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城雨巷VS雨打芭蕉——江南岭南哪方女子更娇媚


《小城雨巷》充分运用了舞蹈的特性和现代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一个优美的情境。它看似表现的不是当下的时尚生活,没有多少大开大阖、跌宕起伏,没有多少高难度技巧的展示,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宏大场景等等,但它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一再地回味,在不经意中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必须找到一条走进人类情感深处的通道,用诗性之手触摸和弹奏人们的心灵之弦;必须重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开掘,让当代艺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必须学会讲述,不是那种矫情的讲述。当我们放弃了功利和被世俗化了的表达方式,依据于生命的本体站在天空和大地的立场上发言的时候,那一定是动人心魄的天籁之音。

《小城雨巷》的成功反映出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对美好江南的诗性表达。小城雨巷缓缓展开的美轮美奂的画卷使我们读到了一种久违的诗情。看了舞蹈《小城雨巷》之后,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诗歌名篇《雨巷》。但舞蹈《小城雨巷》并非是诗歌《雨巷》的再现和描摹。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戴望舒式的彷徨犹豫的小我情调,却又保留和深化了那些人性化的、具有诗性特征的情绪元素,轻柔、淡雅、婉转、舒缓、空濛、湿润、清丽而又纯净。加上音乐和表演一唱三叹式的铺陈,娓娓道来,在诗歌的意象里放大和强化了一种韵味和氛围。从某种角度说,舞蹈《小城雨巷》借助了诗歌《雨巷》的情绪通道,展现了一个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诗性世界。


雨打芭蕉,东一点西一点点点愁人

蛙鸣秋池,高一声低一声声声入韵

芭蕉和雨本来就是一个自然现象

被舞者用舞姿渲染以后,就变成一种愁绪

手持雨伞脚踩木屐,岭南雨巷中欢乐戏雨

用舞蹈解读音乐,歌颂民族文化精神

这个舞蹈,以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为创意题材,十七个柔美如酥的女子撑着绢伞,袅袅婷婷舞动着,时而碎步,时而折腰,时而舞伞,时而曲环,雨滴洒在芭蕉,风情浸在身脉,即柔婉又绵长,即衬托了喜雨的欢欣,又有丝丝怀念,离情等情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女子舞蹈:雨打芭蕉
别样岭南美,《雨打芭蕉》演出古典韵味
朗诵 | 雨打芭蕉思念深
雨打芭蕉,可婉约,可壮阔
2016年7月12日一日一诗 虞锦贵:《江南雨》(读诗版)
这就是中国舞蹈的精彩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