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岁的石慧和95岁的傅奇结婚70年,移民加拿大深居简出,安享晚年

1952年第3卷第9期《世界电影画报》封面,电影《蜜月》(1952)剧照,石慧与傅奇

当石慧与傅奇出现在导演李萍倩(1902-1984)的电影《蜜月》(1952)围炉现场时,18岁的石慧和23岁的傅奇——这两颗年轻的心就已经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心有所属!

《蜜月》是傅奇加入长城公司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该片描写一对新婚的年轻夫妇,因为结婚时铺张浪费,欠了许多债款,当他俩向亲友借贷时,遭到冷嘲热讽,于是决心还清债务,重过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电影《蜜月》(1952)特刊封面

当傅奇那英俊而又敦厚的面孔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港、澳、海外千万观众都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当时作为傅奇的前辈的石慧初进长城后,1952年1月的《长城画报》就以她为封面女郎,当时17岁,落落大方,模样已经非常成熟。

1953年第12月《Hong Kong》的封面女郎 ,石慧

【第一部电影就是女主角】

回头看看20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影坛红星,林黛(1934-1964)、尤敏(1936-1996)、夏梦(1933-2016)、石慧等人都是16到18岁间从影,唯有乐蒂(1937-1968)15岁就进入长城公司,在几位当中是最年幼的。

当年的长城也是老眼昏花,林黛被冷冻,而乐蒂则被冷落,虽然长城发掘出夏梦和石慧,却埋没了两块绝世宝玉,真不知长城当年的那些幕后左派领导是怎么想的。

左起:林翠、尤敏、石慧

这主要是由于当年长城反资本主义的倾向,使它所制作的影片,大多笼罩在“进步”的气氛里。

片中在香港生活的平凡情侣,从踏实到浮华又返璞归真的转折,亦是长城时装片的典型。

只不过,这种带有思想倡导的电影,虽然政治正确,却不免失于尴尬和勉强。

左起:石慧、陈娟娟、夏梦、冯琳

观众期待的蜜月并未呈现,只剩下对享受消费的贬抑和高呼安贫生活的乌托邦。

由此也可以看出林黛、乐蒂以及李丽华(1924-2017)后来离开长城也是为了求生存谋发展。

在美貌和身段方面,虽然石慧带有几分大家闺秀的遗韵,毕竟不是大公主夏梦和三公主陈思思(1938-2007)的对手。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登台时摄,左起:平凡、石慧、夏梦、李嫱、陈思思、傅奇

早在1951年元旦,石慧应电影人顾而已(1915-1970)之邀,到南国影业公司的摄影场去表演舞蹈,正巧被在场的长城影业公司负责人袁仰安( 1905-1994)发现了。

袁仰安觉得石慧外形美丽,聪明、活泼,很能做戏,是做电影演员的苗子。因此,打算好好培养她。于是当石慧在第文英文书院毕业后,便被吸收加入了长城影业公司。

电影《淑女图》(1952)宣传照,左起:石慧、欧阳莎菲、郑玉如

不久,香港泰山影片公司导演卜万苍(1903-1974)拍摄《淑女图》(1952),石慧被借去担任女主角。这是石慧从影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影片上映后,引起了观众的普遍注意,虽然演技并不成熟,但认真的态度,清新的仪表,赢得了观众的心。

人们的肯定与赞扬对石慧这个初登银幕的演员来说,除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之外,更多的是鼓舞。

电影《一家春》(1952)宣传照,石慧

第一次走进摄影棚试镜头时的那种羞涩、紧张和不安的感觉渐渐消逝了。她对自己的信心更足了。

返回长城影业公司后,于1952年,主演了陶秦(1915-1969)导演的影片《一家春》(1952),她和陈娟娟(1929-1979)分别扮演两姐妹,她演的是一个会弹钢琴的小姑娘。

电影《一家春》(1952)戏单正面

《一家春》是描写两个女儿与后母之间的相处。夏梦演后母,陈娟娟和石慧演女儿。

陈娟娟当时仍演少女,不过,已经没有20世纪40年代的风头,也可以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都被夏梦、石慧这帮新人盖过了。

