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依靠文化艺术嬗变为旅游景区的村落



它们虽然被称为这个村那个村,但已经距离传统意义上的村庄越来越远,是文化,是艺术,更是旅游让它们迥异于周边的村庄,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差异性和独特性,也正是这些使得北京宋庄、深圳大水田古村、上海嘉定大裕村、青湖北襄阳尧治河村、台湾彩虹眷村、海黄南州五屯、年都乎、尕赛日、郭麻日、脱加5个自然村等搭上了文化艺术和旅游的快车,其他的诸如深圳布吉版画村、大芬油画村、厦门曾厝垵、徽州呈坎村、大理双廊村、广州小洲村、武夷山下梅村、杭州良渚村等也都在与文化艺术与旅游的融合过程中体会创造发展的过程,分享带来的丰硕成果。



尧治河村以尧帝文化打造旅游品牌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以“千古帝乡源尧祖,智慧襄阳看尧乡”为主题,深入挖掘尧文化内涵,大打尧帝文化旅游牌,通过文学、书法、绘画、收藏等艺术活动和规划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品质,推动旅游二次创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尧帝文化博大精深。尧帝凿山治水、励精图治与尧治河人艰苦奋斗的现代创业精神一脉相承。为了吃透尧文化,尧治河村与华中科技大学、襄阳日报传媒集团智都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建设国内首家尧文化传播研究院。组织文史专家、作家、美术家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笔会,开展美术创作、词赋征文和广告语征集活动。从历史典据、民间传说、史迹遗存、民俗传承、当代传奇等多个层面,深挖尧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精神,研究整理出“帝尧出世和帝尧治水”等12个精典的历史故事,收集了一大批学术论文、词赋、字画。挖掘出尧的古老传说和“当代尧舜”故事的时代契合点,提炼出“尧祖治水地,创业新传奇”等品牌宣传语,亮出了“千古帝乡源尧祖、智慧襄阳看尧乡”精典名片。同时还将请国内知名艺术家在旧矿洞内以尧文化为主题创作壁画,建造“中国第一现代洞窟艺术村”。




大力弘扬“尧帝精神”。尧帝“艰苦创业,大公、大爱”的精神是尧治河人世代难以割舍的精神传承。尧治河人以身践行尧帝精神,将尧帝精神镌刻在尧治河的山山水水间,不仅彰显了旅游景观的特色化和唯一性,而且提升了旅游产品的精神价值和功用价值。




一是打造尧文化画廊。以当年尧帝治水的尧帝河为主线,以当代尧乡人自力更生建造的尧治河大坝为节点,建起了“三湖五峡七园九滩十瀑二十四桥”系列景观,让游客在10公里长的尧帝神峡里,充分领略和体验飘逸在山水人间的“尧精神”和“尧文化”,感受“尧帝”的真实存在。


二是深刻尧文化烙印。“百尧石”矗立在尧治河村宾馆门前,高3.6米、宽3米,上面镌刻着收集到的古今100个“尧”字书体。这个全国最大的“尧”字书法奇石,与尧治河村民家中悬挂的“百尧字”画相互辉映,成为传承“尧精神”独具特色的宣传标识。


三是建设创业文化“藏馆”。以尧治河水库为背景建设创业馆,通过13幅浮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治河水库大坝艰难曲折的建设全过程,诠释和传承现代版的“尧精神”和“尧文化”。同时将创业文化作为尧治河景区文化的亮点,组织创业大赛、创业产品大赛等大型活动突出创业名村的定位,让尧治河成为人们创业梦想的承载地。




恭请尧帝:“您上座”。“仁德至上华夏兴,慈善为本天下和。”这是尧治河村民家家户户客厅正墙上张贴的一副对联,端坐中央的“百尧图”在对联的衬托下熠熠生辉。视尧帝为始祖的尧治河人,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尧帝的崇敬。他们说:“尧治河是尧帝生活过的地方,他是尧治河的始祖,我们要敬奉始祖,恭请尧帝‘上座’。”尧治河人身体力行尧帝创业精神,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如今,他们更重视对尧文化的普及,让景区的核心文化元素被当地百姓充分地吸收、呈现,形成常态。村里还将用磷石雕刻尧帝神像作为纪念品,让千古尧帝承载新时代的创业精神,吸引立志创业的人都来尧治河“朝圣”。



