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享经济:颠覆或超想象

对许多人而言,风起云涌的“共享经济”大体就是一辆召之即来的网约车,在与司机聊起网约车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时,司机常会坚定地反问:“干嘛要保护落后?”不过,“共享经济”的用户们或许无法一直这么自信,未来某一天,就像出租车在当下受到的冲击那样,很多人会成为“风口里迷失的猪”。

未来暂时没来,但在一些专家眼中,那几乎不可避免。“没有什么不可以共享”,这不只是共享经济的自诩,而几乎是互联网的使命。日前,上海举行了一场高水平的共享经济高峰论坛,会场里没有太多“科幻式”的遐想,更多的是值得一听的理性阐释。

分享:从比特到原子

很多人觉得共享经济不算新事物,但赛迪研究院副院长樊会文说,随着互联网的介入,过往人们所谈的“分享”出现本质变化。而今的共享是去中介、自组织的,是终极供给者与需求者的对接。

这么说吧,出租车历来都算是一种被共享的交通工具,但网约车出现后,出租车公司不再是那个绕不开的“共享中介”。樊会文说,“去中介、自组织”将重塑经济组织模式,进而颠覆产业格局。

为什么共享经济在今天能做到“自组织”?樊会文说,这是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层级的金字塔,但互联网却完全平等。过去20多年,互联网走过了Web1.0、Web2.0的阶段,其价值增值与大众越来越高的参与完全同步,“去中心”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如果说网上的信息资源最初全部来自网络企业,那么在Web2.0时代,网民成为有力的贡献者。如今的Web3.0时代,网络公司正彻底放弃内容供给,抽身做平台,而网民不仅提供内容,还想与企业共享收益。

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功能进化,在云、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加持下,“共享经济”不会满足于对“比特”的共享。

投资了多家共享经济初创公司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说,共享的对象正大踏步走向现实,而共享经济的市场会超过所有虚拟经济。在资本为共享经济定价时,上述思路凸显出意义———目前,全球十大未上市独角兽公司中,四家来自共享经济领域。

连接:从“物”到“人”

今年7月,全球创客空间领军企业Wework首度进军亚太,第一站就到了上海。Wework让创业者共享一间大办公 室,中 国 区 副总顾格格说,Wework70%以上用户是不到15人的公司,1到2人企业甚至占到40%。

有理由把Wework看作“房产共享经济”,但顾格格觉得Wework更重要的是搭建平台,让年轻人能共享创业的想法、机会。正是看中了这些因人而产生、而流动的资源,思科、IBM、汇丰银行等老牌公司近期也从Wework那里租了600个工位,希望激活自己。

梁维弘说,除了物权的分享,共享经济的本质更是人与人的连接。传统的生意,主要是人与商品、信息、服务的连接;但人与人的连接,“颗粒度”比其他连接更细小,参与者因此会更看重“连接体验”,“连接权”的重要性超过了“物权”。

樊会文说,互联网在任何行业,只要有深度应用,都会融入它的共享本性。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中介机构,未来将逐渐受到冲击,医生完全可以上网分享时间,从而让每个人拥有私人医生。同样,教师也可以上网提供辅导,完全不用再去学校上班。

更深的变革将发生在工厂。梁维弘说,传统工业是“中心化”的,但因为资源难以流动,造成了很大浪费。樊会文说,按照共享经济模式,车间与车间、生产者与生产者将是自组织的,订单可以在网上找到设备加工,精准送至用户;甚至产品的设计或资金也将来自众包、众筹。

目前,共享经济在国内已进入十大主流行业,除房屋、汽车、金融外,还包括美食分享、物流众包,自媒体、服务众包等。樊会文说,共享经济绝不只是“业余经济”“零星经济”,它一定会成为主流经济形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它可以创造出巨大的数字红利,提供更精准的供给。

监管:迟到不如早到

如果承认共享经济是大势所趋,那么,其对利益格局、经济形态的颠覆势必不断显现。如何应对才能扬长避短?

樊会文建议,政府部门既要未雨绸缪,在再就业、职业培训等方面做好准备,同时在企业注册、从业人员资质认定等方面,出台鼓励性政策:“长远来看,靠拦是拦不住的。”

此外,由于在共享经济之下,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将居于主导地位,其他诸如工厂、服务机构等都可能沦为终端,因此,各地应把发展共享经济平台放在优先地位。而在这方面,上海有理由做得更好。

当然,不可回避的还有监管问题。正如梁维弘所言,共享经济不仅是市场经济,更是社会经济;它看似很公平,但也创造了新的不公平。由此,共享经济企业,应该始终和政府保持密切沟通。有意思的是,参与本次论坛的多家来自金融、汽车、民宿等领域的共享经济企业,在发言中一致表示“欢迎政府规范”“热情拥抱监管”。途家网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包晓明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说,如果前期缺少规范,累积的风险可能一下子释放,最终给整个行业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行业期待监管,怎么管也是大学问。北京大学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主旨发言中说,对共享经济的管制,现在出现了一些争议;如果要平复争议,监管就必须对经济模式变革、技术发展等作出更明确的回应。

文汇报首席记者 张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讯新闻
未来中国至少300万人成为自由职业者
胡凌 | 共享经济的法律监管问题
分享经济创造消费新模式
魏炜:对于分享经济,不要急于“关门”
“分享经济”的困惑与边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