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州话中遗留的华夏音韵(下)


    受限于对自然规律,生老病死的认知,华夏先民崇拜自然,信仰鬼神。这是道教“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济世救人”的起源。秦汉魏晋宗室仕族热衷于访仙问道,乘龙升天,得道成仙。在谢灵运开创山水诗之前,郭璞,王羲之,孙绰吟的是仙游诗。南齐陶弘景听闻《永嘉郡记》所记录的仙丹“五石散”,辞官隐居大箬岩。炼丹,占卜,传道,云游南北雁荡山历时七年。

    73年春,道观陶公洞一带还是与一千五百多年前陶弘景隐居时的景色差不大。找道士算命: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昏暗的洞厅里等了许久,农民打扮的道士才从自留菜地回来拔签诗。城底人骑脚踏车不惧路遥,相信道士岩的道士有道行。源自华夏文明的道教,在温州方言中遗有深刻的烙印。

大箬岩陶公洞

    算命先生可能是偷师于大箬岩。那签诗是模临两可的诗文,可以解释成命中大富大贵,或是过了此关口好运就会来。再不济也是保您儿孙满堂门庭气象新。温州话[函签诗] 有信口开河[造言]骗人的意思,[签诗百等] 比喻说话啰哩啰嗦,絮絮叨叨。[螺蛳壳里做道场]喻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道教斋醮常用的法器即类似于现代的打击乐器。铛子,钗子,铃子,木鱼,磬,鼓,铙钹,钟等属于古钟鼓之乐。1977年出土于湖北崇阳的商代饕餮纹铜鼓,比战国曾侯乙墓编钟更古老。古筝,竹笛,琐呐等民族管弦乐器是后来的。道场祭乐使人飘飘欲醉似神仙,是中国民族器乐,音乐的起源。 

    道教传说张果老倒骑毛驴手持道情筒边走边唱。他神游广漠,餐露服日,寄情太虚,传唱道情劝化度人。最初的民间道情传唱只是在道观内唱经韵诗赞。宋代以后又吸收了词牌,曲牌,逐渐在民间布道时演变成为道歌。演唱者以道士装束装扮,传唱时用道情筒,简板伴奏方言词曲。道情在近代温州地区淡出宗教,作为红白喜事排场之一,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年年挂的皇历也源自道教。初一不宜起灶,初二不宜出门,初三不宜婚嫁。十五诸事皆宜,偏偏[落起跶浪雨]。

    “皇天三界”是道家教条之欲界、色界、无色界。跳出三界可摆脱生死,逃过轮回法则,进入神人界。周朝之前,战争的俘虏除了能干活当奴隶之外,其它的要被活杀祭天陪葬。他们临死时表示恐惧大呼皇天三界。春秋战国起,以俑来代替活人祭葬。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是孔夫子唯一一次毒咒式地骂人。可见他明白:即然可以陶俑来代替,道理上以后还可以活人来陪葬。 

    温州话滥用“皇天”不尊敬道教原旨。从前新媳妇过门无心说句皇天表示惊讶,会被婆婆白眼,意思是没有教养,一边还连说:庇赦庇赦。孙子喝水呛了一口,奶奶也会搭搭他的后背:庇赦庇赦。

    四千多年前的文物殷墟甲骨,在当时就是用于占卜算卦。占得吉卜出征,占得凶卜关城门。早年温州人最怕犯忌不顺境。温州话喜,四,死语音相同,会错了意要赶紧说:庇赦庇赦。又有谁敢用414-42774这样的电话号码?温州话骂人加鬼的不多,常骂的有短命鬼,抢慌鬼,白魈鬼。温州话毒咒式骂人可能源自古时的赌咒,这些太难听,只能以下省略一千字[][][],不然会怀疑人生是否还有尊严。

    据日本《古事记》记载, 公元284年,百济国王派通晓汉语经典的阿直岐出使日本任太子师。应太子的邀请,博士王仁于翌年访日,并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这时的日本还没有文字,姓名。对来自中原的汉文化是无限崇拜全盘接受。盛唐时,大批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唐学习汉文化。754年,鉴真东渡日本,又带去了绍兴人王羲之,王献之的不少书法名迹。王氏父子在日本家喻户晓。二王的墨迹真品被视作日本国宝。 