上海大裕村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做成新型农业旅游景区


嘉定区马陆镇大裕村是闻名遐迩的“马陆葡萄”发源地,也是上海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依托葡萄文化产业的支撑,如今,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将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休闲娱乐、文化艺术、农家乐体验等有效衔接和拓展的多功能新型农业旅游景区。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葡萄生态园里,有以葡萄为主题,集科研、示范、培训、休闲为一体的马陆葡萄公园;有自然、舒适、恬静、惬意又富有江南水乡风貌的自然村落;有天然大氧吧的生态公园;有彰显个性的艺术家工作室。游客置身于此,能亲近自然、品尝葡萄、品味文化,感受大气、野趣、自然和纯朴的魅力。




2008年初,大裕村被列为上海市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马陆镇依托葡萄研究所,在大裕村成立马陆葡萄合作社,兴建葡萄主题公园,举办马陆葡萄节,出台惠农政策等一系列的措施,打造葡萄品牌,拓展葡萄产业链,带动百姓致富增收。




独特的乡村风貌,浓郁的文化氛围,近几年大裕村还吸引了不少知名艺术家落户,建造工作室,把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其中,使这片区域不仅仅是一个天然氧吧、一片城市绿洲,更成为文化产业的亮点。深厚的文化底蕴、清雅宜人的生态环境,马陆以城市与乡村的完美融合,成为上海世博会“城市与乡村互动”副主题演绎的实践展示平台。大裕村文化艺术集聚区已成功引进周春芽、马卫东、丁乙等多位国内外一流艺术家,文化产业的积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不断显现。艺术村是专门运作的组织,为艺术家的创作研究提供时间、空间和支持,让艺术家进入一个充满鼓励和友谊的环境。




大裕村还与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先后结成了帮扶对子,共建新农村示范点,按照“因地制宜、自然生态”的工作原则,通过新优树种示范林建设、庭院经济和村宅绿化方案设计、迎世博经济果林示范基地建设、科技下乡等工作内容,大胆着墨大片成林,充分彰显市郊乡村大气、野趣、自然、纯朴的原生态风貌。




热贡艺术村的独特魅力源于藏族文化的繁荣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有一篇《热贡——被艺术选择的土地》曾经吸引了全球游客和艺术家们的目光,很多人都想去看看这种过去从未听说过,未接触过的藏传佛教艺术,去看看“藏画之乡”的热贡艺术村的民俗,看看那些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色彩丰富的藏族艺术品是怎样绘制出来的。热贡艺术的产生,与宗教的盛行是密不可分的。1301年,隆务寺在这里落成,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和绘塑艺术随着寺院落成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壁画作为一种生动、直观而且非常有效的传教方式,受到了藏传佛教寺院的重视,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以宗教题材为主的绘塑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五屯、年都乎、尕赛日、郭麻日、脱加5个自然村里,聚居着大批艺人,他们得到了西藏僧人传授和指点的画师工匠们开始在寺院里绘制壁画,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加入了为寺院绘画和雕塑的行列中。为寺院绘塑宗教艺术品便成了隆务地区这些画师工匠们的谋生手段,除此之外,为寺院服务还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安宁。很快,他们的足迹就踏遍了整个热贡地区。如今,热贡艺术作为一种法度森严、独特灵动的艺术形式,深深植根于同仁地区,成为了这里最具看点的风景之一。




