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几种食物,千万别用塑料袋装了!快告诉家人!

原标题:这几种食物,千万别用塑料袋装了!快告诉家人!

来源:健康时报


你早餐通常吃什么?油条?豆腐脑?鸡蛋灌饼?小笼包?当早餐摊老板利索地做好美食,拿起一个塑料袋一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搞定!

等等——小心塑料袋!尤其是油条、鸡蛋灌饼、熟肉类等有油脂的食物,可不能用塑料袋装!因为:


塑料袋 + 高温 + 油脂 = 有毒!

油脂性的、温度高的食物,接触到塑料包装后,塑化剂从塑料中迁移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食物,进入人体。



塑化剂能诱发多种疾病!

1、肝癌 如果长期大量摄取塑化剂,有可能导致肝癌。有些人在使用塑化剂后吸收得少、排泄得多、耐受性强;而有些人则更容易遭受塑化剂的慢性伤害。 2、不育 研究发现,塑化剂进入男性体内会抑制睾固酮分泌,造成睾丸功能低下,影响生育功能,甚至导致不育。 3、性早熟 由于幼儿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塑化剂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比对成人的危害更大。塑化剂对女童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性早熟。如果女孩不到8岁就出现乳房、腋毛等性发育症状,需及时看医生。其中,乳房发育是早期较为明显的症状,家长比较好察觉。 4、损害生殖器 塑化剂对男童的主要影响是男性性功能发育障碍,如外生殖器畸形、尿道下裂、睾丸小、阴茎短小、发育迟缓等。 5、伤害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据报道,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伤害人类基因,长期摄入对心血管的危害风险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远离塑化剂,这么做!

1 不用塑料袋装熟食 用塑料袋包装熟食、点心等直接食用的食物时,最好不要用塑料袋,尤其是有颜色的,因为这种塑料袋不少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重新加工而成,不能直接装食品。 2 不用塑料袋保鲜果蔬 冰箱里的冷藏、冷冻食品应使用保鲜膜,而不要用普通的塑料袋代替。保鲜膜的特殊工艺和原料具备良好的透气和保险性能,普通塑料袋达不到保鲜的目的。 3 塑料袋不放微波炉加热 普通塑料袋、食品袋、保鲜膜尽量都不要用作微波炉加热,否则其中的塑化剂在加热过程中很容易挥发出来。要选用标有“微波炉专用”的容器。 4 少涂指甲油 指甲油中含有塑化剂,刚涂上指甲油后不要用手拿东西吃,尤其不能拿油条、油饼等食品。因为指甲油是脂溶性的,有毒物质易溶解于含油的食品中。 5 包书最好用纸质书皮 书籍建议使用相对健康环保的牛皮纸作书皮。塑料书皮虽然漂亮,但可能含塑化剂,长期接触不利于健康。 6 少用塑料杯喝水 用塑料杯装热水、开水的时候,有毒的化学物质就很容易溶解到水中。 7 慎选有烫画的童装 烫画中含有的塑化剂,会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严重的会导致咳嗽、喉痛、晕眩等。  8 不用塑料瓶装油 选用玻璃、铁制、陶瓷等器皿,装盛食用油。 9 少用塑料容器长期存放食品 选择食品容器时,以不锈钢、玻璃、陶瓷容器等为主。避免食物与塑料容器长时间接触或是浸泡,以降低塑化剂溶出的机会。 10 不要选购不明来历玩具 别一味图便宜,购买来历不明(如路边摊、网站)的塑料玩具。特别是当宝宝处于喜欢咬玩具的阶段,更是要对玩具严格把关。孩子玩具总体要求原则是:无味、不掉色、颜色不浑浊。 11 喝茶有助排出塑化剂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多喝茶不仅可以抗氧化,而且可以帮助肝、肾脏排毒,增强塑化剂的排出。 12 多喝水帮助排出塑化剂 对于小量的塑化剂,人体的内脏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通过代谢系统,自行排出体外。但因为人体需要通过肝脏解毒,所以,如果长期地小量摄取,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最后提醒:持续不断地小剂量接触塑化剂,比一次性大剂量地接触,造成的危害更大,快告诉更多朋友看到!


河南卫视微信平台商务合作:0371-55529995

监制丨张毅   主管丨龙涛   主编丨李洁敏  编辑丨安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几类熟食千万别用塑料袋装了,多种病都跟它有关系!
这些食物千万别用塑料袋装!有毒!
这种东西有毒,能致癌、致畸!绵阳人可能每天都在用!
如何远离塑化剂:使用前看编号 生活习惯很重要
保鲜膜包油脂食物,不加热也毒
《文摘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