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4年周恩来奉命到张治中家,点名要见保姆:你还记得毛主席吗?
userphoto

2022.06.16 上海

关注

1954年的一天,周恩来准备去拜访张治中。当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连忙给他打了个电话:“恩来啊,我听说你要去拜访文白先生。”周恩来回答道:“是的主席,我正准备去呢。”

毛主席继续说:“那你帮我在文白先生家找一个人,并给予照顾……”

要知道毛主席从未特殊照顾过任何人,那么此人是谁?为何能得到毛主席的关照?这一切都要从1945年重庆谈判说起。

毛主席

重庆谈判,张治中保护毛主席安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越的斗争,终于获得了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之初,蒋介石为了赢得发动内战的时间,同时也迫于外界“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压力,先后给毛主席发去三封电报,邀请他到重庆共商国是。

毛主席明知这是蒋介石演的一场和谈假戏,但还是为了最后挽救和平,欣然同意前往重庆和谈。

由于张治中在国共关系问题上一向主张和平,再加上他是一位从未和共产党人交过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因此蒋介石决定指派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主要和谈代表。

就这样,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于8月27日飞往延安,迎接毛主席等一行人赴渝。8月28日,毛主席、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在张治中和赫尔利的陪同下抵达重庆。

毛主席抵达重庆后先是来到张治中的公馆桂园休息,随后张治中给蒋介石打去电话,报告迎候的情况。蒋介石告诉张治中:“我决定今天晚上8点宴请毛泽东一行人。”张治中考虑到此时离宴会开始还有3个小时,于是便吩咐部下准备午餐,想让毛主席稍用些午餐后再赴晚宴。

毛主席在延安期间就对张治中打过招呼:“到了重庆,国民党的车子我不坐,国民党的房子我也不住。”张治中提议道:“如果润之先生不嫌弃的话,请到我的桂园去住吧。”

毛主席、周恩来和张治中

其实张治中的提议并不是临时决定的,而是去延安之前就和周恩来商量好的。桂园是张治中的公馆,虽然院子不是很大,但位置适中,设备齐全,离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红岩村也不远,也确实是毛主席谈判期间最理想的住所。

张治中将桂园腾出后,和家人搬到一个小院子里暂时居住。除此之外,张治中还特别留下自己家族的晚辈、担任政治部官员的张家惠在桂园负责接待食物工作。

张治中不仅派自己的保姆为毛主席和随行人员洗衣、做清洁卫生工作,还专门抽调了政治部特务营手枪排担任警卫,并叮嘱他们:“保卫毛泽东,要胜过我十倍!”为了确保毛主席的绝对安全,他还和周恩来商定派宪兵担负警卫工作。

为了给毛主席提供最好的工作和休息场所,张治中反复叮嘱家人:“不要去桂园打扰。”

毛主席被张治中的诚意所感动,他深情地说:“文白先生如此厚意,我毛泽东只好领情了。不过尊夫人和孩子们都被我撵走了,我还要找个机会当面向他们致歉才是。”

张治中笑着说:“我一定要全家拜见你,要让我的孩子们看看,共产党究竟是不是如传闻中的那样!”

国共谈判是曲折、紧张和复杂的,在40多天的谈判中,张治中劳心伤心,功不可没。最终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这才有了比较圆满的结果。

9月29日,周恩来主动去拜访张治中,和他商谈毛主席回延安的事情。周恩来说:“文白兄,毛主席来重庆已经一个多月了,谈判的协议也基本通过了,主席想早点回延安。”

张治中问他:“不知道毛先生预定的是哪一天回去?”周恩来回答道:“我们打算10月1日走,但让毛主席一个人走,我们都有些不放心。”张治中说:“恩来兄,这件事你就放心吧,既然是我将毛先生接来的,那么当然要由我送他回去。不过10月1日恐怕不行,这天我有事情,10月10日以后才有时间。”

10月8日上午,张治中突然通知周恩来:“蒋介石主席同意毛先生签字后回延安,并用他的专机'美龄号’送毛先生回延安。不过现在有一个新情况,蒋主席让我在签字后立刻飞去兰州,去新疆解决伊犁地区的问题。”

周恩来当即说:“只有专机,没有专人陪送,毛主席的安全还是无法得到保障。不知道文白先生能不能先送主席回延安,然后再去新疆?”