“热贡艺术”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包括绘画(壁画、卷轴画既藏语称的唐卡)、雕塑(泥塑、木雕、砖刻、石刻)、堆绣(刺绣、剪堆)、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灯多种艺术形式。自七世纪以来,随着藏传佛教在热贡地区的传播,这种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以它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信仰藏传佛教各族僧俗群众所喜爱。隆务河流域的几个村落大都具有制作堆绣、唐卡、泥塑等艺术品的传统,素有“热贡艺术之乡”的美誉。这里90%以上的男士都在从事热贡艺术的绘塑,这里的佛教寺院众多,同仁县府所在地的隆务河谷一带,几乎村村有寺,所以又有“佛乡”的称谓。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热贡艺术馆”,就浓缩了热贡艺术精华。打开展厅大门,艳丽的藏族色彩和浓郁的藏族文化震撼游客的心灵,在这座艺术殿堂里,我们看到的绝对是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艺术品!最值得一提的是那座用沙堆砌起来的“金刚时轮坛城”。在这个展厅里,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历代名师绘制的唐卡,展厅的中间就陈列着这幅方形的、用玻璃罩完全封闭的沙盘画。沙盘画的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主要有白、红、黄、蓝等色彩。这幅以“圆”为基本图形的金刚时轮坛城沙盘画就是一处拥有建筑、动物、植物等众多景致的人间仙境。据介绍,沙盘画的用料十分考究,所有材料都是天然的,其中有黄金、绿松石、玛瑙等贵重金属和矿石。沙盘画的制作工艺也十分复杂,制作时,艺人们将不同质地的材料碾成细沙,用多个大小不等、形似漏斗的工具细细堆砌、勾勒,坛城源于佛教密宗,通俗地说就是佛的家。像热贡艺术馆保留的面积如此之大、做工如此细致的坛城实在罕见,这是一幅华丽的图画,天然的颜料和深奥的佛理向人们展示着一种奇异的感觉;这也是一幅不同寻常的图画,因为它是画师用细沙精心绘制的立体画卷。中国的历史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而藏传艺术又是我国文化艺术长河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郭麻日村里,有一个颇具规模的郭麻日寺,穿过深深的土坯墙建成的小巷,这座村寺与其它寺庙没有什么不同,惟一不同的是这里更原始更古朴,少了些名寺的豪华装璜,多了些乡土气息,感受最深的是那里僧人们的友好朴实。这里还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让人看了一眼就永远不会忘记的郭麻日时轮佛塔,塔高33米,是青海省目前最高的佛塔,也是热贡艺术之乡最富有特色的建筑物。该塔不仅高而且色彩非常艳丽,颜色使用非常大胆,而且塔上有塔,塔上有佛,雄浑高大,气势壮观,在蓝天下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要亲眼看看民间画家怎样手绘唐卡,在五屯村见到一位民间画家,当时他正在手工绘制千手观音,据说干这种活的人只能干到40岁,实在是太费眼了。在热贡艺术馆见到的一副黑唐卡上的佛光,据说就是用老虎的胡须沾着染料一点点地描上去的。因此对画笔的制作要求非常高,画笔都是由热贡画师自己制作,约有40多种笔,大的像毛笔中楷,小的只有一根毛。绘画选用的是矿物质颜料,具有色彩绚丽、经久不易褪色的特点。




黄南藏族自治州作为热贡艺术之乡,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尤其是在冬季,不少外国游客专程到黄南旅游。因此,黄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将黄南打造成为继青海湖、塔尔寺之后的青海省第三大旅游胜地,成为青海省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州府所在地同仁县是青海省惟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独特,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热贡艺术”的发源地五屯、年都乎、尕赛日、郭麻日、脱加5个自然村作为热贡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更是受到各地游客的热捧。



深圳大水田古村落变身观澜版画原创基地


作为第四届文博会的分会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迎来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基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大水田古村落,与世界最大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接壤,这里有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客家民居以及保存完好的古碉楼。



之前这里就是大水田村,一个很有味道的古村落。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核心区包括版画工坊、国际艺术家村、碉楼和景观道路等。在基地的生产印制中心版画工坊,可以看到工坊内的空间非常开阔,机器摆放井然有序,阳光通过屋顶的玻璃投射到室内,洒在人身上格外舒服。如果被允许的话,参观者可以在此亲自体验版画印制的过程。这里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都是从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在机器旁操作的技师也都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这里会成为世界版画的顶级加工厂,一幅幅精美的原创版画将从这里印制出来,走向世界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古村落将变身版画“梦工厂”。基地内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古村落,那些客家风味浓厚的民居令人顿生历史的厚重之感。现在,古村落更名成为国际艺术家村,里面的“原始小别墅”也成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室。这些外墙仍是泥墙的民居里,配备有现代化的设施,艺术家们可以很惬意地在此居住、创作。居室的装修风格基本保持了客家民居的原始风貌,将古典与现代有机结合,体现出美观性和实用性,家具和办公设施朴实自然、古色古香。现在,国际艺术家村已有10位版画艺术家入住,其中3位来自国外。以后,这里将接纳更多的版画艺术家。来自中外的版画艺术家们将聚集在此,激扬灵感、泼墨丹青,从事版画创作、交流和信息联络工作。国际艺术家村将成为版画基地的大脑,是原创作品的诞生地。




