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道(旅游观赏方法)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绮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经常使人得到层次不同的审美体验或形态各异的审美意象。这种结果除了涉及观赏者的审美意识、审美个性与鉴赏能力等因素之外,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观赏方法或“游道”不无关系。根据普通美学的相关原理,综合中外旅游观光的实践经验,下列观赏方法是有一定参考或借鉴意义的。

第一节 动态与静态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是两个最为普遍的观赏方法。从效应上看,这两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窃此,对旅游者来说,根据景观特征和个体要来灵活地运用这两种观赏方法,是丰富旅游经验的可靠途径。

一、 动态观赏
       动态观赏作为旅游审美活动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是指览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徒步或乘车或坐船……于移动过程中欣赏玩味那些包罗万象、流动幻变的风光胜景。
不待言,移动涉及速度,速度导致景变,景变影响感受。譬如,,步移景异是一种慢速度的游览,人与景没有阻隔,不可分离,在随心所欲和全身心(各种感官)都同时投入的悠然自得的观赏中会体验到较强的亲切感和立体感。湖中荡舟式的游览在审美效果上与此近似,但视野比较开阔,感受更为悠闲。车过景变或船(快艇或顺江而下的游艇)过景变是动态观赏活动中快速度快节奏的游览形式。在审美对象方面,远近不同、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景致犹如一组组电影镜头,或一幅幅活动图画,迎面扑来,使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结果,,许多局部景点以画面组合的方式连贯起来,在空间腾跃飞动,此起彼伏,形成川流不息的节奏美。在审美主体(旅游观赏者)方面,由于物我双方的空间位移速度快,视觉形象的空间跨度大,在紧张捕捉但易失之交臂的观赏过程中,景物产生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向一定方向倾斜聚集,给人的视知觉以强烈的幻觉性运动感辽使人得到一种生机盎然、气势浩荡的审美感受》。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所记述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直下江陵的情景,以及现代诗人贺敬之在《西去列车的窗口》中所描绘的“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那流动的景象,均是对运动感以及流动美的精彩写照。

       总之,旅游动态观赏过程如同一种由移动、速度、景变与感受等四大因素组成的“魔圈”,其中移动涉及速度,速度导致景变,景变影响感受,感受反过来又调节速度……彼此关联,循环往复,交互作用,旅游者一旦步人其中,将会在“无限交流意志”的驱动下,俯仰六合,尽情玩味,畅神怡性,“欣然而乐”。

二、 静态观赏
       

      宋代哲人程颖诗日:“万物景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里显然是在强调静观默照之道与“天人合一”之境。;我们不妨借此提示人们在游览有些景点之时,要设法人静,在静观中感悟景物的诗情、画意、哲理或禅味。从古至今,这种传统的审美风范一直“积淀和凝冻”在广大国内旅游者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实际上,中国的名山大川和古典园林在布局和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这一审美情趣,主要的景点均置有亭、台、楼、阁、榭、廊等,如泰山的松涛亭和瞻鲁台、上海豫园的静观厅、昆明滇池的大观楼、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等等。它们一方面构成景致,一方面供游人憩息,另一方面还供游人静观周围的景象,是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有机统—的产物。

        一般说来,旅游审美活动既离不开动态观赏,也离不开静态观赘.,后者是一种选择性极强的观赏方法,是旅游者停留在某一时空背景中有选择地凝神观照周围景致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勃观与静观是相辅相成的。事实上,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的观赏方法也符合旅游者在搜奇览胜过程的生理——心理节奏夕另外,上面涉及的动静关系主要是从观赏者在时空中的感知形式角度来谈的。I就景观对象中的动静关系而言,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即动态景观(如行云景观(如山崖亭台)的互补功能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无论从主体角度还是从客体角度来谈动静关系,其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对性。园林美学专家陈从周对此有过十分精当的阐述。他说:

      动静二字,本相对而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然而在园林景观中,静寓动中,动由静出,其变化之多、造景之妙,层出不穷,所谓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舟游人行,而山石树木则又静止者。止水静,游鱼动,静动交织,自成佳趣。故以静观动,以动观静,则景出……

 静之物,动亦存焉;坐对石峰,透漏具备,而皴法之明快、线条之飞俊,虽静犹动。水面似静,涟漪自动。画面似静,动态自现。静之物若无生意,即无动态。故动观静观.是造园产牛效果之最关键处,明乎此,则景观之理得初解也。

        这段话不仅谈的是景物在空间中所展现出的动静相对关系,而且也触及到观赏者的审美心理与动观静观相结合的妙用。因此可以肯定,这是对“万物静观皆自得”之说的一种补充,是中国式“游道”的高度概括,对于园林观赏而言尤其如此。
 
       另外,基于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山水审美感应方式,人们往往会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产生立体性的审美体验。就是说,面对山水景观,除了视觉( sense of sight)和听觉( sense of hearing)发挥积极主导的作用之外,嗅觉( sense of smell)、、味觉( sense of taste)与触觉(sense“touch)等其他感官也会一起开放,各显神通,“觅求和捕捉所感知的山水景观的相应特征,然后各个感官通过不同的渠道,把获的各个方面的审美信息输送到大脑,最后经过与脑中所储存的掺阳化合,就融合成山水景观完整的、立体的形综合性的审美享受”。实际上,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由色彩、线条和体积等物理要素所构成的空间形象或视觉形象,由风声、雨声、涛声和鸟声等音响所构成的真切的听觉形象,由花香、草香和清新的空气等因素所形成的特殊的嗅觉感受,由温暖的阳光、扑面的熏风与流云飘雾等因素所形成的温馨的触觉感受,以及由品尝甘泉和呼吸山中或田园里的清新空气所体验到的某种醇和、滋润或透亮的味觉感受,通常会经由审美的直觉、联想或想象等心理要素而产生一种“化学反应”,从而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类似“联觉”(synaesthesi-a)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的强度一般大于各相关部芬‘的简单稻茄;因此具有不同寻常的“审美增值”( aesthetic plus)效应。

      于这种五官开放式的或联觉式的山水审美感应方式,,古代先贤曾经有过深入的规察与生动的描述,认为观赏者在浪迹山水、神与境偕时,“身淖于云,耳属于泉,目光于林,手缁于碑,足涉于坪,鼻慧于空香,而思虑冲于高深”。现代诗人徐志摩摩正是运用这种方式,翔实人微地记述了他畅游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郊外山景时的真切感受: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它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它带着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汽,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膀,就这单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Ip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从这段描述游赏山景的经历中不难看出,相应的景观特征和五官的开放参与互为因果的。如山林繁花之于视觉、风息吹度之于听觉、幽远的淡香之于嗅觉、阳光水气之于触觉、恣尝鲜果之于味觉……这无形中使游者和读者都融合到一种全身心的审美感受之中,将一般只诉诸于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大大强化、深化和丰富化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品和观赏石一样有美丑之分,艺术家和藏石家也有审美高低之别
名家:方放以特殊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直觉,创作出......
圆形景观,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成海钟教授:花境推广离不开正确的花境赏析
欣赏钧瓷的基本方法
浅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