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全的医疗工艺设计解读,全部po给你


“医疗工艺设计”这个词儿,即使是一些建过医院的人,也不见得能说得很清楚。但是,只要是建过医院的人,都必然做过这个工作,虽然他们自己未必意识到。这就好比是一个很陌生的人,你可能见过,也可能没见过,即使你见过,也未必记得自己见过。

医疗工艺设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看了下面的内容,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有两种感觉:一是很多东西都很眼熟;二是医疗工艺设计竟然能扯这么多、那么远。


三个基本概念

这里要说的是三个关系很密切、很多人分不清的概念:医疗工艺流程、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医疗工艺设计。

医疗工艺流程,是指医院内部全部医疗系统活动的过程及程序。

医疗工艺流程设计,是指对医院内部医疗服务过程及程序的策划。

医疗工艺设计则包括医疗系统构成、功能、医疗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条件、技术指标、参数等。

根据定义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他们跟医院建筑设计是什么关系呢?

医院建筑的服务对象,人们通常的理解是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然而,归根结底,医院建筑是为医疗工艺流程服务的,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及其家属,在医院里都会始终处于某个或多个医疗工艺流程的某个环节中,医院建筑就是为了他们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各样的医疗工艺流程而服务的。

同时,医疗工艺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医院的类型、技术的进步、设备的发展、诊疗模式、地域文化、当地人生活习惯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手机挂号改变了以往的挂号流程、诊间支付改变了缴费的流程、一些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改变了疾病的治疗过程、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就诊流程并不相同,等等。而且,随着医院的发展,原有的医疗工艺流程很可能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

因此,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常常需要结合各方面因素对医疗工艺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除了医疗工艺流程,还有其他很多因素都会对医院建筑设计产生制约和影响,例如医院的客户定位、相关参数、人性化、节能降耗等等。为了满足医院管理者和使用者对医院建筑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就要把这些影响医院建筑设计的所有因素都找出来并且综合考虑,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医疗工艺设计的内容。医疗工艺设计的成果最终会以包含医院系统构成、功能、医疗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条件、技术指标、参数等各种信息的文件呈现出来,说白了,它解决了医院“建成什么样”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轮廓,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落实。


医疗工艺设计中需要理清的三层关系

医疗工艺设计应在符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前提下,理清三层关系:第一层,明确每栋建筑之间的关系,包括建筑与周边道路的关系,即整体流程;第二层,医院建筑的空间功能设置,空间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第三层,科室内部设计与交通的规划;另外,还应考虑防火分区、室内装修等方面,科学地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医疗工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医疗工艺设计前期应重点把握两个方面,即功能需求与人群定位。


国外针对医疗工艺设计的“三段论”

各国的医疗工艺设计理念均有不同,如美国的理论体系就与我国大相径庭,以手术室区域设计为例,在我国以污物通道区分污物与洁净,而美国则认为包括医生、患者等由外进入手术区域的都为“污物”,只有处于洁净管道的手术器具才能称为洁净物,因此美国的设计理念很多来到中国都“水土不服”,就是因为在医疗工艺上不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再比如日本,其医院诊室设计也与我国不同,它并非选用硬性隔墙,目的是平日作为诊室,战时或地震时打通隔断便可做抢救室。

美国将医疗工艺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所谓的“三段论”:工艺规划设计、工艺方案设计和工艺条件设计。这3方面不是建筑设计,仍然是前期策划,具体研究的内容是三级流程,一级流程确定各个科室之间的关系,二级流程确定科室内房间之间的关系,三级流程则是到房间内研究医疗行为。


医疗工艺流程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医疗工艺流程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可谓随处可见。

以北京某三甲医院为例。该院的医疗工艺流程决定了人流的流向与数量,各相关功能房间围绕主要人流、物流动线在建筑平面上进行排布,而不是在建筑空间布局上简单叠加。通过对医疗工艺流程的分析进一步量化人流、物流的流向与数量,决定功能布局的集中与分散布置。

集中布置

缩短建筑空间距离。诊断楼紧邻门诊楼,将患者流量大、医疗设备数量多且重的各影像检查科室集中设在较低楼层内,使门诊患者的就诊距离最短。

空间共用。候诊大厅两侧不同检查区的对称设置,使得两个科室共用一个候诊厅,节省了建筑空间。操作区打破独立控制操作室小开间布局,采用共用操作廊大开间的设计,使建筑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有效利用面积,同时方便了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协作。

设备机房集中管理。影像检查设备机房集中排布,以便于射线防护与设备管理,减少对周边房间的环境影响。

分散布局

合理组织就诊人流,避免拥挤杂乱。通过分析不同检查项目的患者人流的流量、检查程序的复杂程度与等待时间的长短,把接诊量较大的CT 室与B超室分层设置。同时考虑到CT与胃肠造影检查相对时间较长,而B超与X线检查相对时间较短,这样两两组合避免了同一候诊空间内等候人流过大,造成滞留混乱的现象。

为患者提供便利。分层设置收费科室、登记咨询等服务功能用房,缩短患者往返办理手续的距离,流程前后衔接、科室布局紧凑,使患者少走回头路。

营造安静的医疗工作环境。病理科与检验科其工作流程均可在科室内部完成且与其他科室的联系较少,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较强的专业性,为避免与其他科室及患者人流的交叉、混杂,达到安静且相对封闭的目的,自成一区且分设在较高两层。

可以说,上述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医疗工艺流程进行的,根本目的是使得医疗工艺流程更方便、快捷地进行。

除了医疗工艺流程,还考虑了影响医院建筑设计的其他因素,例如人性化的理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这些因素有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医疗工艺流程服务,例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从而使得医疗工艺流程更快捷地完成;有的则是为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院服务水平,例如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有的则是出于节省运营成本的目的,比如采用节能降耗技术;等等。医疗工艺设计中对这些内容有着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方案。


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建筑设计人员对医院的医疗流程不甚熟悉,与医院使用方缺乏沟通;设计时间仓促;忽视工艺流程设计。

医疗工艺流程设计的优化:交给项目管理公司或专业的医院设计咨询公司;在初步设计阶段充分与医院各层次人员进行沟通;针对各科室的特点,对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流程进行优化。




医疗工艺设计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设计人员要对医院的整体管理系统工作非常熟悉,综合考虑医院整体医疗活动的结构、步骤和各功能单位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了解和熟悉医院医疗服务趋势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我国医院现在正处于巨变时期,了解服务趋势,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医院发展方向的医疗工艺;第三是要有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性的手段来解决。


本文内容均来自《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内容编辑:吕志新,《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医疗工艺设计遇上医院建筑设计,该如何处理两者关系?
医院空间工艺流程设计需着重关注的问题
医院建设前期规划要点
医院建设5大问题,医疗工艺流程来解决
你所了解的医疗工艺设计是这些吗?听听“建医院专业户”怎么说
李辉:医疗建筑,为健康生活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