开发艺术旅游及生态观光是进一步聚敛人气发挥优势的大步骤,大水田村可谓一方风水宝地。透过这里的水塘、古井,宗祠和碉楼,我们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繁华热闹的景象。200多年前凌氏四兄弟来到这里,择地而居,开创基业,繁衍生息,留下了今天这批宝贵的客家民居。两座碉楼,一座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另一座采用的是中式建筑风格,它们历经风雨洗礼至今巍然挺立,充分体现了碉楼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如此美好风光,基地在发展版画事业和版画产业的同时,也将开发艺术旅游项目和生态观光景区,让人们在欣赏名家作品、版画制作、古旧客家民居之余,感受大水田古村落生态田园的旖旎风光。



台湾93岁老人用画笔令眷村起死回生


“眷村”这个词在台湾有特别的含义。它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于国共内战失利的国民政府为了安排自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六十年后这里已经开始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响力,意外地成为台湾软实力的亮点。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如宋楚瑜、吴小莉、邓丽君、刘德凯等,成为当今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台中有一座奇特的眷村,不同于一般老旧眷村的灰暗破败,这里充满了鲜艳的线条与色彩,犹如神奇的魔幻世界,因此被称作“彩虹眷村”。村里所有的色彩都出自现年93岁的老汉黄永阜,老人原籍香港,年轻时入台当飞行员,后负伤独居眷村,从86岁时拿起画笔。他现在被称为“彩虹爷爷”,当时村里的居民急剧减少,眷村面临被拆除重建的可能。




为打发时光,老人开始用油漆在自家住宅前的墙壁上涂涂抹抹,后来,逐渐画到了邻居家的围墙和院子里,再后来,整个村落巷弄的地面、墙壁、门窗都被他笔下色彩艳丽、俏皮夸张的彩虹、花朵、动物、“彩虹爷爷”并没有学过绘画。他只是把浮现在脑海里的形象用画笔再现出来,所以在他的画里不乏幼稚的笔触,但也正因如此,人们反而能从那些小花小草、外星人、熊猫、小人物中找到原始和本真。




如今,到“彩虹眷村”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台中市长也大受震动,决定把这座村落作为“彩虹艺术公园”加以保护。这座即将被拆除的眷村在一位老人的笔下,找到了鲜活的生命。如此看来,“彩虹眷村”也是艺术具有的一种力量,人性化和艺术化挽救了眷村。


其实台湾岛还有一个眷村,叫宝藏岩,位于人文气息浓厚的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附近,是台北市都会的“心房”所在地。从高楼林立的市区穿过隐秘的小巷,沿着墙壁上的七彩涂鸦一路前行,旧时都市的记忆豁然映入眼帘。和许多老眷村一样,这片面临许多问题的村落在1997年也因为属于违章建筑险些面临被拆毁的命运。在许多人的奔走呼吁下,推动了一连串的聚落保存运动,提出未来的营运方向朝文化艺术展演园区发展,确立了日后设立艺术村的走向,最后终于在2004年被正式登记为历史建筑,以聚落活化的形态保存了下来,宝藏岩得以保留,并逐步成为台湾由眷村演变得最成功的国际艺术村。




重生后的宝藏岩得到台北市政府的大量基础建设投入,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进驻创作。2010年10月,宝藏岩艺术村正式开村,至今共接待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262位艺术家。艺术家们提出驻村计划,经过甄选后将可以在这里落户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艺术家从事的有木工坊、动画工作室、手工纸艺术。这块蕴含丰富艺术宝藏的村落,仿佛电影《最好的时光》的最好注脚。浓烈的色彩在这里倾注,时针在这里被拨慢,低矮的小屋晕染出温暖的艺术之光,旧日都市记忆在此间定格。半个多世纪前,它以一片违章建筑群的眷村面貌出现;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历经岁月洗礼、逃过拆迁,嬗变成今日独具魅力的国际艺术村。《纽约时报》曾将其与台北101大楼并列,纳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



