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月9号-石家庄)肌筋膜链、激痛点、运动医学与表面活体解剖定位与诊断、功能解剖、临床局部解剖六大课...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门诊疼痛病人中,有93%的病人与肌筋膜炎有关,有75%的病人的唯一病因便是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即骨骼肌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其基本病理是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它是机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如图胸锁乳突肌筋膜炎常被误诊为头痛,甚至误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甚至脑神经病变等。

 

骨骼肌占了大约50%人体的重量,全身大约400块骨骼肌,肌筋膜炎引起的最主要症状便是疼痛。可见,肌筋膜炎疼痛综合症是绝大多数疼痛的病因。它又被称作肌纤维质炎,是慢性肌肉疼痛疼痛的最主要原因。

第8期特色疼痛技术培训班

 肌筋膜链、激痛点、运动医学与表面活体解剖定位与诊断、功能解剖、临床局部解剖六大课题

2017年9月8日·白求恩医学培训学校


疼痛患者日益增多,疼痛类型转变,已经达到人人有痛。

全球最先进的疼痛技术--肌筋膜链与激痛点临床教学课程正式开课。

经过近八十年的研究实践,西方国家疼痛学者认为肌筋膜是一切疼痛的根源,且疼痛的主要原因是激痛点(trigger point,TrPs)所致,因此在治疗疼痛类疾病方面,针刺部位多依据TrPs而定。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西方针刺疗法,由于其主要刺激部位是TrPs,所以又称为激痛点针刺疗法(trigger point acupuncture)或干针疗法(dry needling)。这种新的针刺疗法由于疗效显著,并有现代医学理论的支撑,在欧美国家迅速得到推广,近些年又由于筋膜链理论的提出,更将筋膜类疼痛的诊疗推向了一个高峰。引进到国内之后,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追捧,实践结果也证明了其疗效显著,弥补了以往各类疼痛理论的缺陷,被称为今后疼痛学发展的方向。

激痛点针刺疗法的具体方法--运用各种微型针具(直径0.2-1.0mm),直接作用于激痛点(病灶点),以点刺、松解等方法施术,解除肌筋膜等软组织的痉挛、挛缩或粘连,恢复力平衡状态,恢复人体肌筋膜链的正常力线,彻底解除病因病灶,且痛苦小、疗程短、疗效好、不易复发,而且不用任何药物。

本班是在以往《激痛点疗法》基础上的升级班,激痛点的概念是分散的,只有放在筋膜链的分布规律中才能真正掌握激痛点的规律,并且很多时候仅运用筋膜链理论即可以进行评估与治疗,犹如中医穴位与经络的关系,使医者能从整体观的高度进行诊断与治疗,为“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等传统方法提供了可见的证据支持。所以,本班主要内容就是讲授这种国际最新的肌筋膜链与激痛点针刺疗法,并紧密结合运动医学与功能解剖理论与实践,使学员能够清晰掌握功能解剖的基础上,明确疼痛发病的原因,准确诊断与定位病灶,从而达到立竿见影地彻底解除疼痛症状。

【课程安排】2017年99日—13日(8日全天报到)

【专家简介】

边疆教授  石家庄白求恩医学培训学院院长兼解剖教研室主任、附属白求恩医院疼痛科主任、北京骨关节病医学研究院全国培训专家。从事人体解剖学、中医疼痛学教学与疼痛科临床治疗20余年。擅长传统疼痛治疗及全球最新技术--肌筋膜激痛点针松疗法。主编了出版社出版的正常人体解剖学材料和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南;参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正常人体解剖学与胚胎学等六部作品。从2006年来先后六次被白求恩医院评为白求恩式优秀大夫;2010年获河北省科技论文二等奖。

专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颈椎病、颈源性疾病(颈源性高血压、颈源性抑郁症、颈源性不育症、颈源性胃肠功能紊乱等)、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腱鞘炎、腱鞘囊肿、脊神经后支卡压、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症、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足跟痛、鸡眼、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打呼噜等疼痛疾病。

【授课内容】

第一部分:肌筋膜链

第二部分:十讲国际激痛点针松疗法,巧用肌筋膜疗法突破四大难题!

01讲授激痛点的定义、生理、病理及进展与治疗效果。

02讲授与头颈部疼痛有关的解剖结构,讲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颈椎病、颈源性疾病(颈源性高血压、颈源性抑郁症、颈源性不育症、颈源性胃肠功能紊乱等)及临床现场实践。

03讲授肩部以及上肢疼痛有关的解剖结构,讲解肩周炎、网球肘及临床现场实践。

04讲授与肘关节及手指疼痛有关的解剖结构,讲解腕管综合症、腱鞘炎、腱鞘囊肿及临床现场实践。

05讲授与躯干上(前)部疼痛有关的解剖结构,讲解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腹部四肌炎及脊神经后支卡压及临床现场实践。

06讲授与躯干下(后)部疼痛有关的解剖结构,讲解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症及临床现场实践。

07讲授臀部、大腿和膝关节疼痛有关的解剖结构,讲解阔筋膜炎、大腿内侧肌群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临床现场实践。

08讲授小腿、踝关节和脚疼痛有关的解剖结构,讲解小腿痛、足跟痛、脚背痛及临床现场实践。

09讲授巧用激痛点肌筋膜原理突破世界四大难题,讲解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打呼噜及临床现场实践。

10讲授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腕管综合症)、狭窄性腱鞘炎及临床现场实践。

第三部分:讲实体功能解剖与运动医学

第四部分: 表面活体解剖定位与诊断

第五部分: 功能解剖

第六部分: 临床局部解剖

【专家心得】

颈肩腰腿痛,病根激痛点,行医二十载,努力到白头,恩师点明精,恩情深似海,医学重实践,疗效结硕果。针灸微创术,不治变可治,难治变速效,手术变微创,复杂变简单,针感酸胀痛,坚持数秒钟,彻底松筋结,神经与血管,卡压刺激除,经通气血行,立竿见影效。疗程一至三,术后配拉筋,筋柔血自流,健康到百年。

【报名事项】

学习时间:2017年99-13日(8日全天报到)

学习地点:石家庄白求恩医学培训学校

培训费用:6500元(食宿费用自理)

注意: 本培训班采用临床实践与教学解剖方式,学员需提前报名汇款预定席位!