电影《孽海花》(1953)香港版海报

石慧在长城自始至终只跟夏梦合作过三部片子。《一家春》之外,另外两部都是古装片——在《孽海花》(1953)中,石慧是演夏梦的婢女;在《绝代佳人》(1953)中,则没什么交集,主要是乐蒂给夏梦当婢女。

在《一家春》这部影片中,她完整地弹奏了一支钢琴名曲,使观众惊讶不已。

电影《绝代佳人》(1953)剧照,夏梦和乐蒂(右)

在《一家春》和《孽海花》这两部影片中,石慧那可爱的形象和生动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赞赏,她也因此而一举成名。

而在电影表演中,一些高难度技巧动作和惊险镜头多是由替身演员表演或用特技摄影。

象弹钢琴这样的镜头,一般演员在影片中只弹奏曲子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再由别人代弹。

电影《孽海花》(1953)剧照,左起:夏梦、平凡、石慧

而石慧在电影《一家春》中则弹完了全曲,充分说明了她在音乐方面的修养。

石慧从小就学习弹钢琴,曾得到过英籍钢琴家夏士柯的指导。

石慧在拍完《百花齐放》(1952)后,石慧很快开始走红,《长城画报》还夸张的说石慧窜红速度之快,影坛史无前例。

电影《百花齐放》(1952)特刊封面

当然,夏梦和石慧本身条件不错,但是她们的窜起和时机有很大关系,当时李丽华离开长城,而公司其他的女演员大都年纪稍大,这时的乐蒂在银幕上还只是“丫头命”,无法担重任。

而长城当时非常缺乏年轻的男女演员,所以她们一进长城,立刻受到重用而走红。

石慧和夏梦

【香港影坛最年轻的小夫妻】

由于傅奇与石慧早已认定对方,闲时共同出游,为避人耳目,他们经常找同事张冰茜(关之琳的母亲)充当电灯泡。好在张冰茜乐得成人之美。

石慧和傅奇在拍完《绝代佳人》后就在长城公开了恋情,当时公司上下都不看好这对年轻的恋人,觉得一定是石慧被傅奇给骗了,殊不知石慧才是最有主见的人!

左起:石慧、傅奇、张冰茜

傅奇1929年生于沈阳,石慧1934年生于南京,两人相差5岁,傅奇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读书。

他学习成绩优异,是个跳级生,因此,年仅20岁就大学毕业了。所以公司上下都以为是傅奇“带坏了”石慧。

1955年2月《长城画报》封面,傅奇

而傅奇其实也是克服重重阻碍,锲而不舍地偷偷追求着理想的情人。

在拍摄场内外,多少真情,多少挚爱,不仅生动、真实地拨开了石慧爱的心扉,同时也成了长城公司最惹人显眼的一对恋人。

1954年3月6日,25岁的傅奇与20岁的石慧结婚,成为当时香港影坛最年轻的小夫妻。在长城三公主中,她是最先结婚的一位。

婚礼举行地点是古旧的高等法院,当一对新人和男女傧相挤在电梯裡,老爷电梯竟中途坏掉,但注册时间已到,众人只得合力撬开电梯门,穿得漂漂亮亮的新郎新娘便从缝中狼狈地爬出去,实在是难忘的小插曲。

石慧与傅奇的婚礼,被拍成20分钟的纪录片,在电影《都会交响曲》(1954)上映时,加演其结婚特辑。

长城影业的宣传力度无与伦比,这也让观众更想了解石慧与傅奇这对情侣结婚后拍摄的作品了。

1954年3月6日,石慧与傅奇的婚礼现场

不过小两口结婚休整了近一年后,才开始合体拍摄了《小舞娘》(1956)、《鸾凤和鸣》(1957)、《小鸽子姑娘》(1957)、《兰花花》(1958)等片。

在与傅奇共同主演的影片《小舞娘》中,石慧扮演京剧小女伶关子珠。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特意向名满大江南北的老伶人彩芬学习武艺和京剧表演手法。

电影《小舞娘》(1956)剧照,石慧与傅奇

在这部影片中,石慧的舞蹈和歌唱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她不仅表演了京剧《打渔杀家》、《仙女散花》,还亲自唱了片中的主题歌,表演了双枪舞、红绸舞等。

