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全新的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

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1

位置优越、功能齐全。

在西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建设在西城区交通便利之处,方便当事人、调解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调解、诉讼或者服务;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登记服务、智慧指引、社会力量综合服务、自助便民服务、导诉筛查、综合窗口、速裁区、调解区在内的八个功能区,涵盖诉讼指引、便民服务、诉讼辅助、纠纷解决、提高效率、审判事务等六大类52项功能,能够满足来访群众的各方面解纷需求。

2

职能集合、集约高效。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将多元解纷、诉调对接、简案快审、简案快执工作全部整合到诉讼服务中心,集服务、调解、立案、裁判、执行于一体,最大程度发挥服务群众、服务法官、服务审判的整体效能。

3

流程重塑、衔接顺畅。

重塑解纷格局,运用“分调裁审”机制,促进诉调对接实质化,通过打造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为起诉到法院的群众提供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案,让司法公正高效快捷地实现。

启用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将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中心启用后,这里将成为西城法院多元解纷的主阵地,让大量诉讼纠纷以调解、和解、速裁、快审等方式解决在诉讼前端,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1

主动延伸审判职能,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

将工作关口向矛盾深层次化解下沉。

依托首都社会综合治理平台,与人社局、工商局、司法局、公安局等行政机关建立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形成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合力。

将解纷工作向纠纷源头前移。

完善巡回法官制度,与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单位、组织合作,加强对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支持、指导和规范;健全以“赵海志愿者服务队”、法官“六进”与社区便民诉讼服务为核心的纠纷就地化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百姓家门口。

构建多元调解体系。

对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及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业务指导;与包括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调解中心在内的逾40家调解组织形成对接;将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专家学者、仲裁员、退休法官检察官、优秀律师与实习律师在内的39名特邀调解员纳入诉前调解队伍,培育、激发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的解纷作用。

畅通诉调对接渠道。

在“群众的纠纷群众解”的基础上,完善司法确认程序,快立快裁,保障多元解纷成果。

2

推进“四个一”工程建设,促进诉调对接实质化。

搭建一个多样解纷平台,实现“能调则调、应调尽调”。

在诉讼服务中心搭建多元解纷平台,设立含“情”“理”“法”三个主题在内的十个调解室,群众集中关心的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物业供暖、知识产权以及劳动、金融类纠纷在这里都能够高效解决。

构建一套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打通分、调、裁、审各个关口。

采用“双导诉”机制,由导诉员进行诉讼服务指引的同时,立案法官进行立案筛查分流,根据诉讼群众需要分流至诉前调解、立案窗口,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解纷渠道;采用“双筛查”模式,由立案团队与速裁团队对案件进行双重“问诊”,实现精准分流;建立简案快审和难案精审办理机制,由速裁团队适用速裁快审规则,从简从快审理简单案件;建立健全程序转换机制,指定专门团队承接简转繁案件办理工作,畅通案件流转渠道。

打造一支调解速裁队伍,选优配强提质增效。

在中心设置7个由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特邀调解员组成的类型化调解速裁团队,形成“术业有专攻、速裁有分工”的科学审判形态。对于适合调解的案件由调解员开展立案前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调解员固定无争议事实,协助做好送达地址确认等工作;速裁法官则及时做好调解指导,强化诉调统筹衔接,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出具法律文书。

用好“分调裁一体化平台”系统,实现线上智能化解纷。

依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发的“分调裁一体化平台”,提供包括在线司法确认、当事人在线查询多元调解案件、在线传输诉讼材料、行业调解组织逐级分案、调解协议自动生成、调解电子卷宗自动生成等18项服务,加大多元调解工作的管理力度,提升多元调解工作规范性。

3

优化速裁流程,推进诉讼程序简捷化。统筹工作流程,实现程序运行快速化。

建立特色案件领办机制。

为系列案指定专长匹配的法官领办;探索示范诉讼制度,统一裁判尺度;形成集约审理机制,由领办团队牵头,结合要素式审判,实现类案统一送达、统一谈话、统一调解、统一裁判。

深化人员分类管理,实现任务分配精准化。

明确各角色职责,试点书记员集中管理机制,形成法官专注裁判,助理全面辅助,书记员专司记录的各司其职、顺畅衔接的工作合力。

提升司法能力,推进纠纷解决规范化。

通过法官会议、业务研讨、制定类型化办案手册,提升速裁案件审判质效。探索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与特别程序的综合运用,实现诉讼程序简捷化。

启用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诉讼服务

1

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在大厅提供全方位诉讼服务功能。

在社会力量综合服务区,延续传统优势,引入大学生志愿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律师为当事人提供带拟文书、诉讼指导、法律咨询等辅助性服务,为诉讼群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在书写服务区,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获取27种诉讼文书样式,满足随需随取、线上填写需求。

在自助诉服区,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服务风险评估终端获取诉讼风险分析,为诉讼群众提升诉讼能力、预测诉讼风险。

在缴费窗口,正式增加微信和农行掌银APP两种缴费渠道,满足互联网时代需求。

在立案窗口,增设快速执行窗口,在全国首次尝试将执行环节引入诉讼服务大庭,探索执行案件的繁简分流。

2

以服务审判为落脚,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

开展集约扫描工作。对当事人立案时提供的诉讼材料进行同步扫描,为电子送达、信息回填、法官智能办案创造条件;研发案件身份二维码,“扫一扫”即可随时实现案件跟踪。

开展集约送达工作。依托“集约一体化送达平台”,形成线上“一站通办”、线下“一站服务”的送达模式。引入社会化服务,由送达专员负责送达实施事务;推行公证人员参与送达机制,对送达过程、送达结果进行全流程公证。

完善电子化送达工作。增加电子填写、电子反馈功能,实现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远程互联。

创新保全、鉴定集约服务模式。设立保全、委托鉴定服务窗口,开展网上保全,优化保全联动机制,方便当事人快速办理保全业务;畅通委托鉴定渠道,促进立案后快审快执。 

3

以信息化为牵引,发挥诉讼服务智慧化效能。

扩展网上服务功能,全面应用“北京移动微法院”,提供网上引导、立案、交退费、查询、咨询、阅卷等一站式便利服务。在诉讼服务大厅配备便民服务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完善12368诉讼服务热线智能问答系统,快速满足当事人的类型化诉讼服务需求。将线上调解和公证调解相结合,兼具特邀调解员身份的公证人员在送达时,即可以就地组织有调解意愿的双方开展远程线上调解。运用“文书智能编写系统”,通过抓取案件要素式信息、要素式笔录内容,快速生成诉讼文书,提高法官文书撰写效率。

4

落实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的改革要求。

为来院群众提供窗口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等多种选择。

公示立案材料清单、诉讼服务功能及流程清单,推动“一次立案”“一站办结”

建立快速立案通道,减少有特殊需要的人民群众等候时间。提供跨域立案服务,实现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少跑快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如何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诉调对接 多元化解 打造矛盾化解辉县品牌
顺德法院2017年结案5万余件 执行到位逾106亿元
看这家法院诉源治理“功夫”的发劲所在
《北京法院立案阶段多元调解工作的规定》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