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成为专家问答:没时间学习,身边也没有牛逼的人!

提问人的名字已经隐去,涉及到隐私的内容也已经去掉。

提问1:

我是工程造价员,在项目部做成本合同造价工作,每天都上班晚上还加班,没有时间来学习新知识,身边也没有牛逼的人来指导,网上资料一大推,无法筛选好的适合我的资料,再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成为工程造价领域的专家呢?

田志刚的回答:

世界上没有“没有时间”这回事,只不过你觉得这些事情不重要。没时间学习的背后就是这个:你没觉得学习这事情有多重要而已。

至于别人的指导和NB的人,不知道你指的身边是哪里: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还是?我不太相信没有水平比你高的人,只不过是你怎么去发现。除了这些,你还有互联网,上面有许多论坛,有许多QQ群、微信群,一定有许多做工程造价的牛人,不可能没有人指导。

你需要问的问题是,人家凭什么愿意指导你,你如何吸引人来指导你?

至于筛选合适的资料,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你是新手,不如找几本最基础的书多看几遍,再结合上相关的案例、练习题目去研究。还有就是结合你的工作本身,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掉,然后不仅仅是知其然也要去探究其所以然,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你就知道该看什么资料和书了。

提问2:

田老师,您好!之前读过您的书,觉得很受启发。

我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从事软件行业十年了,目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做软件需求分析工作,因为不是太喜欢写代码(写代码是软件行业核心岗),所以一直做的是软件周边岗位,像网络管理,实施,运维,测试,需求分析,项目经理岗位都做过,但觉得都没成为专家,明年计划转到互联网行业做产品经理(最终理想是创业,成为企业家),为此也做了些准备,读了10多本产品方面的书,花钱报了线上产品培训班,但总不甘心自己再从产品初级岗位做起,30多岁了,岁月不饶人了,因此我的问题是:

1、如何花较少的时间成为产品方面专家?2、如何在成为专家的同时,储备一些创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个人认为要成为企业家,什么都得懂点),盼老师回复,谢谢!

田志刚的回答:

相比于写代码,产品经理是更需要综合能力的岗位,核心在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这个仅仅靠看书和听课是搞不定的,你需要持续不断的去做产品,体会这个过程,改变自己的固有认知。在去做的过程中,在有需求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再去读很多书,听许多课才有用,如果根本不知道这个岗位具体是做什么、如何做,这样的学习一般很难高效。

另一个,从产品经理的初级岗位做起并没什么不好,关键是你进步的速度是不是足够快。要进步就是《如何成为专家》里面的3块:知识、实践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这里每一块都需要All in。

能够做出一个市场需求的产品,有人愿意为这个产品买单,其实就已经是创业了。并且,创业也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做,很多出去开个公司的人也主要是做产品而已。

提问3:

我自己创业两次,一次广告公司,随着业务结束而中止,第二次是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失败结束,目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完成了第三次创业,对于创业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管理,我有些不少想法,以前都是杂乱的不成体系,碰到别人反驳我会不自信自己知识和判断是否正确,最近几个月开始整理知识点,并全部写下来,并为这些观点找了一些理论依据和案例。目前我的问题是仍然不够自信,这些观点究竟对么?能让人信服我能解决这些问题么?

田志刚的回答:

在《亮剑》里面有一个情节:军校里面请了原国民党的将领授课,但这个将领却是李云龙他们当年的俘虏,所以大家都有点鄙视这样的老师。但后来的后来,这些打出来的将领们还是明白了:打仗本身是一个技术活,系统的知识是必要的,受过科班训练的这位俘虏虽然败了但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老师。

我是想说,你创业失败但去总结提炼相关经验理论化没必要不自信。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总结不能仅仅是个人的感触,在个人感触总结出来后需要去跟经典的理论和方法、案例去验证,要保证你的内容是有普遍性的,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有更大的价值。

互联网上有不少内容完全是个人的感触,如果是抒发个人情绪没有问题,但要将这些教给别人则会有误人子弟之嫌。

提问4:

田老师,关于如何成为专家,有事请教。"专家必须在某个领域有杰出的成绩吗?"或者说,"如何区别专才和通才,通才算不算专家。"谢谢!

田志刚的回答:

我理解你的意思,有不少岗位是需要通过组织、协调其他人去完成任务和项目,而不是他自己要具体的去做某个事情,这不就是领导力吗?

马云说我完全不懂技术,也很少上淘宝,估计也没在上面买过东西,但这不耽误他张罗起阿里巴巴淘宝。这种能够激励、组织、协调他人去完成任务和项目、提出方向和远景的能力其实也是“某个领域”之一,这当然也算专家。从某些方面讲,这样的专家与那些需要独自钻研一个领域的专家特质要求不同,而这一类更加困难、不确定性更高。CEO、政治家、指挥家都是这一类。

那里有什么通才啊,只不过是有的岗位要求的是掌握纵向上的深度,而有的岗位需要掌握的是横向上的广度而已。

还有一个模型,领导者的3种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我之前文章里面有提到过,有兴趣你可以详细看看。

提问5:

田老师,我想问下:框架,模式和方法论的区别与联系?

田志刚的回答:

我的理解框架和模式属于一类,方法论是一个概括的词,属于另一类。认识论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解决如何做的问题,里面包括流程步骤、工具模型框架等等。

框架指分析和解决某类问题时的主要结构,而模式则是在主要结构下实现的方式。举一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框架类似于建房子的梁和柱,有了这个房子基本结构就起来了;模式则是梁和柱之间如何填充,是用草、土、水泥还是砖头等等。

提问6: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企业知识管理专业的研一学生,请问在我23岁的年纪,应该怎样更好的去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专家呢?谢谢,麻烦您了

田志刚的回答:

成为专家大致要这么几步:探索期、新手期、胜任期、高手期、专家期。23岁还在读书的同学还处于探索前期,因为很多人毕业后并没有去做他们的专业和领域的工作,你现在还很难确定未来去做什么,还有大把青春去尝试、试错,所以这个时候谈如何成为专家尚早。

但这个过程中可以积累力量,学会方法,养成习惯:真正做到会学习而不是会考试、真正去探索解决一些问题哪怕这些问题初级和简单(因为复杂问题最后也能拆成简单的问题)、锻炼自己思维能力形成自己初步的科学、符合逻辑的思维方法等等。

如果有了这些,将来无论做什么都可能成为专家:只要你真的想去做,并且下足够的功夫、而且要有好的实践机会!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

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2017年上半年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玫:知识海洋的心灵之灯
田志刚 : 田志刚: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田志刚谈个人知识管理
田志刚:谁是知识工作者
成为一个行业专家的方法论
大鹏展翅,大展宏图,大鹏一去十万八千里,画作者:田志刚老师[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