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岁孩子的物权意识关键期!这个时候切忌逼着孩子分享!

  早上带宝宝去公园篮球场玩,有个小哥哥想要玩宝宝的小皮球,一直追着要抢皮球,宝宝就是不给他玩,然后小男孩的奶奶过来说:“小妹妹能不能把皮球给我们玩一下啊。”


  宝宝不肯给奶奶,我一直就在旁边看着,小男孩的奶奶舍不得自己的孙子哭,就一直盯着宝宝说可不可以把皮球给他们玩一下。


  这个时候,我就问她:


  我:“宝宝,你愿意和小哥哥一起玩球吗?”

  宝宝:“不要一起玩”。

  我:“你不愿意和小哥哥一起玩,那你就自己玩吧”。


  小男孩的奶奶看到我这样说就直接抱着孩子去和别的小朋友借了,也许这位奶奶觉得我这个妈妈很小气,小孩子和你们借个皮球都不给。但我可不会为了要这个面子,违背孩子的意愿。


  我知道宝宝现在正是物权意识的关键期,我不会要求她把皮球给其他小朋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告诉她,要学会分享。这个时候如果硬让她把皮球给哥哥玩,还告诉她要学会分享,她就会将分享理解成强制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她理解的“分享”并不是真的分享,她也不会学会真正的分享。

  

  过了一会,有个小妹妹也想玩皮球,摇摇摆摆的走到宝宝面前,妹妹不像小男孩直接过来就是抢,而是走到她面前,看看球,再看看她。宝宝看着这个小妹妹有点不知所措,我就和她说,妹妹想玩一会你的皮球,一会还会还给你,你愿意吗?


  宝宝没说什么,把皮球慢慢递到妹妹手上,妹妹很开心。


  这个时候我顺势引导宝宝:“你看,你把皮球借给妹妹玩,她很开心。你这样的行为就叫做分享。”


-什么是物权意识关键期?-



  宝宝在两岁左右进入幼儿的物权意识关键期,主要表现为:

  1.语言方面——重复使用我的、我的。

  2.动作方面——伴随攻击行为。

  3.情绪方面——易冲动且不能自制。


  许多家长会忧心指责自己的孩子不懂分享,自私任性,但实际上宝宝只是进入了幼儿物权意识关键期,爸爸妈妈需要充分理解这一阶段宝宝的心理,并且帮宝宝平静地度过这一时期。


-如何引导物权保护阶段的宝宝?-


  1.及时发现,适时引导


  根据宝宝日常的日常反应,判断宝宝是否进入物权意识的关键期。在冲突出现端倪时给予适当的教育。


  首先,爸爸妈妈必须明白,这是宝宝小人生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而出现的特殊时期,并不是宝宝任性自私,一味想着要板正宝宝的思想,让宝宝改掉这“坏毛病”。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宝宝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2.侧面引导,避免正面和孩子“较真”。


  当儿童物权保护意识出现时,反复多次让宝宝尝试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并让他意识到,分享出去的玩具是可以拿回来的,这玩具依旧是属于他的。但如果宝宝出现抵触心里,别强迫,另找机会多次尝试。让他主动愿意分享。



  3.必须禁止“逗孩子”的行为。


  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期的宝宝,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宝宝,强抢宝宝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


  此外,当宝宝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宝宝的分享,将给宝宝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宝宝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4.针对不同的物权关键期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确实是宝宝自己的物品,不要强迫宝宝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应征得宝宝同意时让其自愿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当宝宝对其他小朋友的物品产生归属意识时,一定注意不要让宝宝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应引导其用自己喜欢的物品和对方交换;当宝宝对公共的物品产生归属意识时,引导引导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大家排队轮着玩。


-再次强调,这些常见的行为千万不要做-


1


  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


  这种无聊的游戏可以让你哈哈大笑,对孩子没有丝毫益处,孩子还没有完整的事物认知。你不以为意的玩意儿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整个世界,你以为的游戏搅乱的是孩子物权的认知,会产生自我怀疑、不敢确认自己所有物的权利。


  如果发现有人如此逗弄孩子,请及时制止,如果不能制止,请远离此类人!


2


  逗着孩子把东西分给我们吃,在孩子真的让出时,又说:“我不吃,你吃吧”!!

  你可以无聊,但是请不要耽误孩子认识世界的时间,这种愚弄的游戏不会带给孩子丝毫快乐,只有疑惑和失望,更可怕的是孩子将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3


  当有其他孩子喜欢宝贝的玩具时,请不要粗暴的让宝贝让出或强行离开、转移玩具注意力等,孩子在这时候需要得到认可,尤其是来自家长的认可,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伤害了孩子,如同身体的创伤很容易复原,但是心里的创伤很难愈合。


  所以在物权意识萌芽的关键期,保护好孩子暂时的“占有欲”,培养好的、正确的物权意识,比盲目的让孩子学会“分享”来得更为重要。

           

Hello,爸爸妈妈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对玩具的占有欲
孩子爱慕虚荣怎么办?原来真相是……
用善良回报善良(沐沐说-20220208)
你的孩子没那么自私!
还在说自己孩子“小气”?其实原因在父母身上……
看完孩子抢玩具背后真正的秘密,才明白原来「护犊子和装大度」都不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