她那飘逸的舞姿和柔美的歌喉,使观众大为倾倒。一举止,一投足,徐疾有度,舒缓大方,令人赞叹不已。

电影《小舞娘》(1956)片场,石慧与傅奇

傅奇则在《小舞娘》一片中,扮演一位青年乐师。为拍好片中一个打鼓的镜头,他特请一位“鼓王”教他打鼓。

天气酷热,别人都去游泳,只有傅奇为了学艺关在家中,穿着游泳裤汗流浃背地苦练打鼓技艺。

平时吃饭或与朋友谈话,他的手脚也离不开打鼓的动作。一个多月后,手法也逐渐熟练起来,演奏时鼓声节奏磐然可闻。

在拍摄《小舞娘》(1956)期间,傅奇学打鼓

尽管这个打鼓的动作,在银幕上只是一瞬间的短镜头,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由于他俩把年轻人蕴藏在内心深处的纯洁而又诚挚的爱情,以朴实而又自然的演技表达得惟妙惟肖,广大观众一致认为他俩是银幕上最理想的一对情侣。

石慧和黎小田

1956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世了,他们给女儿命名为“明兰”。

以外型来说,石慧虽然不算国色天香,倒也大方开朗,特别是在《女子公寓》(1956)中, 石慧饰演的是女子公寓房东太太的女儿,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少女。

石慧和乐蒂(左)在电影《女子公寓》(1956)中的宣传照

当时她刚生完女儿,但是石慧婚前婚后没有甚么改变,外型还很青春,饰演刚毕业的少女也还恰当,不像已经有了孩子的母亲。

奇怪的是,在《女子公寓》中的乐蒂则明显看着年龄又比石慧大不少!

电影《女子公寓》(1956)特刊封面

【石慧是傅奇手心里的宝】

在傅奇眼中,石慧就是他手心里的宝,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令人心动的模样。

石慧有着一手好书法,欧阳询的字体是她的最爱,结构严谨,笔迹秀美。

石慧有着一副好歌喉,在香港大会堂,她是第一位举办美声唱法音乐会的电影明星。

石慧傅奇夫妇生活照

石慧和傅奇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紧密合作,他俩常在一起分析剧本,探讨表演技艺。

《垃圾千金》(1959)一片就是由傅奇提供的故事,由石慧主演拍摄的。

20世纪50、60年代,他俩曾被选进香港十大明星之列。

石慧傅奇夫妇在片场的合照

此外,石慧不仅会演戏,她还在影片《鸳梦重温》(1961)中担任场记,而夫君傅奇则担任副导演。演而优则导,也许这就是石慧与傅奇的前进方向吧。

除了时装片外,石慧还主演了许多古装片,她参加拍摄的第一部古装故事片是袁仰安编导的《孽海花》后,在20世纪60年代中,石慧主演的古装片还有《生死牌》(1961)、《刘海遇仙记》(1963)、《龙凤呈祥》(1964)、《小忽雷》(1966)、《蟋蟀皇帝》(1966)、《映山红》(1970)等。

1965年4月号《娱乐画报》封面,石慧傅奇夫妇

电影《刘海遇仙记》(1963)剧照,石慧

在1960年拍摄的《生死牌》中,石慧扮演女主角农村采莲姑娘玉环,这个纯情、质朴、可爱的姑娘,被诬陷犯下杀死奸官贺总兵之子——贺三郎之罪,投入冤狱。

刚正不阿的湖广巡按海瑞为民申冤,惩办昏官,救出了玉环,使她与金生(高远 饰)得以团圆,终成眷属。

电影《生死牌》(1961)剧照,石慧和高远

影片中石慧以其出色的演技,把人物不幸的遭遇,表现得感人至深,激起了观众对这位农村姑娘的无限同情与爱怜。

在1962年拍摄的《龙凤呈祥》中,石慧扮演怒斥嫌贫爱富的薄情郎文龙(傅奇 饰)的相国千金李玉凤。

电影《兰花花》(1958)外景地,石慧和傅奇

花园里,皎洁的月光下,李玉凤焚香弹琴、挥舞双剑,轻盈婀娜,犹如玉树临风,令人赞叹不已。

在1965年拍摄的《蟋蟀皇帝》中,石慧扮演外柔内刚,俊俏而机智的民女小凤,她戏弄并惩罚了昏庸无道,欺压百姓的皇帝与贪官。

石慧在古装片中的出色表演,不仅得利于演技上的刻意追求,而且得利于广泛地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电影《情投意合》(1960)剧照,石慧和傅奇

