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综述:假体周围感染(PJI) 上篇

导          读

关节置换术,主要有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项每年改善数百万患者生活质量的成熟手术。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推广,美国每年 THA 和 TKA 手术量将近 400 万例。尽管大多数的手术效果让人满意,仍然有少部分患者经历发生概率低但灾难性的并发症,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临床上制订了一套规范来预防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使其发生率降低至 2%,但是由于基础数量庞大,美国每年仍有 12,000 例 PJI 发生。假体周围感染(PJI)会导致假体及周围组织感染,由于其诊断困难、难以预测且需要一系列外科介入进行治疗,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旨在阐述 PJI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


流行病学

在 2001 年至 2009 年期间,美国全国住院患者样本数据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PJI 的发病率由 1.99% 升至 2.18%,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PJI 的发病率由 2.05% 升至 2.18%;用于治疗关节置换术后 PJI 的年均住院费用由 3.2 亿美金升高至 5.66 亿美金。不少研究聚焦于关节置换术后发生 PJI 的内、外危险因素。可控的内在危险因素包括肥胖、贫血症、营养不良及糖尿病。不可控的内在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易感染体质和感染病史。外在因素包括环境或手术相关因素,如血肿、切口浅表皮肤感染、伤口裂开或伤口引流等。

临床症状

PJI 的临床症状变化多样,受到病原菌、宿主免疫反应、发病时间和感染部位等多因素的影响。50% 至 60% 的 PJI 致病菌为金色葡萄球菌(S. aureus)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提示在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当警惕关节置换术后 PJI 的发生:窦道或伤口持续渗出、术后急性启动痛、术后慢性疼痛。

诊   断

01

实验室研究

关节置换术后 PJI 的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临床症状可能延迟出现或仅仅只有术区的疼痛。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是假体无菌性松动,两者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后,精确诊断 PJI 依赖于临床的高度怀疑、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关节液检查、炎症指标、微生物检测和术中发现。在过去 6 年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和肌肉骨骼感染病学会(MSIS)分别发布了 PJI 的诊断标准,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差别。如图1。

图1  IDSA 和 MSIS 发布的 PJI 诊断标准

最常用于检测 PJI 的工具为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速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 ESR>30mm/h、 CRP>10mg/L时,应当怀疑 PJI ,但是 ESR 和 CRP 至少在术后 2~4 周内皆会升高,且受到关节内积血、年龄、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疼痛伴发热的患者,应当在抗生素治疗之前抽取血培养。关节液检查是诊断 PJI 的重要手段,对于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疼痛的患者或炎症指标不明原因升高时,应当进行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检查。关节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晶分析、革兰染色、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有研究调查 TKA 术后发生 PJI 的关节穿刺液,当白细胞计数大于 1700 个/μl,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 65% 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THA 术后 PJI 则显示关节穿刺液白细胞计数大于 4200 个/μl 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有研究表明早期感染较晚期感染的关节穿刺液检查结果高,所以,在进行关节穿刺液检查时,应当考虑感染事件、部位和是否使用抗生素。

近年来,学术界对血液和关节液中的促炎症标志物诊断PJI的热度持续上升。如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并且许多研究报导了术后血液中的 IL-6 水平恢复至正常的速度较 CRP 和 ESR 更快。但是,血液炎性标志物的检测价格昂贵且灵敏度不足,临床上并不常用。α-防御素是由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抗菌多肽,是仅有的用于诊断PJI且经济实用的生物标记物。它在诊断 PJI 时的灵敏度为 97%,特异度为 96%~97%。α-防御素不受其他炎症疾病和抗生素使用史的影响,但是存在金属沉着病时,可能导致假阳性的发生。总地来说,目前生物标记物昂贵的费用、不确定的特异性、缺乏长期随访研究和不能为治疗决策提供确切参考依据等因素,都限制了生物标记物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02

微生物研究

由多个标本中培养出相同的细菌依然是诊断PJI的基石。将近 7%~39% PJI 的病原菌培养为假阴性,培养前使用抗生素会导致 50% 的病例培养结果为假阴性。诸如传统组织培养方法(无法覆盖营养需求高的细菌或生物膜相关的细菌)、特殊的病原菌(真菌、分枝杆菌)、不恰当的培养基和不恰当的运输时间,都可能导致培养结果的假阴性。为了最大可能地培养出致病菌,应当在获取培养标本前 2~4 周停用抗生素,并且获取多个样本(3个标本以上)进行培养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培养样本包括关节囊、滑膜组织、髓内组织、假体-骨界面、骨碎块和脓性坏死区域。若在术中获取的数个标本中培养出皮肤定植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和棒状杆菌时,则应当考虑标本受到了污染,除非术前获取的标本也培养出相同的病原菌。

近年来,PCR 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和超声振荡裂解假体相关的生物膜等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关注,他们将其用于解决培养阴性的 PJI 诊断。PCR 技术并不是诊断PJI的标准方法,最适用于 PCR 技术的标本尚未清楚,各项研究得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存在差异,尚未达成一致。一般来说,对于未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患者,进行 PCR 检查的灵敏度高于病原菌培养,达到了 70% 的灵敏度。在仅有单一标本时,对假体进行超声振荡,取裂解液进行病原菌培养,敏感性高于普通病原菌培养基(78.5% vs 60.8%);但是,当标本数量>3份时,这两种培养方法诊断PJI的灵敏度无明显区别;在抽取培养标本两周前使用过抗感染治疗的患者,此时进行超声震荡裂解液培养的灵敏度远高于一般病原菌培养(75% vs 45%)。然而,进行超声震荡并取裂解液培养的结果尚未达成一致,学术界上存在不同的声音。并且,超声振荡裂解液培养费时费力,目前仅作为诊断 PJI 的补充检查方法。

03

组织病理学研究

组织病理学在冰冻切片中,高倍镜视野下发现>5个多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时,可以考虑确诊PJI,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高达 80% 和 90% 以上。在不典型的非感染部位取材,病理科室缺乏相关诊断经验,都会影响真实结果,阻碍诊断PJI。

04

影像学研究

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片、CT、MRI和核医学检查,在诊断PJI上的作用有限。X线片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诊断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折,但是缺乏诊断 PJI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使用 MRI、CT及PET-CT 来诊断 PJI 时,由于昂贵的费用和假体产生的金属伪影,令其使用得到了限制。研究报道核医学在诊断 PJI 上有高达 95% 的准确率,使用锝-硫胶体标记法标记白细胞和骨髓,该方法能够为诊断提供帮助且不受金属植入物的影响。美中不足的是核医学检查费用昂贵且临床上不作为常规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收藏|临床常用的人工关节术后感染诊断方法
纪保超|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病原菌培养方法及结果分析
朱锦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
学术丨髋关节假体感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骨科前沿 |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一种基于共识的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