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书信中的文人旧事(李树德)

龚明德先生的新著《旧日笺——民国文人书信考》201312月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次他考据的对象是徐志摩、叶圣陶、梁实秋、茅盾、丁玲、冰心、林语堂、巴金等人的近四十封老书信。这批书信或字幅,最早的写于一九二四年,距今已经九十年,其中有的没有公开发表过,有的虽编入文集,但是对内容、时间、人物解释有误。龚明德先生以他丰厚的文史资料为后盾,对这批民国文人的书信,做了详尽的、系列的梳理、考证和背景介绍,并讲述了围绕着书信所发生的文人旧事甚或文学事件,使它们重现昔日的光彩。读来不但趣味盎然,而且令人深思。

《叶圣陶函谢施蛰存饷鱼》一文告诉我们,当年二十五岁的文学青年施蛰存,从江苏松江托人送鲈鱼给上海的叶圣陶、徐调孚和郑振铎,并告知烹饪的方法。叶圣陶吃后感到确实鲜美,于是给施蛰存写去这封信,感谢他馈赠“佳品”。更为难得的是,信中还有一首七言绝句。在这封不足百字的信函中,我们可以看到施蛰存对师友的敬重,还可以看到民国文人的做派、生活情趣,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梁实秋恳荐部下书稿》,是讲时任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的梁实秋,两次给中华书局的舒新城写信,推荐部下的书稿,前一通推荐费鉴照的《浪漫运动》,后一通推荐赵少侯的译作《恨世者》,推荐力度一通比一通大。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我们读了两通信后,深切地感到:被鲁迅骂作“资本家的乏走狗”、在大陆一直背负恶名的梁实秋,其实是一个体恤部下、扶持后学,可敬又可爱的人。

《徐志摩“丧中”致梁实秋》中,信的开头第一句说:“前天禹九来,知道你又过上海,并且带来青岛的艳闻,我在丧中听了也不禁展颜。”是什么“艳闻”,令居母丧中的徐志摩听了展颜呢?这既涉及人际关系,又涉及文学作品,而且也是读者感兴趣的。作者就此仔细地梳理:“艳闻”有两桩,“一是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虽然结果不太圆满;一是古井生波而能及时罢手,没有演成悲剧。”前一桩指青岛大学副校长赵太侔,与话剧演员俞珊结了婚,可惜又离婚了。后一桩是指闻一多与方令孺越轨的感情作为,当时两人都有家庭,一则因为方令儒的冷静,再则因为闻一多身怀六甲的妻子来到青岛,使“艳闻”没有演变成悲剧。人们说,爱情造就诗人,那么本身就是诗人呢,自然是爱情造出更多、更好的诗。龚先生认为,闻与方的这桩“艳闻”是“文学事件”,因为它直接催生了一组文学作品。闻一多的那首编入大学文科教材的《奇迹》,其实就是他与方令儒这场短命恋情的诗意描写,由于长期以来本事被掩没,教师讲不明白,学生读不懂。现在龚先生把这个事件,摆弄得清清楚楚了,大学的教师们,就不会再乱说一气,不得要领了,其功莫大焉。

在《丁玲函复黄萍荪约稿》一文中,他说:“丁玲信中的《驼铃》,一直没有印品实物的发现。是一本杂志,还是报纸的副刊?都不知道。黄萍荪晚年的回忆谈及丁玲时的文字也未涉及《驼铃》。如果真有一个文学刊物叫《驼铃》,由黄萍荪任编者,依照丁玲此信的内容,它也只会在杭州出版,希望有找到这份《驼铃》的机会。”从文中看,作者是倾向认为《驼铃》是一份文学刊物。已经有读者为此提供佐证,宫立在今年《中华读书报》528日发表的《清通朴实的〈旧日笺〉》一文中提到,在《草野》1930年第二卷第十三期上“文坛小消息”栏中,有“喏夫”写的一则关于《驼铃》的消息,“《驼铃》系杭州唯一的文艺刊物,由王品生主编,撰稿者有当代文艺家许钦文、钟敬文诸氏”。依此看来,龚明德的推断是正确的,《驼铃》是一本刊物,是在杭州出版的,黄萍荪是编者。龚先生的这篇文章,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份《驼铃》的浮出水面,指日可待。

  读龚明德的这本《旧书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像他所有的这类著作一样,可以作为“另类”文学史来读。阅读中还学到了他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可谓获益匪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通朴实的《旧日笺》
烘云托月 黄萍2
梁实秋的八字,透着文人的儒雅!
毛泽东书信选集:致丁玲、欧阳山
旧事书信常用祝颂、问候语(很少见了,用作了解)
丁玲的十个冷知识 1、丁玲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1936年丁玲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