 二十年雕琢,宋庄成了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聚居群落


在北京有一片被温榆河、潮白河、运河减河环绕的秀美平原,这就是宋庄。它位于通州区北部,在百里长街的东线上,交通便利,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经过20年的培育和发展,宋庄艺术家由最初的架上画家,发展到现在的雕塑家、观念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摄影家、独立制片人、音乐人、诗人、自由作家等等组成的庞大文化艺术群体。丰富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造就了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大本营宋庄艺术家群落。




1993-1994年期间,艺术大师黄永玉,著名画家方力钧、岳敏君、刘炜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作为首批拓荒者,相继来到宋庄。当地政府和人民接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艺术同仁。据最新统计,到宋庄生活创作的艺术家已由2004年底的300多人聚增到现在的3000人,形成以小堡村为核心、分布在大兴庄、辛店村、喇嘛庄、任庄、白庙村,北寺村、疃里村、富豪村、宋庄村的艺术家群落。当代绘画艺术、公共艺术、综合材料艺术、艳俗艺术及新媒体艺术等主要现代艺术流派都集中在这里。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上最有权威的艺术展中展出、获奖。许多优秀作品被几十家世界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宋庄是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集聚地,与法国巴黎的巴比松、美国的SOHO、德国的达豪、沃尔普斯韦德等知名艺术集聚区相提并论。




随着艺术家逐渐形成规模,宋庄开始被称为“画家村”,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原创艺术家的聚居群落。原来单纯的艺术家居住性聚集形式,也逐步发展为原创艺术家、画廊、批评家和经纪人等共同形成的艺术集聚区。目前的宋庄是一个工业建筑和民居错落分布的村落,村落内拥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宋庄美术馆、东区艺术中心、上上美术馆和部分艺术家自建的特色工作室,近十家画廊沿小堡商业街一字排开,大部分艺术家以租住闲置工业厂房和民居为主,建筑外观整体显示艺术村与众不同的文化风貌。


选择乡村,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或许就像是选择逃避。事实上选择宋庄,是成名的或不成名的画家“现世”的选择,而非避世,因为这个地方无论对于他们的创作还是商业前景,都充满了机会。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都会有大量国内游客或是外国顾客来宋庄,无论是好奇,还是真心喜欢艺术,反正被称为画家村的宋庄成了北京旅游中很时尚的一站艺术之旅。还有人很直白地说,就是想看有一群人和我们并不一样地活着。




可以说艺术家们自觉选择流浪和自由的创作状态,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艺术追求、艺术风格上有着大体相同的特点,也许,这儿只有“宋庄”这个名字还有些许村庄的气息。平日里来到宋庄旅游的人们感到这里是安静的,安静而闲适,目前,前来宋庄观看绘画艺术的国内外游人已经数以千计,这意味着宋庄的社会认知程度相当高了,围绕宋庄艺术园区,美国、台湾等地区的艺术家、画廊和经纪人已经纷纷盯上这个中国艺术的“风向标”。


也许,当游人们离开这个宁静而沸腾的村庄的时候,带走的是一股力量,一股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激昂。生活在这个群落里的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于理想的执著,总让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热爱艺术的人总在路上,也总能找到属于他们的温柔乡。宋庄,因文化艺术成为了繁盛的旅游目的地,无疑会被人们牢记。宋庄的旅游并不如798那样“开放”,因为宋庄所有的景观都属于私人的,属于成名的或者不成名的画家,好在这里的画家并不傲慢,他们很愿意让那些国内外游客参观欣赏他们的作品和创作空间,甚至欢迎加入他们的聊天神侃,其实在旅游宋庄,就是发现他们不一样的生活,这似乎是旅游的另一番情趣。



国外那些艺术村也很了不起


韩国釜山甘川文化村始建于1950年,当时这里作为太极道信仰村信徒与6.25战争中难民的避难所,后来逐渐形成了生活圈。这里如今依然保留着釜山人民过去的点点滴滴。最大的特点要数阶梯式住宅形态与蜿蜒曲折的胡同和窄巷。为了更加突出甘川的这些特色,与他的历史价值,釜山的艺术家与村民们携手展开了《村落美术项目》,将村里的各个角落点缀成涂鸦的王国。色彩更是以暖色调为主,例如嫩绿色,粉色,黄色,很是漂亮。如今这里已成为釜山一大文化经典,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韩国的马丘比丘,韩国的圣托里尼,每年有30万游客在这里留下足迹。其实甘川文化村远远没有太多的历史厚重感或者是积攒的底蕴,但相反正因为它的可爱与五彩的颜色,让人会放下许多的思考就那么无忧无虑的徜徉在简单的风景中。这样的地方,一个被阳光沾满颜色的地方。