    日语50个假名就是借用二王汉字草书略经变化而成,最终成了日本国的文字和语音:あ[阿],い[衣],う[窝],え[杏],お[哦]是あ行的五个平假名。很凑巧,中括号内的汉字温州话音就是该假名的日语读音。还有一个ふ看起来像“不”,发音就是肯弗肯县前头相等的[fu]。チ就是中文的[千qi]。ぬ=[奴nu] 下面是片假名读温州话音的另外一些例子:か-[掐ka],き-[开],く-[宽ku],け-[坑],こ-[敲],さ-[杀sa],し-[兮xi],す-[书],せ-[生],そ-[sor](飕干),た-[榻],つ-[鸡](流汁压挤出来),て-[吃て呐](再吃再吃),と-[汤],は-[喝],な-[na,阿na],に-[一ni儿], の-[闹nor],ま-[妈],む-[嫫], よ-[呦yor]。请注意,除温州话音之外,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这些语音,有的连罗马拼音都没法标注。为了确保唐音韵能准确落实于日语中,假名还有各自的浊音,半浊音,切音,长音等符号。50个假名读音都可以找到其对应的唐代中原语音。

    假名相当于日语的标音字母。如此模仿汉字(真名)河洛音,日语和汉字有类似的读音就不会令人奇怪。和中原音韵至今保存在温州话中的道理一样,盛唐洛音传到岛国日本以后至今变化不大。其原理和水中的鱼漏捕捉鱼虾蟹鳝相似。

    日语中有250个常用音读汉字,它们源自唐代音韵。例如日语的“日本”发音是[ni bon],近似温州话日昼的[nei],书本的[ban]。小日本自认和中国是“同文同种”,这日本的国名是在一千五百年前,从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这儿挪过去的。还没给学费!同种就更不知从何谈起。有那么一个来路不明的“天照大神”,藏着掖着也没有文物史料来证实。 

    日本律宗初祖鉴真(688-763)是广陵江阳(今扬州)人。在他的口授下,汉字日语音相似河洛音韵带吴音。也就是相似温州话。这样的例子很多:有名[yo-mei],太郎[tai-lon],小人(儿)科[shou-ni-ka],先辈[san-bai],内線[nai-san],内科[nai-ka],目的[muku-teki],冷水[leii-sii],快速[kai-saku],不便[fu-ban],道场[do-jo]等等。综上所叙,温州人学说日语应该是没有口音问题的。阅读日文报纸,也可以从汉字日语之间猜出内容的一二来。

    幽默的温州人自创了不少本地仅有的,还没收集于汉语辞典的,却让人忍俊不禁的方言:[满头水]-洪水, [打风吹]- 刮风,[踏踏撲bu]-急得双脚跳,[倒散滥]-赖痞,[雄黄胎]-糊涂人,[啄啄儿]-小鸡,[呐呐儿]-小猪等等。 

   那么还有东瓯原住民的蛮话存在吗?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语言是有生命的,东瓯先民在远古时代以简单的口头语言交流他们的活动和经历。口语表达不准确,言过风吹,交流范围小。东瓯原住民是没有文字的。早年有一张温州地区方言分布图,注明在飞云和鳌江流域还有人讲蛮话。先不说那是畲族还是东瓯原住民蛮话。现在的开放发展这么快,小辈们离开村庄融入社会。老人一走,蛮话也就消失了。

    当然凡事都不必太绝对。如果深入到西部深山採风,可能会从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故事传说,曲艺民歌中得到片言只字的收获。如乐清民歌《对鸟》中唱道:魀姆飞过青又青哎。这魀姆在歌中是“什么”的意思。但是在汉语词典内没有查到相应词例。魀姆在瓯北音[ga mu],在瓯南永强,塘下音[ga nie],在鹿城音[ar nie],都是“什么”的意思。不过,只有经过循证法才能确定是否东瓯原住民的蛮话。也就是说:除了浙南地区以外,其它地方没人以魀姆表示“什么”这个意思。 

    以上的讨论已经接近训诂学的范畴: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科,在译解古汉语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广义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

    《山海经》根据华夏先民从荒蛮远古时代起,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整理成书于战国之前,经后人不断修改增订而成。其中记载的伏羲作八卦,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故事,听着像怪诞不经的传说神话,又隐藏着华夏文明五千年发展过程中某些类似的真实活动。《山海经·海内南经》云:瓯居海中。郭璞注:今(晋)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音呕。训诂学家郭璞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而系统地《山海经》作注者。(完)

作者:庄青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州道情
五十音速记法小总结,一招拿下五十音!
沁园春·温州
一秒钟给汉字全部标上假名!绝了!!
日语假名的学习教程
初学者学日语怎么学,怎么样零基础学日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