张治中想了想说:“可以的,不过我要先请示蒋主席,他批复同意后才行。”当天下午,张治中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先送毛泽东回延安,再飞往兰州。”

毛主席和张治中

10月8日晚上,为了给毛主席送行,张治中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鸡尾酒会。

10月11日下午2点,毛主席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坐蒋介石的专机安全降落在延安机场上。

10月12日上午9点,当张治中乘坐飞机离开延安时,毛主席、刘少奇、朱德等人亲自前往机场为其送行。在去机场的路上,毛主席和张治中同坐一辆车,毛主席对张治中说:“你对和平的奔走是有诚意的。”

张治中笑着问:“何以见得?”

毛主席则幽默地说:“我调查过,你把《扫荡报》改为《和平日报》就是一个例子。《扫荡报》是在江西围攻我们的时候办的,你要改名字,肯定很多人不支持。第二件事,你把康泽办的一个集中营给撤销了,释放了不少革命青年,这也是一件大好事。”

毛主席这几句话说得张治中心里暖暖的,原来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都被大家看在眼中……

喜从天降,张治中阖家团聚

1949年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彻底破裂。第二天,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迅速向江南大地推进。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国民党首席谈判代表的张治中,心情异常沉重。

经过中共代表团的说服和挽留,谈判代表团中绝大多数人同意留在北平,只有张治中思想斗争比较激烈,他十分犹豫,举棋不定。

张治中认为:“代表团是南京政府派来的,即使是和谈不成,也应该回去复命才对。其他人决定不回去是可以的,但自己身为首席代表,决不能这样做,否则,岂不是让后人耻笑?”

同行的代表们都劝张治中不要这样固执,应该认清当前形势,通达应变,但非常可惜的是都没能奏效。中共代表也再三相劝,张治中依然听不进去。

4月22日,周恩来在百忙之中来到张治中所居住的六国饭店,向他说明解放军渡江以及其进展情况后,关切地说:“你们不管是回到南京、上海或者是广州,国民党的特务都不会放过你们的。西安事变发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张学良)了,如今不能再对不起你了!”

中共代表林伯渠等人也劝道:“过去在重庆、南京,谈判破裂后我们代表团不用撤退,以便为保持未来和谈的恢复进行接触。现在我们挽留你,也是这个意思。”

张治中听后心里有所松动,但还是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此时周恩来有些着急了,他站起来说:“我看你这个人就是封建,你怎么只对某些人存有幻想,而不为中国革命、中国的百姓照相呢?”

当周恩来告辞的时候,他又留下了一句话:“不能忘记汉卿先生(张学良的字)的教训啊!”

4月23日,南京政府派来一架专机,想要接回代表团,请求在北平着陆。周恩来指示机场:“你们就说跑道还在整修,没有办法降落,过两天再来。”接到消息后的专机只好在空中盘旋一圈,随后离开。

又过了两天,周恩来再次接见张治中,并邀请他去机场接客人。张治中十分疑惑地说:“是从哪里来的客人?我认识吗?”周恩来神秘地说:“当然是文白先生认识的人,而且还是你最熟悉的人!”

一路上,张治中都在想来的究竟是谁,但他把所熟悉的人都数了一遍,还是没能猜出对方是谁。等周恩来、张治中等人抵达机场,飞机刚刚停下,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就出现在张治中的眼前。

原来从飞机上下来的正是张治中的妻子洪希厚和他们的孩子,后面还跟着弟媳和她的三个孩子。下一秒,张治中的孩子们哭着扑向父亲,张治中也因见到家人而喜极而泣。

张治中知道这一切都是周恩来安排的,他眼含热泪轻声说道:“恩来先生,您想的也太周到了,我们全家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周恩来和张夫人等人寒暄一番后,说:“其实这都是毛主席的意思,我也要祝贺你们一家团聚。不过还请文白先生能够谅解,为了避免出现差错,我事先并没有告诉你这件事。”

原来当张治中还在犹豫,不知道该回南京还是该留在北平的时候。为了消除他的后顾之忧,毛主席吩咐周恩来让他和南京地下党取得联系,由地下党的同志将张治中的家眷保护起来,并安全转移到上海,随后秘密乘坐飞机来北平。

