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被人欺负,“忍”和“打回去”都不对
我同事宝豆妈,前两天带儿子在拳馆练拳,偶遇了原来一个幼儿园的同学。我同事问,你也来带儿子强身健体啊?没想到同学的妈妈,却另有苦衷。


她说他儿子从小就老实,幼儿园经常被小伙伴抢玩具。大人不在身边,为了避免孩子发生正面冲突被人欺负,她一直告诉儿子,别人抢你就玩别的。

即便动起手来,她也跟儿子说,小打小闹也不疼,下回不跟他玩儿就行了。她一直让孩子用隐忍的态度,处理类似的小矛盾,自己也没放心上。

可就在上周,她儿子刚上小学开学没几天,就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事情是这样的:老师说课间休息,孩子在卫生间,跟别的同学发生了矛盾,被同学把胳膊掐紫了。我把他俩叫来问话,结果您儿子还替同学解释,说人不是故意的。孩子被掐的不轻,但还坚持说不是同学的错,把我都气坏了。

这下真让她又急又气,觉得孩子太怂,迫不得已才选择让孩子学拳的,想让孩子下次直接打回去。她儿子也因为这个事,学都不想上了。

聊起这事,我一下很有共鸣。因为芊也是胆小的孩子,在学校也被同学欺负过。那阵儿芊刚转到国际学校,班上有个很欠很爱动手儿的男生,不但给芊起外号,还踩她书包。

但不同的是,芊在遇到被人欺负,面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她不是急着打回去,而是第一时间先去跟这男同学说,他这样做让她很不开心。连续说了2次无效后,她就找信任的老师沟通,通过老师的帮助,冷静应对和妥善处理同学矛盾。

回到家后,芊也及时把事情的原委,如实的告诉了我;我也去跟老师了解男生看她不顺眼的原因,帮她摆脱了遇到的小困境(这是↓芊导师回复的邮件)。



芊之所以能这样做,就是之前遇到被人欺负情况时,她都不会处理,忍了吧有的孩子会追着你“欺负”;有次她打回去了,结果对方“人高马大”,对她展开了更猛烈的攻击。所以两种方法,都无法真正的帮孩子解决问题。

我发现,大人不在身边时,孩子被人眼睁睁的欺负没办法,不见得就是大人误解的怂,或者楞,而是正因为他胆小或冲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自己又不具备解决的能力,都是下意识的反应,并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处理。

所以,那会我也是搜集了很多美国行为心理辅导老师,课堂教孩子处理冲突的解决方法,发现美国人的方法更有效。

这期我就把孩子在学校,面临最常见的被欺负的情况,都整理了出来,给孩子提供了一套具体的应对办法。当他被欺负时,用这些小方法就能淡定面对,比教他“忍”或“打回去”直面冲突更有效。

1、这套《被人欺负怎么办》的主要内容
①这套课程一共5课,每课之间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前4课,教孩子从辨别欺负是什么、欺负的类型、以及面对不同类型的欺负时,需要用到的具体策略有哪些。
第5课,是当孩子被欺负不敢说,大人如何第一时间识别出预警信号,及时对孩子安抚情绪和处理问题。不打不骂引导孩子,把发生的事实说出来。


②课程表上包括课程标题、内容和每课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

每课的游戏和具体目标都非常清晰。一课课的带孩子练下去,再面对被人欺负时,孩子会更有把握的从容应对处理。


课程表看不清的话,戳上图,可以缩放看哈↑。
③游戏汁源里配有说明书,非常简单,用10来分钟就能制作好。
这套《被人欺负怎么办》课程,做成了一个小文件夹。不仅方便收纳,用起来也很好找。


课程中的游戏形式,各有不同,主要是为了孩子玩起来更有兴趣。但都以直线和规则形状为主,剪裁起来省时方便。
游戏是PDF的形式,具体的打印、制作方法,课程里全都有,按照操作提示跟着做很简单。


2、这套被人欺负怎么办》具体内容
第1课:什么是欺负
第1课的目标:是让孩子了解欺负的定义;并通过定义,辨别和区分无意识的碰撞,和故意伤害别人的行为。

所谓欺负,区别于一般玩笑或无意碰撞的是,它通常让别人感到不舒服;是有目的性、故意歧视、或伤害别人的行为,并且不愿意为自己的错误道歉。

学习课程前,通过好懂的小动画代入和预热。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当和别人相处时,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不友好行为,你有权说不,让他马上停下来。


第1课的内容:1本小书和1套分类卡游戏


小书:请管好你的手丨小书告诉孩子,我们的一双手,分别可以用来做好事和做坏事。

比如,当手用来帮人捡东西、和人拉手时,就是正确的行为,我们就给它竖

比如,当手淘气,用来打人、掐人时,就是错误的行为,我们就竖
。当我们想对别人的行为竖
时,对方就是用手欺负人的行为了。
它相当于给孩子提供衡量的欺负判定标准,目的是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欺负人,做到及时识别。


