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甘蔗毒过蛇?挑选甘蔗看这四点

  甘蔗,又名干蔗、薯蔗、竿蔗、糖梗、菅蔗、竹蔗、接肠草等,属禾本科,蜀黍族,甘蔗属,是热带、亚热带生势旺盛植株高大的高秆单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蔗的茎为圆柱形、有节、表皮光滑,呈黄绿色或紫色。我国南方盛产紫皮甘蔗,北方多产黄绿皮甘蔗,相比之下紫皮甘蔗的甜度较大。

  甘蔗是水果?从甘蔗的营养成分来看可以等同于水果。甘蔗含有的水分比较多,占84%;含糖量丰富,其中的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达12%,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100克的甘蔗中含蛋白质0.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5.4克、膳食纤维0.6克,维生素B10.01毫克、B20.02毫克、维生素C2毫克,钙14毫克、铁0.4毫克、锌1毫克。

  在《本草纲目》中对于甘蔗的记载:甘蔗性平,有清热下气、助脾健胃、利大小肠、止渴消痰、除烦解酒之功效,可改善心烦口渴、便秘、酒醉、口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

  甘蔗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最直接的吃法就是啃嚼,边嚼边吸取其中的甘蔗汁,还要吐渣,可以说是嚼渣的乐趣;或者用专门的甘蔗榨汁机榨成甘蔗汁。由于甘蔗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血脂高的人要谨慎食用。脾胃虚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普通人群食用时也要注意节制,控制糖的总摄入量,预防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生。

  每年2~4月是霉变甘蔗中毒的高发时节

  民间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我们来看看是否有道理?甘蔗的糖分含量高,如果储存时间过长,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霉菌,产生霉变,也就是见到的“红心”甘蔗,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北方,因为北方保存甘蔗的时间较长。这种霉菌叫“节菱孢霉菌”,“节菱孢霉菌”会产生一种叫“3-硝基丙酸”的嗜神经毒素,这种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每年的2到4月是霉变甘蔗中毒的高发时节。人们食用霉变的甘蔗后会导致中毒,最初症状为一时性的消化系统紊乱,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随后出现头痛、头昏和复视等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抽搐症状,甚至大小便失禁,直致昏迷。

  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会因毒素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导致终身残疾。虽然因为各人体质不同,有些人食用红心甘蔗后中毒症状较轻未能引起重视,但还是建议不要心存侥幸,一旦发现红心甘蔗还是丢弃为好。所以民间才会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其实是用来警示人们。

  挑选甘蔗看这四点

  其实,只要吃的时候仔细挑选,是完全可以避免中毒的。

  1、选择茎秆粗硬光滑,富有光泽,表面呈紫色,挂有白霜的甘蔗。

  2、看组织、闻气味。好的甘蔗剥开洁白,质地紧密,富含汁液,有清爽气息。有异味的、发霉味道的不选。

  3、选粗细均匀的。过细不能选,过粗也不建议,选择相对中等粗细的甘蔗。

  4、选直不选弯。甘蔗弯来弯去的可能有虫口,要挑选相对直的甘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毒蛇还毒!清明前后千万不要吃这个,更不能喝
清明蔗,毒过蛇?有种甘蔗吃了会要命!
清明前后别喝它,毒过蛇、会致命!
【荷适生活】科普:这个“甜蜜的危险”千万要小心!
进入高峰期!“清明蔗,毒过蛇”,紧急提醒:不要吃!
清明期间路边现榨甘蔗汁慎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