她十分喜爱古典诗词,曾跟一位湖南籍教授学习过9年。在诗人们蜿约、淡雅、豪放的诗风影响下,在书法家们清丽、洒脱、刚劲的字体启迪下,使她在古装片中扮演的淑女、倩娘、少女,村姑的形象,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石慧在银幕上成功的塑造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不仅仅是由于她那皎美的容颜,更多是基于她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以及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

【 '反英抗暴' 中的傅奇和石慧】

在非常动乱之初,当高远带着陈思思投奔自由,傅奇石慧夫妇俩是长城公司的中坚份子。

电影《兰花花》(1958)剧照,石慧和傅奇

当时长城的演员有三派,一派是反对派,像夏梦就非常不赞成文革,所以1967年拍完《迎春花》(1968)后,她走为上计迁居加拿大,远离是非中心。

这一走,使得夏梦后来进退有据,相反傅奇和石慧后来就多少显得有些尴尬了。

石慧和夏梦

另一派是矛盾派,身为左派电影公司演员,虽然不支持文革,但是不敢也没有能力反对。

像鲍方(1922-2006),虽然思想非常左倾,文革时期拍片却处处受牵制,拍出来的作品还被批斗。

第三派就是傅奇石慧夫妇,属于较左的支持派,不仅坚守岗位宣扬自己的立场,还站在最前线,手持毛语录走上街头,成了当时热血抗英的大众符号。

尤其在1967年香港因为工潮而引发的“反英抗暴”暴动时,夫妻两人积极参与,当年7月15日凌晨在家里被港府警方拘捕,囚禁年余才获释放。

傅奇石慧夫妇在广州留影

【傅奇是李连杰的电影伯乐】

傅奇成为优秀演员并非单凭天才,而是依靠自己主观不懈的努力。在电影艺术的探求中,他是个永不满足的人。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在自编自导自演古装武侠片《五虎将》(1964)中主演一个闯荡江湖、机智勇敢、深入虎穴的英雄好汉。

《长城画报》第23期封面,傅奇

傅奇的潜力和创新精神,被香港电影界前辈称为影坛的“后起之秀”。

1964年,傅奇与张鑫炎联合导演了《云海玉弓缘》(1966)。在这部悬念、爱情、惊险的武侠片里,傅奇主演了一位嫉恶如仇的“丐侠”金世遗。女主角由陈思思、王葆真担任。

电影《云海玉弓缘》(1966)剧照,傅奇和陈思思

影片围绕争夺一部武林秘笈而展开,故事迂回曲折,脉络清晰流畅。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效应。

由于该片与过去粗制滥造的武侠片截然不同,因此,当时港、台电影编剧、导演、制片家都认真研究,探讨此片成功之诀。称誉该片是“武侠电影的里程碑”,“开创了新派武侠片的先河”。

电影《云海玉弓缘》(1966)剧照,傅奇

1980年和1981年,在香港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上专门放映研究中国拳脚和刀剑的功夫片,这部影片也列为专集介绍,可见此片的魅力所在。

1977年,傅奇还尝试执导拍摄了惊险时装故事片《生死搏斗》(1977)。除喜剧片、武侠片之外,傅奇还主演过不少其它样式的故事片。

电影《生死搏斗》(1977)剧照,石慧

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少林寺》(1982)风靡全国。而此片的出品方,正是傅奇与导演张鑫炎合资的中原影业。