就这样,张治中一家决定留在北平。毛主席知道后十分高兴,当即让有关部门给他们一家安排住处。周恩来还特别强调:“要多看几个地方,一定要让文白先生一家都满意。”

周恩来

张治中先是带家人看了方巾巷的一幢小洋房,不过由于房间太少,上下楼梯比较麻烦,没有中意。随后又来到东总布胡同看一处住宅,这里有三个大院子,房间也比较多,但张治中的妻子嫌门槛多且高,出入不方便,也不满意。接下来看的几处房子,也有诸多的不满意。

周恩来知道这件事后当即指示有关部门:“你们一定要多想想办法!”后来张治中一家看中了北总布14号,这里以前是孙连仲的公馆,不仅富丽堂皇,房间还很多,还有能容纳百人的舞厅和摆四五十桌的餐厅。不久后,张治中一家的住处便定了下来,周恩来亲自到新居祝贺。

8月13日,周恩来约董必武等国共谈判双方代表团的部分成员,来张治中的家中举行“八一三事变”12周年纪念晚会,并赞扬张治中等国民党将领坚决抗战的爱国精神。

见到保姆,周恩来:你还记得毛主席吗?

新中国成立后,留在北京的张治中和毛主席的交往越来越多,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毛主席和张治中经常在一起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平时则互相关怀,互相尊重。

1952年夏天,张治中刚从西安回到北京,正打算去看望毛主席,向他汇报在西安和彭德怀商议的几件事情。没想到还没等张治中去拜访毛主席,主席已闻讯来到他的家中。

毛主席、张治中(左)、赫尔利(右)

毛主席和张治中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这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领袖风范也令张治中非常感动。最令张治中难忘的是,毛主席就像是战友般关心、照顾自己,有时候地方给毛主席送来一些土特产,主席也不忘给他送一份。

一次,山东胶县一个农业合作社给毛主席送来三颗大白菜,毛主席收到后特地分给张治中一份。张治中让妻子将白菜称了称,足足有20多斤重。张治中的妻子不舍得吃,便用沙土把它栽在一个大花盆里,然后将其摆在客厅正中央,足足放了一个月,直到白菜彻底蔫了才肯拿走。

1954年的一天,周恩来准备去拜访张治中,当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后,他当即给周恩来打去一个电话。毛主席说:“恩来啊,我听说你要去拜访文白先生?”周恩来回答道:“是的主席,我正准备去呢。”

毛主席说:“恩来你先别着急走,我要拜托你一件事。你去文白先生家的时候帮我找一个人并给予照顾,她就是当年重庆谈判期间,在桂园照顾我们的保姆,当时我没来得及好好谢谢她,她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周恩来说:“主席您放心吧,我一定找到当初那位保姆,好好照顾她。”

周恩来挂掉电话便来到张治中的家中,两人一番交谈后,周恩来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叫到身边:“一纯,你们家之前不是有位保姆吗?重庆谈判期间还照顾过我们,她现在在哪里啊?”

张一纯回答道:“她还在我们家,没有走。”周恩来高兴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那请你把她请过来,我找她有事。”

张一纯连忙答应下来,不一会那位保姆就出现在周恩来的面前。周恩来连忙起身和保姆握手,说:“你还记得毛主席吗?主席托我来看看你。在重庆谈判期间,如果不是有你照顾我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替主席向你表示感谢!”

保姆听了周恩来的话有些受宠若惊,她没想到毛主席和周恩来还记着自己,她说:“当然记得,当年那都是一点小事,不算什么。”周恩来拉着保姆让她坐下,然后说:“你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尽管说出来,能帮我一定会帮的!”

保姆有些犹豫,因为她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但她不知道周恩来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也许是看出保姆的顾虑,周恩来说:“你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会尽力帮忙的。”

保姆见状便说:“总理,我儿子之前参加了新四军,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他的下落,我想请您帮我找找他。”周恩来听到“没有下落”心里一紧,然后追问道:“他是在哪里参的军?是什么时间?”

保姆想了想说:“是皖南事变前在安徽参的军,不过后来我就没有他的消息了,也不知道现在是生是死……”

周恩来点点头,让一旁的秘书记下保姆所说的儿子姓名、年龄和籍贯,然后嘱咐道:“你一定要仔细调查清楚!”

