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粉丝留存为何百般难?因为你不懂设计'放弃成本'


上周老吴向大家介绍了“三被”理论分析法,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解读了粉丝对于一个公众号不同层次的需求。本周,老吴对“三被”理论做一个延伸,通过“XY轴”理论和“放弃成本”理论,向大家介绍如何提高用户对公众号的黏性。



首先,老吴来简单介绍一下两套新理论:

“XY轴”理论分析法:这个是“三被”理论的一个延伸。X轴代表从用户需求出发的产品和服务,Y轴代表用户在各种触点的连接时长。优秀的营销首先是建立在好产品的基础上,再通过多种触点,提升用户连接的有效时长来达到。

“放弃成本”理论分析法:老吴认为,在今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只有加大用户的放弃成本,才可能真正持续赢得用户。因为只有失去,才知道珍贵。只有让用户觉得失去的成本太大了,才可能更好地留住用户,而不是一味地对用户好。


围绕这两套分析方法,我们一起看看浦发如何做运营。

相比过往几天才用一次信用卡,发现自己现在几乎每天想起浦发信用卡至少13次。高频的惦记,除了因为各种好玩,其实最关键的因素是触点的多元化,以及每个触点所涉及的有效连接时长。惦记源于接触,无接触,不惦记。那么,浦发究竟制造了多少个用户触点,每个触点又分别消耗了多少时长?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01

积分账户运营相关的触点

积分早就不稀奇,但怎么样能把积分玩转,一直是个难题。关于积分运营,其实有如下几个核心问题:

1

积分价值

积分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所能兑换的礼品,因此最好是消费相对高频的礼品。

根据以往经验,在其他银行兑换积分很纠结:奖品本身是低频消费的,比如电饭煲,真正被用于兑换的场景和几率其实很低,特别是经常比价后会发现这种兑换很不划算。于是干脆就不兑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银行信用卡积分一存就是几年。没有活跃度的兑换,又怎么可能真正让用户惦记?看看某银行的商城,确实难以唤起兑换的欲望。

相比之下,浦发信用卡的积分兑换就高明很多:话费、加油卡、各种线下消费券都是应用比较高频的礼品,这就很有效地刺激了用户的兑换积极性。以我个人的兑换行为而言,过往的奥运会(四年一次),或者春节联欢晚会(一年一次),居然变成了月度例会(一月一次)。频次大幅提升,让用户总是惦记,这也有效地刺激了消费。

2

积分获取/消耗方式的多样化

积分本身一点都不新鲜,几乎所有商家都在搞,但让你真正在乎的又有哪些?研究发现,用户不在乎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很多积分本身过于流于形式(人有我有即可),而特色不足,这就导致积分的有趣好玩度太低,玩不转,自然用户对积分也不够在乎。

而究竟怎么玩转积分?套用我的'XY轴'理论,一个是我们要做出满足用户对积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另一个也很重要,是我们的'触点及连接时长'。从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看看浦发怎么玩。

A. 从获取的触点来看:

线下消费1元=1.5分。(这基本属于人有我有)

每天签到获积分。(这也属于基本套路。但在银行里已经算不错)

每次消费红包得积分,既可以每次开启,也可以存下来一次开启。(这个比较特别)

使用支付宝等快捷方式消费获得额外红包,也有积分。(这个非常给力)

消费红包可转发,群里抢红包又可得积分。

B. 再从消耗的触点来看:

积分常规兑换。这属于人有我有,因此奖品的选择就很关键了。

积分抽奖。(这个不错,带点赌博性质,如果奖品够吸引人,对消耗帮助很大,很多同事赌瘾上来后输掉很多积分)

1积分兑。(抛出有吸引力的奖品,抢资格,然后兑换。制造紧张感以及哄抢效应)

积分竞猜。(抛出一个竞猜话题,通过积分来猜,类博彩性质)

积分公益。(虽然这部分受众不多,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积分保障。通过积分兑换保险。(虽然不算太高频,但如果能够通过积分换取适合的保险,也还是有一定兴趣的)

从以上这些玩法,我们看到浦发通过制造和增加触点,获得了更多和用户连接的机会;而在连接中进行主打产品的植入无疑是最高效的方式,因为用户最关心的事情当然是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比如下面这个“交易提醒”模板消息,就植入了万用随借金这个产品,显得纯图文推送自然很多,而且阅读和打开率一定比纯图文更高。

而再仔细研究一下,每个触点的连接时长,发现触点在设计上都体现了对连接时长的带动。比如签到,并不是简单的签到,而是带抽奖模式的签到,抽奖前还需要3秒倒计时。又比如消费红包,需要点击模板消息的链接,进入后点击红包,才能获取奖励。然后该奖励还可以转发到群和朋友圈,又进一步提升了连接时长。

