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加油站:寒热对流


24个病人是42号来看的。那时是脸上起了很多红疹。老师把她的脉,是往上的。今天来复诊,脸上的红退下去了。老师把脉后,也说这脉静了,明显往下收。

我们就把她上次42号的处方翻出来,想看一下用什么药,3天就把这皮疹给退掉了。原来是这张处方,即:附子20克,龙骨20克,牡蛎25克,杜仲30克,寄生20克,川续断20克,栀子10克,淡豆豉20克,丹参20克,菖蒲15克,徐长卿15克,黄芩15克,槟榔15克,枇杷叶30克,黄芪25克,全蝎8克。3剂。这十六味药,病人服了3后,脸上难治的红便消退了。

这个方子,老师明显是先把脾肾阳火点起来往上升,然后加入气降水的思路,使热火能够向下引,这样形成一个寒热对流圈子。既让身体出太阳,把水往上蒸发,然后又下雨,把热火往土中。这样从整体上解决病人上热下寒的病症。

病人说她以前喝水老不解渴。老师说,冬天下雪,地上照样干裂,夏天出太阳,地面也照样滋润。人体不是喝水就能滋润,要靠阳气蒸发起来。

我们也恍然大悟,老师居然用到附子,里面有这一层道理。要先把水气蒸上来,滋润头面部的火热。然后再把头面部红疹浮热,通过槟榔、枇杷叶这些气下水的药往下,用龙骨、牡蛎向下收。这样一升一降,气机转个圈子,使身体出场太阳下场雨,上下不平衡的地方便通畅了,这大概也是老师寒温并用的重要体现吧!

老师在方中还加入丹参、菖蒲、徐长卿、全蝎,这几味药就是专针对心经风热来调的。《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心其华在面,可见面部的红疮痒,肯定与心脱离不了干系,故老师治疗相关的红疹痘疮总离不开这几味药。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在组方时,既要针对气机的升降流通用药,还要针对具体病机脏腑特点选药。这样双管齐下,用方就更接近病情了,所以病人只吃了3天药,就解决了几个月面部红疹的困扰。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病从根治50——用阴阳升降,治疗上实下虚、上热下寒
万病从根治27——50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八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寒热对流与大气一转、通肠降浊
中医阴阳升降思路篇!(上下虚实寒热)
跟诊心得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