同时,小书还介绍了制止被人欺负的具体做法。比如,让人把手拿开、告诉信任的老师、回家还要跟妈妈说等等。


分类卡:你是/不是故意的丨了解欺负的定义后,配合着10个和人相处时,最常发生的小摩擦案例,把卡片进行分类。目的巩固欺负的概念,区分无意碰撞、和故意欺负人的行为。

分类卡片里的个小案例,全部需要孩子进行对比。比如,上课时亮亮用铅笔扎我后背,是有目的性故意伤害我的行为,就把它放在愤怒的表情口袋里。

而跆拳道课和果果对抗练习,虽然我被打败了,但却是练习中不可避免的肢体对抗;而且课后果果也不会这么对我,所以就放在微笑表情口袋里。
目的是教孩子辨别两者的本质区别,在和别人有肢体接触时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既不会像文章开头说的那个孩子一样,认为别人欺负不是故意的行为;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跑去和老师滥告状。


第2课:识别3种欺负的类型

第2课的目标:区分和归类3种和人相处时,最常见的被欺负事件。包括:言语上、情绪上、肢体上的,为学习运用具体的应对方法打基础。

第2课的内容:1套分类卡游戏



分类卡:他是怎么欺负我的丨这套卡片,全部都提炼出了核心关键词。需要孩子对应具体的案例,把卡片按照发生的原因归类。这样做的目的有2个:
一是教孩子把归因,为下节课使用不同的应对办法做准备;另一个是当孩子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向他人及时求助时,能描述出被欺负的关键信息。

比如,小案例中的小亮用不友善的词语,叫我大笨蛋,是起外号的行为;而小冬当着同学撕毁我的书,让我难堪,是当众羞辱人的行为。
把学校里和人相处最常发生的案例,按照不同的欺负人的事件类型,是为了下节课,教孩子面对不同情况,能够应用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第3课:策略①识别、预防、适度反抗
第3课的目标:识别欺负人的高发地点,当孩子在生活中被人欺负,遇到自己能处理的事件时,应该用到3种具体的应对方法,有效应对。

第3课的内容:1套小海报+1套拼图游戏


海报:这些地方我不一个人去丨首先,小海报里,教孩子识别欺负人的高发地点特征,一般是人少、老师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需要孩子图文配对,目的是加深印象。

比如,楼道尽头、教室后门、卫生间、操场等。这是为了告诉孩子尽量远离,做好预防。


拼图:这样及时预防和适度反抗丨其次,示范了预防被人欺负的具体行动。

比如,不独来独往、离爱动手的人远点儿,避免和他们相处、不招惹他们。这是为了教孩子保护好自己,降低冲突的几率。
一旦和别人发生冲突了,也要控制好情绪,表明自己面对欺负不妥协的立场。比如,我需要冷静,并且不会不被别人的言行,牵着鼻子走。


最后,如果别人用不友善的语言、或行为继续骚扰,这里还教孩子正确的反抗的方式。
比如,告诉对方停下来,并且大声的说出被欺负的事实:比如你干嘛骂我?你干嘛拽我的衣服?等等。


一旦对方还是没有停下来,小卡片还为孩子准备最后的杀手锏:用力推开欺负人的同学,迅速跑去告诉信任的老师。


第4课:策略②建立信任圈,及时求助
第4课的目标:遇到更复杂的被人欺负的情况,孩子不能自己处理时,该如何建立信任圈,以及向别人及时求助5步法,避免伤害和不可预估的危险。

第4课的内容:1套转盘游戏
转盘:自己处理不了找大人丨需要借助他人力量,提前建立好自己的信任圈。比如,课程中给出可信任的人的标准是,每天都能见面的人、有能力保护你的人、校内校外都要有。

这是为了告诉孩子,即便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也不要惧怕胆小、或以硬碰硬。及时向成人求助,通过成人介入处理棘手的矛盾,就能避免发生不可预估的危险。
比如,遇到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及时告诉老师发生的实际情况;回家后第一时间告诉我的家人等等,这些都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


第5课:家长如何识别、引导话术

第5课的目标:当孩子被人欺负不敢说时,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举动、日常用品识别出被欺负的预警信号;引导孩子描述细节、及时安抚孩子。
第5课的内容:1套翻翻书+1套拉拉卡


前4课,我们教孩子学会辨别什么是被人欺负、把不同的欺负类型归类、同时给出了是否能自己处理的一些状况,和具体的应对策略。
最后这课,主要教家长从孩子的日常用品上,通过一些细节线索,识别孩子是否有被欺负的痕迹。这是为了给家长提供及时观察、发现孩子的异常。
翻翻书:识别预警信号丨比如,在孩子异常的行为表现上,是不是总找理由说不想去上学?在日常用品方面,比如,衣服上是否有笔印儿、脚印,或撕扯的痕迹?

拉拉卡:家长引导手册丨如果感觉他的行为发生了变化,怀疑孩子被欺负了,还教家长一些具体的话述,如何引导孩子说出口。

首先,家长帮描述孩子情绪,做为问题的突破口。比如,你看起来不高兴,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呀?
其次,用有技巧的引导话术,帮孩子描述事情经过,鼓励他说出来。比如,有人用你不喜欢的方式骚扰你了吗?他是让你觉得生气了,还是骂你了、打你了?
这是为了教家长用平和的心态、话术,让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把反应度降到最低。因为孩子信任的人情绪起伏大,他反而会更怕而隐瞒事实不敢说。


— The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问题学生”的六大绝招
英语零突破2期E班3月份月总
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多动表现
又谈自控力 ——给家长的第176封信
一个职高家长在家长会上的发言
班主任教育智慧小故事 - 白马宣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