     报名预订款500元,91日前报名优惠500元。

【联系方式】

刘老师

话:15824962475(同号微信)


【激痛点简介】

激痛点是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point,MTrPs)的简称,也称为触发点或扳机点。它是在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相关区域疼痛的特定位置,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绷紧的肌纤维痉挛带和条索样的疼痛结节,触压时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伴有远隔部位的牵涉痛。它的产生常与肌筋膜性疼痛、内脏性疼痛及神经根性疼痛有关,其中与肌筋膜性疼痛的关系最为密切。现已知全身147块肌肉中有255个TrPs,针刺或持续压迫(10s)常可引起该肌肉相关区域的牵涉痛,此处亦可触及小结节。

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肌肉功能失调,继之生理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紧张,并出现感觉痛区。按压或针刺激痛点可引起不同形式的感应痛点,激痛点可诱发植物神经症状,如血管收缩、局部肿胀、头痛、头晕、耳呜等。触发点除了引发疼痛及放散痛外,并会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肌肉短缩,缩短了的肌肉又会拉紧不同结构组织,所以肌肉短缩是引起肌筋膜痛的关键,亦是引致其它软组织及关节痛症的主要原因。肌肉短缩使附着肌肉的其它结构受到机械性的张力,增加肌腱的损伤,如肌腱炎、腱鞘炎;如果腱内有籽骨,则会引致软骨磨损和疼痛;若脊椎旁的肌肉缩短,则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脱出。肌肉短缩可引起肌肉排列的改变和关节活动异常,从而又可引起关节疼痛及退行性变化;肌肉对神经的压迫可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所以有学者认为,肌筋膜疼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习惯上根据“感觉疼痛位置”来定名,例如“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等等,但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肌肉短缩所致。

【筋膜链简介】

肌筋膜链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物理治疗大师,罗夫治疗学派的创始人-Ida Rolf提出,由其学生、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的手法治疗大师-ThomasMyers通过解剖实践验证得出,并出版著作《解剖列车》一书,在物理治疗界引起了革命,使人们对于人体的构造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以往的筋膜疗法应用中,只是集中在部分筋膜上,而没有将组织上下、周围的其他组成部分,或者说没有将筋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假如你要在任何时刻、收缩任何一块肌肉,如果没有其周围相关联的连接组织——筋膜的收缩是不可能的。筋膜的连接还包括神经、血管、表皮细胞等其他组织,但这里我们只考虑肌肉,只考虑筋膜与肌肉的连接--筋膜链(其中包括骨骼肌、骨骼、及韧带、肌腱、关节囊等相连接的部分)。

例如,前锯肌和腹外斜肌之间就会有“筋膜连续性”,即这两块肌肉之间的肌腱与肌肉的连接。换句话来说,筋膜连续性就是筋膜链的一部分--前锯肌和腹外斜肌是围绕躯干的上身螺旋链的一部分。

在中医学中有经络的概念,筋膜链用英文来讲虽然可以叫做--筋膜经络,但跟中医的经络是不一样的。筋膜链是在现代解剖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指围绕人体骨骼传递张力、产生运动的那些筋膜线。这些筋膜线会与中医经络有重合的地方,但是不能等同。筋膜链还有更多地含义,我们借鉴了环绕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的概念,根据人体的几何及形态,也用经纬线的方式将人体形成一个可移动的整体。目前已总结出12条筋膜链来解释人体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如螺旋链、臂前链、臂后链等七对躯干链和四对手臂链,打破了过去单块肌肉起止点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想不谋而合,为中医经络中的“头痛医脚”提供了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这些筋膜链从干尸和新鲜组织上都可以找得到。总体来说,这些筋膜链都是肌肉与其相关筋膜的集合。

当今社会中有太多的人在经受慢性疼痛的困扰,几乎每个人都会有颈肩痛、腰腿痛的经历。肌筋膜链理论就像一张地图一样,它能够让我们清楚地找到解决疼痛的路线,并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将其消除。我们经常会遇到治疗后身体很放松,但不久痛苦马上又回来的情况,即所谓的“常治常痛”。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病痛的原因——肌筋膜链的紊乱,而只注重掩盖病痛的现象-局部炎症反应。

再如现代人开车、办公、学习、家务等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造就了我们很多不良的身体姿态:驼背、含胸、探头、圆肩、O型腿、臀部扁平等,既影响了美观,又会引起身体的疼痛以及内脏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如果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还有可能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肌筋膜链理论会告诉我们是姿态紊乱与肌肉与筋膜的关系,并能够找出方案进行解决和矫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肌筋膜连接的世界!
肌筋膜“粘连”的形成和恢复
最全最清晰的肌肉解剖图(请收藏)
肌筋膜炎:“伤不起”的痛
11月23日成都内热针软组织解剖培训班
肖德华老师学习班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