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燕梅教授分型辨治面瘫经验
李燕梅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多年,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在治疗疾病上主张以病为纲,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分层论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及诊疗特色,尤其对面瘫的治疗颇多经验,笔者有幸跟随恩师待诊多年,获益匪浅,兹将李燕梅教授论治面瘫经验总结如下:
面瘫是以一侧面部麻木、表情障碍、额纹消失、眼裂增宽、口角歪向健侧等、部分患者有患侧耳后疼痛、味觉减退等症状,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李燕梅认为,该病多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睡眠不足及心情抑郁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低下,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外邪乘虚而入面部经络,使面部一侧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养而发病,或体质偏盛、胆胃经积热、热邪侵淫、致使筋脉肌肉驰纵不收,病毒趁机侵袭而发病。该病以络虚为本、风寒痰瘀为因,李燕梅采用祛风散邪、清热利湿等法,病程日久时应兼顾扶正以祛邪,并将活血通脉贯穿治疗始终,从而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使面瘫尽早康复,李燕梅根据该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及舌脉将此病分为三型辨证施治:
风中络脉
有受风、感寒、着凉病史、起病较急,症状以口眼喎斜、面部表情动作消失、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口水或耳后疼痛。风兼寒者,兼见恶寒、发热、无汗、咽痛、周身酸痛、舌淡苔白、脉浮紧;风寒郁结化热者,兼见患侧灼热、耳后疼痛明显、口干、咽痛、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祛风散邪、疏通经络为主,方用自拟牵正1号汤。
处方:防风12克,荆芥15克,羌活12克,白僵蚕12克,当归15克,川芎18克,全虫10克,甘草3克。耳后疼痛时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白芷15克;见咽痛等症状属风热者,上方去羌活加忍冬藤30克,薄荷12克,牛蒡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
湿热毒淫
起病较缓,除口眼喎斜、面部表情动作消失、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口水或耳后疼痛等主症外,常表现为耳下红肿、疼痛明显。或有外耳道疮疹、耳鸣重听、伴头痛或有发热、口苦咽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通络利湿为主,方用自拟牵正2号汤。
处方龙胆草15克,黄芩12克,蚤休10克,生苡仁24克,泽泻15克,土茯苓18克,夏枯草18克,地龙15克,川芎20克,全虫9克,丝瓜络30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
风痰瘀滞
除口眼喎斜、面部表情动作消失、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口水或耳后疼痛等主症外,常见面肌抽动、头痛昏蒙、脘腹痞满、喉中痰涎、舌质暗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治以祛除风痰、化瘀通络为主,方用自拟牵正3号汤。
处方:白附子10克,白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12克,石菖蒲15克,川芎24克,全虫10克,蜈蚣2条,痰涎多加川贝母10克,全瓜蒌15克,桔梗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瘫的十大知识,你知道多少?
健康:中医把握黄金时间治疗面瘫
二陈汤加减治面神经麻痹医案、配方
李燕主任:夏日警惕面瘫扰 贪凉空调莫吹久
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瘫150例疗效观察(经验交流)
面神经麻痹诊疗规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