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冲突何时止?回首问当初:冲突前,俄方三大战略性误判
userphoto

2022.06.26 上海

关注

题记:冲突向着长期化转变,我们应该发出和平的声音:人类文明不应陷于战争,人类的命运可以相互依靠。

在这个动荡的春夏,我见证着历史,我用笔写下我看到的真实和思考,虽然这仅仅限于我的真实。

俄乌冲突已过4个月,4个月之中,俄扛过了西方暴风骤雨般的制裁。在战场上还占据着主动,俄方攻克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但今天的局势,绝非俄方所愿。若欲细究,俄方犯了三大战略性误判:

俄铠甲S

误判一.基于文明的误判: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

俄乌之间,若从1654年托庇于沙皇俄国起算,曾在一起经过数百年,但是西乌的文明,始终没有和俄罗斯融合。

冲突伊始,俄兵临基辅城下,本欲不战而胜,但是乌当局的决绝,出乎俄罗斯的意料。

好多次网络上传出俄方所言:乌克兰人并没有拿着鲜花来欢迎。

1991年后才30年,将文明之间断裂尽显:那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从文明出发看东乌各州,与俄仍有血脉相牵。但若再过几年,在乌克兰去俄罗斯化之下,也会消失于无形,俄为此出兵,当下又放重点在东南乌,是时间催促,也是战局所逼。

乌军从利昌西斯克撤军

但是从文明上判断,乌会心甘情愿回归吗?

落花若有意而流水永无情:可以推断,俄军即使攻下西乌,其后续的管理也会让它不堪重负!

这是俄方可能存在的第一个战略误判,此误判使得俄方第一阶段军事行动徒劳无功,第二阶段军事行动结束遥遥无期,而第三阶段,会有效果吗?

二.基于经济的误判:能源链接断于地缘政治

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依赖,特别特别是天然气的依赖,是俄方的一张王牌。

德国欲将北溪二境内部分国有化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曾从俄欧双赢局面出发,在“北溪一号”的基础之上修建了“北溪二号”,此工程从2011年始修,整整修了10年,于去年贯通完工,为此默克尔总理在去年离任前的7月份赴美,俄,乌进行外交斡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她那忙碌地身影,她应该相信:只要经济上互利,则战争可以避免。

由而俄方基于:能源上欧俄互利时,欧方应该不至于太过于偏激。

于是战火纷飞的乌克兰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俄乌打着仗,而俄过境乌方的天然气管线竟然始终通畅。哪怕剧烈地制裁,哪怕对方不肯付款,哪怕是对方支援乌方武器,哪怕……俄法,俄德领导人还是经常就俄乌冲突进行通话,交换意见。先期俄除了在保卫卢布时动用过天然气,其余时间,其供气源源不绝。俄想法德调停,是否有此心愿?

经过波罗的海的北溪二号,本来为了避开陆地上的纠缠

于是乌克兰首先出手,切断了俄欧间的第一条天然气输送管线。

后期,俄断了不肯支付卢布的几个国家的天然气供应;近日,俄减少了北溪一号的输气量……

其实,到这一步:能源的链接已经断于政治地缘。

在冲突时,经济的链接首先就会被切断,哪怕是似乎离不了的能源,也比不过国家安全重要。

这是俄方可能存在的第二个战略误判。该误判让欧洲越来越走向了俄罗斯的对立面:美国应该笑了。

(最新消息,德国欲将“北溪二号”的一段境内的管道,收归国有,连接上波罗的海的液化天然气。

马里乌波尔亚述钢铁厂

这很可能是对俄方减少“北溪一号”供气量的回应。)

三.基于人性的误(无)判:24年前的参议员和现在白宫的主人。

俄乌冲突的激化,似乎从去年5月6日美国政府向乌克兰敞开了加入北约的希望之门开始,可是其前因至少可以上溯至1997年,当年美国国内对北约东扩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东扩会激怒俄罗斯,最终将俄罗斯推向东方,一种是极力主张北约东扩。时任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的拜登参议员就是力主东扩派的一位代表人物。

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当时的一些材料,激怒俄罗斯,正是东扩派目标之一。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俄罗斯与欧洲独立而健康的外交关系,始终是美国的战略忌惮。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

是的,如果欧俄一团和气,欧洲还关美国什么事?北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美国还是欧洲的领导吗?

于是北约于1998年开始了第一轮东扩,并且俄罗斯始终加入不了北约,也在意料之中了。

24年后,当年的参议员入住了白宫。虽然过去24年,但人的性格核心是不会变的 其外交策略也没有变。

继续东扩,就是其策略。东扩以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现在都显现出来了:俄乌冲突、北约满血复活、俄欧关系紧张、芬兰瑞典欲加入北约、德国军费、日本军费上涨……

第六轮,想加入:瑞典,芬兰,乌克兰

那么在去年秋天,默克尔得到美方警告:俄罗斯将采取行动之后的半年。美国曾经做了哪些准备?现在是否按照计划进行?

同时俄对乌方高层人员可曾作研判?

对人的误判乃至于没有判断,可能是俄方的第三大战略失误。

但不管怎么说,俄乌之间的冲突似乎是必然,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说:2014年《明斯克协议》是为了让乌克兰恢复经济,强大武装,就为一战。

而俄方呢?不论如何,也要一战。那么这场冲突就不可避免。

俄乌冲突,才过四个月;而乌克兰说:俄乌之间,已经打了8年。那么从1997年开始,或者更早开始呢?现在俄乌冲突似乎接的上1991年甚至于更久远……

1991年,克里姆林宫最后一次降下了苏联国旗

但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基于文明,基于地缘与安全,基于人性的判断,应该更接近于实质。

而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道,不可不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察 | 战略误判的代价(5.2 战事研判之二十二)】
27日,拉夫罗夫宣布:西方国家已对俄全面宣战
俄罗斯新导弹哪来的?西方感觉不对劲,出厂日期都在不断刷新
#北约秘书长“警告”乌克兰 停火可以但不能答应俄方条件 否则北约不会满意还会危害西方 #俄乌冲突 ...
深度:俄乌激战一个月,哪一边会先趴下?
决战,惨烈巷战将打响!卡德罗夫亲临基辅,俄导弹猛轰西方雇佣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