紧接着周恩来又和保姆聊了一会,随后向张治中告辞。回到中南海后,周恩来向毛主席汇报了保姆的情况以及她所遇到的困难。毛主席点点头说:“既然她遇到了困难,那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她。”

不久后,周恩来接到了一通电话:“总理,我们已经找到张先生家保姆儿子的下落了,他还在部队工作,现在是一名排长。”

周恩来挂断电话,当即叫来工作人员说:“张先生家保姆的儿子已经找到了,你去她家中一趟,将这件事告诉给她。”

就这样,在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保姆和儿子终于见面……

友谊长存,毛主席和周恩来对张治中的关心

随着岁月的流逝,张治中和毛主席的友谊越来越深厚。1958年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他特意邀请张治中一同前往。在同行的20多天中,两人同吃同住,同活动,朝夕相处,感情深厚,这也令张治中有更多时间能够走近毛主席,也令两人的友情更上一层楼。

在视察途中,张治中了解到毛主席吃得非常简单。这天,毛主席和张治中等五人在长江船上吃饭,饭桌上只有一盘青菜、一盘黄瓜、一盘鸡肉和一碗冬瓜汤。到武昌住下后,毛主席的早餐一般是一点油条面包,中午则是一小碟青菜和一小碟香肠。

张治中见状有些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他关切地问道:“主席,您是不是吃的太简单了点?”毛主席摇了摇头说:“这些已经够多了,也很舒服。”

毛主席不仅对吃的不讲究,对穿着等方面也是不讲究的。张治中看到毛主席在视察的时候,穿的还是那件常见的灰呢中山服。

这天,毛主席在黄石港游完泳后,换上了一件旧浴衣。张治中看到毛主席的旧浴衣上还有好几处补丁,于是便问一旁的警卫员:“主席穿的这件浴衣,是什么时候买的?”

警卫员想了想,说:“具体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在延安的时候就见他穿过。”见到毛主席的生活如此简朴,张治中深受感动。

其实不仅仅是毛主席和张治中相互关心,周恩来对张治中也是十分关心的。

建国初期,国家的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张治中虽然被安排在西北军政委员会担任副主席,可由于当时是供给制,他每个月只有1800斤小米,他的子女则是每人每个月270斤小米。张治中家里住的是普通公房,子女上学、结婚、工作都需要开支,一家人的经济很是拮据,生活也比较困难。

张治中看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家庭生活也很清贫,难以开口向毛主席、周恩来提出什么要求,于是只好让儿子张一纯去向傅作义借钱。得知这一情况后,周恩来连忙去看望张治中一家人,并批示相关部门拿出6000元资助张治中一家人的生活。

后来,张治中的旧疾发作,行走十分困难,周恩来又亲自安排中央军委卫生部的一位副部长,前往苏联请来专家为张治中治疗旧疾。在繁忙的工作当中,周恩来多次看望张治中一家人。

1969年,张治中因病逝世,享年79岁。1975年11月下旬,尽管此时周恩来的身体已经不是太好了,但他还是惦记着张治中一家人的生活。

张一纯经常代表父亲以及全家人守候在周恩来身边,可是周恩来仍派秘书和办公室主任代表他和邓颖超,去看望张治中一家,向他们转达自己的问候,还询问他们有什么地方需要自己帮助解决的。

尽管是在1975年末周恩来并未的情况下,他还是让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稿费和平时剩下来的办公费共计5万多元,送到张治中的家里,力求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纵观张治中的一生,他是有名的“和平将军”,也是毛主席和周恩来的好友。尽管先辈们已经去世了,但他们的友谊将永远流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4年周总理奉命前往张治中家,指名要见保姆:你还记得毛主席吗?
1954年周恩来受命到张治中家,点名要见保姆:你还记得毛主席吗?
58年毛主席邀张治中全家吃饭,临别时:我还有话和你说,稍等一等
精选35张珍贵老照片,讲述毛主席重庆谈判的过往细节!值得收藏!
1945年重庆谈判,毛主席钦点此人,保卫他谈判期间的安全,他是谁?
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时,对张治中直言:我是中国人,不住美国招待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