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颅内鞍区病变七例































病理结果:


病例一:1、垂体瘤并出血,鉴别:颅咽管瘤、Rathke囊肿    2、右顶部脑膜瘤

本病人同时有2种肿瘤,转移瘤容易想到,顶部脑膜瘤不做强化,诊断有困难


病例二:垂体瘤囊变,鉴别:1、Rathke囊肿,多位于腺垂体与神经垂体间,2、垂体脓肿,厚壁强化,临床症状


病例三:颅咽管瘤


病例四:脊索瘤,鉴别:1、侵袭性垂体瘤,2、软骨类肿瘤 3、转移瘤


病例五:侵袭性垂体瘤


病例六:垂体瘤,泌乳素型


病例七:颅咽管瘤


垂体大腺瘤: 多发生于成人,临床表现主要为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功能异常。CT:平扫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MRI: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 “雪人征”、“束腰征”  可有坏死、囊变、出血;钙化少见。视交叉受压移位。


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起源于牙釉上皮或鳞状上皮的良性肿瘤。1973年提出的两种基本组织学类型:成釉质细胞型、鳞状乳头型,也有混合型,颅咽管瘤起源于颅咽管的胚胎残余,故肿瘤常位于鞍上并同时涉及鞍内 ,鳞状乳头型多见于成人,位于鞍上。

颅咽管瘤以实性或囊实混合成分为多,实性部分在T1WI以低信号或等信号为主,在T2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囊性成分在T1WI上以低信号为主,少数表现为高信号,T2WI则以高信号为主.CT常见颅咽管瘤伴蛋壳样或斑块钙化

各型颅咽管瘤行增强后扫描,其强化形式主要以结节样或囊壁环状强化为主


脊索瘤:脊索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呈缓慢的侵袭性生长, 可以发生在颅底斜坡、鞍区,也可发生在脊椎骶尾部。

索瘤可以发生 在任何年龄,但大部分肿 瘤发生在40岁左右

CT图像上脊索瘤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密度肿块影, CT检查,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病灶内可见散在钙化影或残存的骨质

在MRI图像上,脊索瘤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异常信号软组织影,边界大部分清楚, 肿块往往较大,可推压周围组织,但与其分界尚清, 肿瘤信号不均匀,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低、高、更高信号,更高信号为囊变区。肿瘤信号不均匀的原因有瘤内钙化、出血、囊变或骨质破坏不完全所致。发生在斜坡区表现斜坡不同程度的高信号消失, 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强化不均匀。典型呈“融冰征”


侵袭性垂体瘤(多为无功能性泌乳素性):

根据细胞学特征和非转移性,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某些肿瘤生长方式却存在非良性肿瘤的生长特征而具有侵袭性,可以向邻近组织浸润生长。而侵袭性是预测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意味着肿瘤残存的机率增加,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谢临沂市人民医院 郑学军 老师提供病例并主持读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鞍区实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影像银行 】颅内脊索瘤:病理、临床及影像
蝶窦异位侵袭性垂体腺瘤一例
【读片时间】第0902期:鞍内脊索瘤
【读片时间】第0505期:蝶窦颅咽管瘤
这个部位的表皮样囊肿,你见过吗?——罕见病例分享:骶前表皮样囊肿2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