傅奇的一双慧眼,向张鑫炎导演推荐了李连杰,使其名闻天下。说傅奇是李连杰的电影伯乐,应是实之名归。

石慧和李连杰

【石慧退居幕后也很忙】

1979年,石慧又与傅奇共同主演了冼杞然导演的由四个小故事组成的《冤家》(1979)一片中的《夫妻》一段。这也是石慧的息影之作。

石慧和傅奇这对被“拆散”了近10年的“银幕情侣”,重新在影片中扮演“夫妻”,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们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电影《冤家》(1979)剧照,石慧和罗兰

上一次两人合作还在黄域(1916-2013)导演的电影《卧虎村》(1969)中,这是一部对应十年运动的电影,两人在电影中一起对抗倭寇。其背景音乐则是照搬沪剧《芦荡火种》的音乐。

长城、凤凰、新联三公司合并为银都机构后,傅奇担任银都机构的董事,长城公司的经理。

电影《卧虎村》(1969)戏单

尽管他酷爱演员生涯,擅长导演,可他忙于监制及发行影片,整日风尘仆仆,没有时间拍戏,只能偶而演一演解“馋”。

退居幕后的石慧除了担任长城公司演员室主任,香港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外,从1980年春开始,又担起了银都机构下属的侨发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重任,经营房地产业免税商店,向多方面发展搞起了实业。

石慧和赵丹

石慧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思想道德的修养。

她曾对别人说:赵丹(1915-1980)有一次对她讲:“作为演员,对人要坦诚、热情。”这句话给她的印象很深。

她曾在1975年、1978年和1983年连续当选三届人大代表。她关心祖国的建设与发展。

1983年挂历上的石慧

在出席第六届人代会时,她对记者表示:这次会议,在经历了忧心、担心之后,我觉得,群众的热情积极和领导人脚踏实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1985年9月,石慧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拍了个人专辑。其中包括她从影、演唱及个人生活等片段。

1985年5月《歌曲》封面,石慧

【老两口在加拿大深居简出】

傅奇与石慧从“银幕情侣”到银坛伴侣,70年来,他俩的艺术生涯丰富多彩。家庭生活和谐幸福,是香港影坛的一对事业有成、引人艳羡的美满伉俪。

1990年6月,他俩带着小女儿傅明宪来到北京香山,到新落成的鉴定书画之苑——“鉴苑”,观赏珍贵的书画和文物。

石慧傅奇夫妇和小女儿傅明宪

之后回到香港后就举家移民到加拿大,这两位就完全和香港娱乐圈断了关系。

傅奇在家里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和石慧有三个孩子,他两的大女儿傅明兰毕业于广州的暨南大学医学系,不仅学习成绩好,曾任学生会主席。

石慧傅奇夫妇

他们的儿子傅明伟在美国学电脑,后留美工作。两个大孩子回来,傅奇常与他们一起游泳、打球,其乐融融。

小女儿傅明宪小时候上学,他还帮小女儿整理书包,傅明宪长大后回香港TVB发展,还是傅奇打电话给邵逸夫(1907-2014)请他关照自己的女儿,后来傅明宪嫁入豪门离婚后又回加拿大伺奉双亲。

电视剧《神雕侠侣》(1995)片场,左起:傅明宪、古天乐、李若彤

影坛夫妻档不少,而夫妇两位均为重量级影星的却不多,而可以一起牵手到老的又更少。

每对夫妻的缘份各自不同,傅奇和石慧这一对“奇人异石”,却是少数中的少数神仙眷侣。

石慧傅奇夫妇抽空回香港,在星光大道上留下自己的手印和签名

2020年,加拿大温哥华,傅明宪陪父母石慧傅奇庆祝结婚66周年

今年是傅奇与石慧结婚70周年,已经90岁的石慧和95岁的傅奇在加拿大深居简出,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闲时读书画画,听听老歌,没事看看转播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大女儿和大儿子只要有假期就会飞回加拿大看望父母。

1957年,石慧傅奇夫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奇影星夏梦去世 夏梦个人资料一生履历回顾
石慧与傅奇:香港影坛的革命夫妻,曾经一起坐牢,恩爱66年
【引用】记忆中的老影星之七十二清丽美人夏 梦
艺海拾珠六十年代老电影《秘密图纸》中的八位演员
《南海长城》电影海报及剧照欣赏
2017春节档适合小朋友看的动画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