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解:

《道德经》的第四章,从体和用两方面描述道,很诗意,也很简洁,但含蕴深厚,意境幽玄。会写诗或者爱读诗的朋友,肯定会从这一章中吟咏出许多意蕴,可惜那不是我的强项。我的所谓“诗译”,更像顺口溜。

“道 冲”是对道本体的描述,妙处在一个“冲”字,那是一种在冥想中可能捕捉得到的、空虚却又流动不息的造化景象。与这种景象最接近的可感知之物,首先是风,其次是水。风是一种流动的力或能,自身虽无形无色、无声无臭,但却推动着各种形色声臭的梦幻般变化。道体是比风更玄妙的力或能,风有时起,有时歇,而道体造 化万物,永远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却又像清泉的源头就流淌在下游之中一样,道体就清澈透明地消融在万物之中。

中国的哲学思维,有一种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即以历史理性的精神,追问来龙去脉,例如要弄清楚某个复杂事情的真相,最彻底的办法就是追本溯源,而要恰当处理某 个复杂的事务,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正本清源。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说法,道家出于史官,是体现这种传统的典型代表,所以《道德经》要说清楚“道”究竟是 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很自然地就要追问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天地万物来源于“道”,而“道”如何生成的更深远根源,则无从想象。可以想象的是,“道”在造物 主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讲个小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章《道德经》。公元1222年,全真道领袖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在西域大雪山举行过 一场历史性的会谈。据大学者耶律楚材的《玄风庆会录》记载,在会谈之初,丘处机便向成吉思汗陈述,“人止知天大,不知道之大”。天大还是道大,有什么区别 吗?有的。因为蒙古人信仰的萨满教,以“长生天”为最高神、最高法则,而“长生天”的意志,可以经由萨满在仪式中获知,由此进行人事选择,做出决策,就难 以避免绝对性、偶然性、盲目性。所以丘处机认为有必要强调,天只是与地相对而成的被生之物,比天更根本的宇宙原则,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完全掌握 的“道”,根据“道”的精神进行人事选择,就不至于将什么事情都绝对化,而会保留调整的空间,以适应偶然性,避免盲目性。这方面的道理,往神学和哲学上深思下去,会引发思想上的强烈震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丘处机: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图)——道德真源
丘处机的《先天吟》,阐明了老子的道是先天的,并非自然规律
王重阳仙逝传说:云从龙,风从虎,天地相应,万物有灵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几于道矣
丘处机思想中的儒家倾向
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