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古董交易检测鉴定内幕大曝光(教你识破骗子的陷阱)


上海古董交易检测鉴定内幕大曝光

文/大海

最近几年,由于媒体网络鉴宝宣传,拍卖天价不断出现,收藏热持续升温,藏友们纷纷拿出雪藏多年的古董宝贝,参与“送宝、鉴宝、展销、拍卖、收购、私下交易”,最后都面对一个共同结果:钱花了不少,藏品仍在手中!

面对如此反差甚至大跌眼镜交易结果,藏友们对行业乱象除了不解以外,第一感觉是上当受骗,因为藏们交了一笔巨额费用,而藏品仍在手中!

于是,知情人深度破局,各媒体不断曝光,维权者纷纷揭秘、良心发现者持续曝光,但仍有很多藏友仍然执迷不悟、深陷其中,一些藏友因此花光了多年积蓄,有的负债累累,甚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样活生生的案例比比皆是

来自一份行业网络曝光资料表明,98%拍卖公司、文化艺术经纪公司,靠收取藏友各种名目的费用赖以生存,如鉴定费、前期推广费、图像费、出关费、保管费、展览费等,动辄过万,送一件藏品变现,交1-3万是基本行业收费常态!这些收入或成为主要赢利模式,有的企业全年藏品销售交易额为零,但这些企业仍活得光鲜,而且均持有合法光明正大的工商营业执照。

藏友陈先生,先后5次送拍均以流拍告终,甚至还要交“流拍费”,数次参加各种类型私下交易会,均以各种理由不能成交,投入(其实被骗子公司骗取)资金数总计数十万元。

藏品真假是拍卖公司或艺术经纪公司拿来说事的最终把柄,赚取鉴定费更是他们主要赢利点!

主要从两方面论述这个问题:检测标准法律是否认可?检测准确性是否靠谱?

查询国家文物鉴定法律文件,目前仍找不到国家法律备案的标准依据,也就是目前古董鉴定标准仍然是法律空白,国家并没有建立法律认可的检测鉴定标准体系;鉴定无法可依,正好让他们钻了法律的漏洞,也给古董非法运营找到了赢利空间。

据国际惯例,古董文物鉴定方法,依然是热释光绝对断代法为主流,这种技术早在五十年代就在考古上运用,但最初也不是为了商业用途;

目前国内广泛应的光谱分析议(元素含量检测法),是建立在官方馆藏数据库比对基础上断代,是一种相对断代法,这种技术通过对古董表面元素提取,定位光谱分析元素含量区间,最后进行数据库比对检测的方法,目前也只供馆藏研究使用,并没有作为社会商业交易运用;

具不完全统计,仅上海古董鉴定市场调查:运用一种并没有得到国家认可的光谱分析议(元素含量分析法)作为鉴定标准,人为作出结论的鉴定技术,成为行业流行的古董鉴定真伪的依据,这样的鉴定公司,光上海就有数百家。

众所周知,古董文玩鉴定,眼学是基础。在实际鉴定中,眼学难免走眼,走眼也是鉴定经验局限;最著名的“王刚砸宝”事件,成为拍卖或艺术经纪公司,经常拿来说服藏友鉴定的活案例,说专家只是把把关,是真是假仪器说了算!

可问题是---仪器说了算吗?

光谱分析鉴定法,是建立馆藏官窑器数据基础上的一套相对断代法。我国各朝代窑口,其实是官窑、民窑共存,各地区窑口大小林立,传承下来的古董文物,各种窑口都有,用现实中复杂来源的古董文物个体去与馆藏官窑器数据进行对比,显然是脑残之做法,其科学性、准确性无从谈起,因为现有数据库根本找不到相应的数据库档案,或者说数据库体系并不健全,试图偿试人为对比,结果肯定是错的;目前光谱分析检测仪器,仪器生产商自带有电脑数据库软件,自动生成数据报告,检测机构是没有调阅官方馆藏最新窑口数据库资料进细致比对,往往送检取样到出报告,全程总共二十分钟或半小时不到,这种检测基本上是取样做样子,主观做结论。根据检测鉴定专业人士观点,数据库比对一项很复杂细致工作,对窑口比较复杂的古董,需要反复进行窑口确认,调阅对应窑口数据比对,慎重下结论,有时需要技术团队协作或对外研究机构合作,才能得到最后确认;半小时不到,依据电脑生成软件数据,自动生成报告结论,显然真实性受质疑!

由于光谱分析法,在馆藏文物检测研究领域运用,并没有作为古董文物检测国家标准认可,同时由于光谱分析法技术的专业性、数据资料的内部保密性,使得光谱分析检测罩上神密的面纱。


这恰恰又给不法的古董商业运作找到了巨大赢利空间的法律漏洞,让我们睁大眼睛,看一看拍卖公司艺术经纪机构、鉴定机构是如何实施利益集团式非法鉴定诈骗的?

