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晓文主任: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多为感染后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也有一些病因目前尚不可知,而该病的病理基础是关节腔内的滑膜炎性反应。

本病特点:多侵犯小关节对称性发作,大关节也常见,晨僵较为严重,活动后减轻,疼痛较剧,易反复发作,往往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急性发病期有些表现为灼热,关节呈棱形样变,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及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

目前西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差,负面作用较多。本人自1998年7月至2002年6月期间,用针灸结合汤药治疗4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在43例患者中,有男性8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60天,最长2年。以上各例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及病变范围均有所不同。

(二)诊断要点 根据美国类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分类标准,有下列七项中的任意四项既可确诊:⑴晨僵至少1小时≥6周;⑵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⑶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⑷对称性关节肿≥6周;⑸皮下结节;⑹X线片示:骨质疏松或关节间隙狭窄;⑺RF(+)。此外,须排除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

(三)治疗方法

祛风除湿、祛寒止痛、舒筋活血是其治疗原则。

  1. 采用针灸,个别穴位火针刺法:⑴取病变关节局部穴位、阿是穴,其中选一个穴位下无大血管及神经者用火针刺,其余均点刺后不留针;⑵大关节病变周围方法同上,但点刺要深;⑶华佗夹脊:上肢主取C —T 夹脊,下肢主取L ,均行深速刺法,10天为1疗程,隔日一次。
  1. 中药治疗:主药用黄芪、秦艽、木瓜、牛膝、威灵仙、茯苓、川芎、当归、苡米、细辛、生地,辅药随症加味。关节肿胀加苍术、车前子,五心烦热加鳖甲(先煎),心慌加五味子、桂枝,咳嗽加川贝。

(四)疗效标准及结果 ⑴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RF(-),随诊2年未发病者;⑵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RF(-),随诊一年未发者;⑶有效:症状减轻,肿胀消失,略有疼痛,RF(-);⑷无效:症状未改善,RF(+)。在43例中,痊愈21例,占48.8%;显效16例,占37.2%,有效4例,占9.3%,无效2例,占4.7%。

  1.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曰:“痹之安生?歧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痹症,其广义为病邪痹阻而致机体气血运行不利,或脏腑失和所发生的各种病症。狭义为风寒湿等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症。

《济生方·痹》曰:“皆因体虚、奏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取火针刺法。《灵枢·官针》曰:“火针刺者,刺幡针则取痹也”。针灸深刺结合速刺不留针,取病痛关节局部穴、阿是穴有祛寒止痛、舒筋活络、活血消肿之功。

“血得热则行”,可以使局部淤血扩散,淤血行,经脉通则肿胀可消,可达“通则不痛”之目的,配合华佗夹背穴,可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功能,并有降低血沉,控制类风湿活动的作用。同时配合汤药以补气滋阴、消肿活血祛瘀,另外随症化裁,总能取得更好地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案例】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火针】火针疗法的选穴方法之一“以病定腧”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穴方法的文献回顾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刺血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