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恩节,如何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今天就是感恩节了,父母何不趁此机会,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知恩、感恩的人。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民族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美国人将感恩节定于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今年是11月22日。

感恩节不但是洋人的节日,在中国,被赋予了其独特的意义,感恩节,感恩于父母,感恩帮助自己的人,利用感恩节教孩子学会感恩,关于感恩你需要了解这些。

感恩节起源

17世纪,英国清教徒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乘着“五月花”号船到达美洲。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学会了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
到了冬天,他们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最初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1863年,林肯总统把感恩节定为法定假日。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令,把感恩节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他们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第一个感恩节的许多庆祝方式一直流传后代。

节日象征

火鸡、玉米、南瓜和红莓酱是代表第一次感恩节的象征。这些象征经常出现在假日的装饰上和问候卡上。

特别是玉米,代表清教徒移民的死中求生经历。用在餐桌或门上的装饰,玉米代表着收获和秋天。

风俗习惯

团聚

在美国,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感恩节当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

全国各地,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庄,都回到老家共度节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长途电话和父母家人畅谈,分享感恩的事。

吃火鸡

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T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

送食物

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

置餐桌

感恩节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通常餐桌上会放上一个大南瓜,周围堆放些苹果、玉米和干果。有时人们还把苹果或南瓜掏空,中间放满去壳的干果或者点燃蜡烛。感恩节的聚餐是甜美的,人们边吃边愉快地回忆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蜡烛燃尽。

做游戏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比如南瓜赛跑,玉米游戏,蔓越桔竞赛,跳舞比赛等。很多传统的庆祝方式,一直延续至今。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一家人坐飞机出去旅行。

购物

感恩节第二天的周五称为“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在这一天,美国的各种商店都会对商品进行打折销售。

所以周五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着黑冲到商场排队买便宜货,提前开始血拼“黑色星期五”。

中式感恩节

感恩节起源于西方,但人们深藏心底的感恩却是一样的。西方的感恩是起源于对于印第安人的感恩,而中国的感恩则是感恩祖先、感恩父母、感恩生活……

我们没有“中华感恩节”,但几千年来祖先早已把感恩溶于我们血脉之中。感恩是几千年来中华祖先的身体力行,一点一滴的行动,时时处处的善意善行,如同云行蓝天,水汇江海。

感恩典故
11月22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节在中国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是要教会孩子的感恩啦~


父母是教会孩子感恩的第一任老师

感恩,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从父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老师。
父母自己做到关心、感恩老人,关爱、感激他人,孩子自然会受影响。特别是接受帮助时,一定要表示感谢。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
人都是在经历中懂事,如果只是简单浅显地对孩子说,要孝敬父母长辈,要感恩,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要培养孩子养成一种习惯,他们才会渐渐形成一种责任和义务。

如何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1、养成感恩的习惯

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示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如妈妈帮爸爸做事时,爸爸要大声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接受爸爸的帮助,也要说一声:“谢谢”;爸爸送给孩子礼物时,要告诉他这件礼物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

在这种氛围中,孩子耳濡目染,渐渐接受这种最基本的礼仪,也学会向父母道谢,将感恩内化于人格之中。

2、利用各种节日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

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3、让孩子学会给予

偶尔“示弱”,让孩子为父母做些事。比如假装拿不动衣服,让孩子帮忙拿一两件;假装累了,请孩子倒杯水给爸妈喝……让孩子学会给予,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

4、别让孩子的东西来的太容易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给孩子一些经受挫折的机会。当孩子通过一些努力获得所需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是幸福的。

5、让孩子知道,你需要他的回报

当孩子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

今天的感恩不是漂洋过海来的感恩,而该是这份温暖脚下大地的感动。心怀感恩,天天的都是感恩节。

商务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恩节溯源
感恩节,感谢有你!
【节日大全】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的文化——人,需要学会感恩!
省时省力的感恩节环创、游戏、手工、绘本......幼师快收藏!
感恩节美食 感谢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