02

流量银行账户运营相关的触点

浦发应该是在行业里创新地提出了“流量银行”的概念。对于流量银行,我的思考如下:

人性的弱点之一'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在今天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如何做到让用户不舍得轻易放弃我们?观察下市场上很多商家的做法。


1

充值送

对于高频类业务,充值的确是捆绑用户的好方式。原因很简单,往往付出越多的人,才越会在乎你。一味地对用户付出,并不见得能获得用户的真心。比如我在山东老家,每次消费都留了点尾巴,因此,我总舍不得放弃。

2

建立个人账户,体现存取概念

这一点在银行体现得最为明显。一旦在某银行做了储蓄,特别是买了中长期理财或长期存款后,基本上就已经比较牢固地被绑定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投入越多,连接越多,轻易放弃的几率也就越小。好比两性关系,为什么孩子越多的夫妻越难离婚,反之男女朋友分手倒相对容易。核心本质还是投入、付出和连接太多,要放弃的成本太高。从这个逻辑出发,想办法提升放弃成本,就是关键。

从这两个角度分析,浦发信用卡实质上是帮助用户至少建立了两个私人账户,一个是积分账户,一个是流量账户。好比浦发和你一起生了两个孩子,这一下子提升了你的放弃成本。仔细看看规则,这个流量银行首先只限浦发卡用户,另外,如果卡放弃了,这些流量全部无法使用。一想想,是不是这个账户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你的放弃成本。

延伸思考一下,中国移动的玩法也颇有相似之处。每到年末,存600送400和包电子券,然后存的话费只能每月返还,琢磨一下,看起来光鲜的福利,背后本质上是提升你的放弃成本。因为,每个人都有笔帐,如果我放弃了,之前的投入可能就打水漂了。但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非常多的商家,用户说放弃就放弃,因为选择的确太多,而放弃成本太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浦发在流量银行的玩法里,还用到了“量化目标驱动法”,比如下面这个活动,要求一次打开20个红包,可以送流量,非常明确的目标和激励。这时候人下意识地会想,自己还缺几个红包,一旦发现差距不大,会迫不及待地想赶紧再刷几笔消费,凑够这个资格。人往往都是如此,在合理的目标设置和有吸引力的激励下,特别是预期非常明确(比如这个1G流量送,某天某点)的时候,人内心的驱动力就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

3

 '流量包福袋'建立新触点

通过送多少返多少,增加用户触点,鼓励用户分享流量,实现活跃以及更多的自传播。

03

用户运营相关的触点


1

用户特权

浦发信用卡的特权也是我应用非常多的地方。为什么会有特权,为什么用户需要特权?实际上得从人的内心说起,'等级和特权观'自封建社会起就有,为什么想为官?因为当官可以得到普通百姓无法获得的权益。所以,尽管我们一方面痛恨这种等级差异,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很渴望这种差异。

所以,在用户运营里,引入等级和特权是一定需要的,且要有差异。但一定要注意,获得差异和个性化特权,必须得付出。要么是通过消费获得,要么是通过购买获得。比如浦发的'5倍积分特权'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每个月3元买个特权,付出后你就一定会惦记这个权益,就会更有动力消费(因为你一定想赚回来)。

2

用户PK机制

把业绩排名引入消费类比。

3

用户分销制

比如'浦发合伙人'计划,鼓励用户发展用户,并给足激励,也是非常好的触点。

4

调查问卷送福

很老套的方式,却也是很好的用户触点。填写问卷能有效控制连接时长,有助于企业了解用户,同时也有助于用户了解企业。

简而言之,用户运营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跟用户加强互动,从而建立更多触点。


04

社群运营所带来的触点

红包,流量包,晒单等方式都是极好的群话题,从而带来新的触点。

05

渠道运营、商城运营所带来的触点

除了渠道曝光,业务融合以及相互绑定都是非常棒的连接方式。商城运营也是有效地增加触点和提升连接时长的好方式。

简而言之,浦发在运营中,引入了多个触点,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连接时长。同时引入各种机制,提升用户的放弃成本,增加用户对其产品乃至公众号的黏性。

通过两种分析方法,我们看到了浦发在运营上的水准和用心,特别值得企业参考和学习。



本文为趣米网络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运营干货,尽在趣米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互联网达人眼中的浦发信用卡
『场景小程序』品牌零售生意助手,『会员体系』沉淀企业自有流量池。
促销的尽头只剩羊毛党?你错过了这个引流机会!
用户拉新 会员唤醒 转化率提升300%?一起聊聊会员营销
干货|电商如何精细化运营?
面朝超级用户,才能春暖花开 | 诸葛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