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之精,汇于目!用千年经方,治好严重弱视,这才是中医的味道|卫气|桂枝|营卫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跟我讲,文老师,你用文字,把中医的道理,描绘得出神入化,真了不起。

我想说,这绝不是我了不起,而是因为中医本身,太了不起。

中医这门学问,你越是深入其中,越能感受到它的瑰丽和神奇。

我给你说个真实的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才20岁。

这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得了眼病,眼睛红肿疼痛。


怎么办?先投西医治疗。

经过一番折腾,患者红肿疼痛感确实消失了,但是却逐渐出现弱视,视力越来越差,到最后几乎就失明了。

但是,你别看视力不咋地,患者双目的外观,却很好。看上去,根本没有任何异常,身体也没有其他不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家人绝不会放弃希望。于是,他们四处奔波,最终带患者找到了当时的中医临床家,巴蜀杏林泰斗彭履祥老师。

彭师接待这个患者以后,反复查看他之前用过的方药。他发现,大家几乎用的都是清热泻火剂。

这一点,倒是没啥意外的。因为中医有一句话,叫做“目为火户”。也就是说,眼睛上的病,很多时候,都是上火所致。治眼,必须要去火。

但问题是,现在人家的眼睛经过治疗,不红不肿了,可是视力却在下降,似乎越是去火,视力就越不好。反倒是当初红肿的时候,他还能看见东西。

这是不是说明,治疗方向出现了错误呢?

想到这里,彭师果断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8克,甘草9克。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患者应用3剂以后,忽然发现自己能模糊地看见东西了。尽管视野不算太清晰,但能看见轮廓。等六剂服用完,患者发现视物清晰,心中十分愉快。接下来,再服6剂,以资巩固。

等半个月以后,患者来复诊,发现他已经可以看书读报了。一年后再随访,病情未曾复发。

这是彭履祥老前辈的一张真实验案,在业界是很有名气的。

这里头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彭师最初的考虑,是非常正确的。

你想啊,患者最初眼红眼肿的时候,能看见。后来经过清热去火的疗法,他眼睛不再红肿了,却反倒看不见了。

这说明什么?是不是清热去火之剂,在消肿的同时,产生了负面影响?

什么负面影响呢?简而言之,就是寒凉之剂伤了脾胃,使得脾胃无法运化生成气血。眼睛部位的营卫之气不足,导致严重弱视。

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这个营卫之气。卫气,不仅仅分布于肌表,用于抵御外邪。它还负责温煦全身脏腑器官。我们的眼睛,要想正常发挥功能,离不开卫气的温煦。同样,阴气,行于脉内,是阴血的组成部分。营气要是不足,我们的血液就不足,身体所有器官都会失养。

而无论营气还是卫气,它们都出自脾胃。所以,当脾胃为寒凉之剂所伤的时候,营卫化生不足,患者的眼睛就会弱视、失明。

既然如此,彭师要做的,就是一改从前用清热去火之剂的做法,转为升发调和营卫之气,用最直接的办法来恢复眼部气血供应,从而恢复视力。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了彭师用了非常简单的方子,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8克,甘草9克。


桂枝汤,我早就说过很多次了,它源于《伤寒论》,是解表剂,能调和营卫。其中的桂枝,振奋阳卫之气。白芍,养营阴之气。生姜和大枣,固护脾胃,振奋营卫二气的生化之源。甘草一味,配合桂枝,可以辛甘化阳,配合白芍,可以酸甘化阴。

总而言之,彭师用桂枝汤,升发营卫之气,固护脾胃之基,驱散中焦阴寒,用最直接的办法,恢复眼部的气血供应。这就难怪会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了。

我把这个过程写一写,无非是想表达一个意思——脾胃之精,汇于双目。

中医讲,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我看啊,这里面最关键,就是肾精和脾精。尤其是脾,作为后天之本,它对于双目的濡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脾胃强健,气血旺盛,他的双目就是水灵的,有神,视力好。如果脾胃虚弱,视力就差,眼睛看上去就无光无神。尤其是一些小孩子,他们的视力不好,归根结底,可以看到脾胃虚弱的影子。所以中医在治疗小儿近视的时候,常常以健脾论治。这是一个规律。

总而言之吧,脾气好,我们的眼睛才会好。与其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如说眼睛是脾胃的风向标。保护眼睛,就从呵护脾胃做起。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好,命就好;脾虚,命就虚!千年古方如何养脾救命?
怪病:饭后眼花失明,脾虚!一张方子,养脾明目,
UC头条:中医泰斗治“容易感冒”的经典医案! 爱感冒, 就是脾虚
​一张治新婚房劳的医案!先调阴阳,后健脾胃,步步为营,请欣赏
医圣的一张“补脾”方,流传千年!专补脾虚,男女皆宜,可以收藏
出汗太多,看中医怎么“收回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