许多的村庄变成了城市,变成了工厂,美国洛杉矶酿酒厂艺术村前身是1888年开业的酿酒厂,完全由民间发起。由21组不同大小、结构的建筑物所组成。到了1980年被当地名门Carlson家族收购,一天有一批艺术家前来询问是否能够租用,于是Carlson家族临时起意让这个酿酒厂变身艺术区。进驻这个艺术村的艺术家中已经有许多人,如Alex in Welderland、DeniceBartels等在美国艺术设计界功成名就,而他们当初“发家”的这个艺术村也因而成为美国艺术界无人不知的地方。TheBrewery艺术村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村,在300个单位内聚居了约500名艺术工作者和创作人,当中有画家、雕塑家、音乐人,也有摄影师、舞团,甚至网页设计师,他们在这里创作、生活,令艺术区充满艺术气息,而社区中的建筑、街道装置也是艺术家们的创作,许多艺术家会将新品放在公共区域展示,作为一种区内交流的手段,因此在这也时常能欣赏到最新潮的设计,许多的游客也喜欢到这里感受不一样的艺术氛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还有更离谱的,文化艺术的可贵就在于发现、创意、飞翔的眼睛和头脑,香港的牛棚艺术村前身是中央屠宰中心,后来经过改建将其拆分为多个单位租给艺术创作家们做工作室,所以慢慢演变成牛棚艺术村。采用红砖结构的马头角牛房,建筑极具二十世纪初西方市场布局,是香港地区仅存的百年屠宰房建筑。目前,共有二十多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在此驻场,大多数都公开让市民参观欣赏,好奇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在斯洛文尼亚,军营也能变身艺术村,马特库瓦艺术村与卢布尔雅那火车站隔街而望。它的前身是南斯拉夫一所兵营。南斯拉夫解体后,这里被城市艺术家接管,自由和激情是他们在这里创作的两大元素。比如入口处的一面刻满乳白色怪物浮雕的墙壁,让艺术村一下子从四周单调的建筑群中脱颖而出;比如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涂鸦老鼠,光尾巴就比一辆汽车还长;最夺人眼球的一组设计是几个长着大脑袋表情夸张的精灵,莫非《指环王》的导演就是从此处提取的艺术灵感?艺术家们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一次次用生命捍卫这一方自由天地。直到今日,这里仍旧吸引无数艺术圣徒赶来朝圣,每天无论何时到马特库瓦你都不会觉得寂寞,因为这里的日子不分白天与黑夜,总能和你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些地方本来应该算是艺术类的人会喜欢去的地方,但现在已经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了。




城市化进程汹涌澎湃,许多的村庄融入了城市,但还有一些村庄依靠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融入艺术和旅游,成了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这些村庄人文气息浓厚,文化底蕴深厚,都发展成为文化艺术行业具有影响力的风向标,如果能够在现有文化艺术产业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旅游产业经济内容和项目,如以提供文化艺术游乐体验互动的游乐区、文化艺术手工作坊体验区以及服务于各类游客旅游需求的旅游功能区,则可将其文化艺术产业活动延伸到旅游业,使之变成具有独特文化艺术气息的旅游景点,带给旅游者更多文化艺术旅游体验,同时也丰富活化了旅游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旅游体验购物带动人气,通过嬗变取得双赢。


谷子说


一个人一个故事

不管您是开民宿、农庄

还是向往休闲的慢时光生活

每天下午六点

谷子约您,不见不散!

想跟十万朋友一起分享您的故事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秋自驾古剑山:赴一场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文化盛宴
快评 | 杨卫:没了艺术家,宋庄还有未来吗?
尧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
《到宋庄去》文/草率高菡
中国十大画家村,差异在哪?
除了798,北京还有哪些艺术区值得一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