深度分析上海鉴定机构的运作模式,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运作规定,即他们只对送检拍卖公司组织负责,并不针对藏品所有者自然人负责。他们理由是,怕藏品来历不明,不担负所有权责任(非常貌似合理的解释)。

这种奇妙运作模式,其实背后真相是:

第一,拍卖机构或经纪公司与鉴定检测机构原来是彼此合作伙伴,拍卖公司或艺术经纪公司为他们拉来藏友客源,每送检一件藏品,与鉴定公司背后商业利益分成,这就是为什么拍卖公司要鼓捣藏友去鉴定,又愿意主动“垫付”的真正原因了!拍卖公司或艺术公司“垫付”那部分钱,最后通过双方财务又结算返回来了,这种诱骗藏友掏钱付鉴定费的方法,已是公开的秘密!

第二,藏品如果藏友质疑检测错了,你找送检机构,检测机构说我们不对藏友个人;藏友找拍卖公司论理,拍卖公司说再找一家鉴定机构出报告,走司法程序告他们;藏友就象皮球一样被他们踢来踢去,最终也要不回被他们骗去的钱!再说,要证明检测结论,重新检测会让卖家被骗去更多的钱,很多藏友不愿再花钱,所以都退缩了。

鉴定费是骗子拍卖公司或骗子艺术经纪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公司光靠鉴定费收入,足以支撑整个公司运转,如30个业务员的小公司,每个人一天完成最少2名藏友送检目标(最下限目标),按1万元的检测费算,除去5000元的鉴定机构分成,每个人一天创收1万,公司收入一天30万,一个月光鉴定费就有近1000万营收。(这还是按最低任务目标计算)具来自拍卖公司业务员内部爆料,他们的业绩考核目标,主要是收取藏友的各种费用做考核指标,在藏友卖家这头做文章,藏品真正的市场交易无暇顾及,因为藏品根本就卖不掉,最后都是以市场原因不了了之;这还只是走“收购模式”赚鉴定费的一种收入,还不包括拍卖与私立下交易产生的其它费用

更大猫腻在:藏品真伪结论是送检的拍卖公司或艺术经纪公司说了算,因为虚估了高价,签了收购协议,承诺到代的藏品,鉴定到代了,岂不是要花费数百万收购成本吗?这样傻事谁也不会干;最好是永远不到代,这样才符合既定的协议条款:到代的才收,不到代的不要;其鉴定报告结果呢——果然如此:元代藏品,结论是明代;明代的结论是清代,清代的则是现代……,因为,在送检的路上,拍卖公司或鉴定机构,已经电话好了,换一句话说,鉴定检测还没有开始,一般来说拍卖公司经纪人都知道结论了,拆开报告封条,多是故做吃惊……,经历多了的业务员自喻说,这种吃惊,我们也不用装了,反正钱已到手了。

拍卖或中介公司经纪人口头语是,“我们要到代的”,潜台词是,“你的藏品是真是假,还不知呢,得送指定机构检测做份报告”,于是,一场鉴定闹剧开始了上演了:由经纪人陪送检,无论藏友有车还是没车,无论公司有车还是没车,一律打车去送检,这样会防止路上变挂或其它意外发生,一车送到位;然后是故装现场垫资,一起等结果,回到公司上级面前,当面拆封……,然后面对结论故装正经地说:怎么会这样呢?

看到这里,你一定明白,为什么骗子拍卖公司和骗子艺术经纪公司,如此热衷让你去做检测了,为什么要你去交一笔对你的生活来说很重要的费用!——很多家庭需要这笔费用,做生活各方面的救济,需要这笔费用供孩子上学,靠这笔费用去给老人治病,有的是多年攒下的血汗钱!但你的境况对骗子们并不构成丝毫的影响!

这种悲剧舞台,目前主要分布在内陆上海、北京、合肥、广州、深圳等城市,每天数万人在上演同一场送宝鉴定闹剧……

结论:所谓光谱分析检测鉴定标准,其实是国家法律没有发文认可的标准!检测结论证书写上“对检测结果负责法责任”,试问,一个法律上都不认可的标准,骗子怎么负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古董交易15种连环大骗局终极版曝光(朋友们要识招拆招千万莫中招啊)
警惕!这样的“古董交易”就是骗局!
鉴宝、拍卖,当心古董诈骗“局中局”!
目前全世界有没有存在收购公司,存不存在?有?等着做个白日梦!
假翡翠竟拍出620万的高价这位号称“翡翠教父”的凭什么以假乱真
有古董好藏品要怎么不被骗能伺机而出呢?可靠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