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运河上八里桥往事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奇迹。最北段通惠河是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春由都水监郭守敬主持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这条北京地区最重要的人工河道是“上自昌平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清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大都城西北积水潭,东南出大都城东之文明门,延伸至京郊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元史· 卷六十四· 志第十六· 河渠一》)。河道开通后,南方的物资通过这条生命线不断输入北京,为元明清时代京师的发展提供最便捷的物资运输渠道,也给都城百姓提供了生产、生活的保障。

  元明两代利用北京西北角燕山山脉的泉水,经过玉泉山、长河等导入北京城中,再经由通惠河连接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遗产区界桩

  在这条十分重要和著名的漕河上,永通桥是大运河北京地区段唯一的一座大型石拱桥。明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简叙其历史背景与所处的位置:

  通惠河,在州城西,即大通河也。自京城东至州城南,会于白河,又南会直沽入海,凡二三百里,俱曰通惠河。元至元十七年,浚通州运河,即此。今城西六里有永通桥,跨通惠河之上,明正统十三年建。

  顾祖禹称永通桥距离城西六里,乃是因永通桥距离通州东门六里,又因永通桥距离通州中心最高点观音塔八里,所以俗称八里桥。开凿后的通惠河,两岸坡度较大、河水湍急,大大加快了漕船行进的速度,但跨越河上的永通桥,原是一座简单的木桥,严重影响了被明人称为“陆运京储之通道”的畅通。

  永通桥文保碑

  明英宗正统初年(1436),内宫太监李德禀奏明英宗,建议改建高拱石桥,英宗准奏。正统十一年(1446)八月开建,到正统十三年(1448)十二月石桥竣工,英宗赐名“永通桥”。

  通惠河上的一座木桥改为石桥的基建工程,竟然“惊动”当朝皇上,先是准奏,后又赐名,其间有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靖难之变,燕王以叔父藩王身份起兵,夺去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明朝皇位帝系由长子朱标一系转为朱棣一系后,新皇帝朱棣以种种借口常驻自己的大本营北平,燕王旧地事实上成为整个明廷中枢的驻地,北平因而被称为“北平行在”。明成祖朱棣大力改建原北平城,陆续建设宫室与坛庙等皇家建筑,为正式迁都做准备,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他下令迁都北平,也只是政治中心的转移,并不是定都的标志,北平仍是大明帝国“行在”,南京才是国都。甚至,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相继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地区建设陵墓,意在大明天子永驻北平,但是也没有从法理上宣布正式建都北平,“北平行在”在法理意义上依旧是临时国都的性质。

  永通桥护栏神兽

  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初一日,英宗御朝亲政的当天,才正式颁旨易“北平行在”为北京(顺天府),正式定都北京,并把朱元璋所定都城称为南京(应天府),仍然留有六部等中央机构以及京城全套衙署,这是明代两都体制的正式形成,明廷从法理上宣布北京为大明朝的国都。通惠河上的永通桥,既方便了京师文武百官和百姓的出行,是京师地区地标性的建筑,也是为配合明廷正式迁都北京的一项政治工程。

  正统十三年(1448)永通桥完成后,英宗请大臣李时勉作《敕建永通桥记》:

  朝廷迁都北京,建万世不拔之丕基,而漕运实军国所资重务也。故兴役万夫,齐奋并手偕作,未及三月,而功已就绪。桥南北五千尺,为水道三券,券与平底石,皆交互通,贯锢以铁券、水石,护以铁柱,当其冲桥。东西二百尺,两傍栏槛,皆以石为之。作二牌楼题曰:“永通桥”,盖上所赐名也。又立庙祀河神,而以玄帝镇之经。

  永通桥因占据京师东面水陆路要冲,是为北京地区东面道路咽喉。因其位于距通州城中心最高点观音塔八里处,俗称“八里桥”。其长50米,宽16 米,中券高大,高8.5 米,宽6.7 米,漕船等船过券洞时不必低帆,可以顺利直行;侧孔低小,高3.5 米,阔3.5 米。永通桥远望之若长虹卧川、月轮堕水。桥东西两边建成时有牌楼,附近有河神庙,桥上望柱有狮子雕刻,两边驳岸有镇水兽等雕刻,惟妙惟肖,总体非常壮观。

  永通桥石桥的建成,不仅解决了京师东面的交通问题,顺带整修了两岸景观,为都城近郊通惠河增加了一个美丽壮观的景点“长桥映月”,是为明清两代的通州八景之一,与北京西南面卢沟桥之景观“卢沟晓月”相称。老北京因京东八里桥与京西卢沟桥、京北朝宗桥并立于京畿地区交通要道,有“京师三桥”之说。清代乾隆进士陈昌图一次泛舟通惠河有诗曰:

  春日泛舟通惠河

  唤得沙棠稳趁流,绿波瀰瀰接皇州。船如天上坐原好,水似江南涨不收。香稻云帆输历历,长虹月影浸悠悠。(原注:长桥映月为通州八景之一,盖指八里桥也)巨川舟楫凭康济,蓄泄关心记旧游。

  陈昌图是南方杭州人,但见通惠河“水似江南”,可见当时水量之大。运输贡粮的粮船通过八里桥,倒映在河水中,随着运河中波涛悠悠而动。

  清代道光进士李焕文也在其《长桥映月》诗中写道:

  湖溯昆明引玉泉,虹桥八里卧晴川。石栏拥似天衢入,画舫摇从月窟穿。万斛舟停芦荡雪,百商车碾桂轮烟。渔灯蟹火鸣征铎,惊起蛟龙夜不眠。

  此诗以白描的手法,把通惠河与八里桥作了简述,河面千帆竞发,运粮船只川流不息,夜间灯火通明,十分震撼,表达了作者对“长桥映月”美景的赞誉之情。

  永通桥石狮

  作为通州八景之一的永通桥不仅吸引明清朝很多人慕名参观。还得到周边国家友人的高度称赞。清乾隆时,朝鲜使节朴趾源第一次来到北京,见到永通桥后,极其震撼,留下这样的记载:

  行至永通桥,一名八里桥也,长数百丈,广十余丈,虹空高十余丈。左右设栏,栏头坐数百狻猊,雕刻之工类圆章细钮。桥下舟楫直达朝阳门外,复以小船开闸理酒,以入太仓云。自通州至皇城四十里间,铺石为梁,铁轮相搏,车声益壮,令人心神震荡不率。

  在朝鲜使节朴趾源关于永通桥的记录中,永通桥有数百丈,不符合事实,但也足见永通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这座明代建成的永通桥,至清乾隆时期风采依旧。桥下千帆竞渡,桥上车水马龙。永通桥建成后,明廷一鼓作气,把永通桥连接起来的京师朝阳门至通州的原夯土路,铺设了石板,全面提升北京城到通州的陆路交通线路,却因而忽视了对通惠河疏浚。在国事蜩螗的明末,通惠河还是摆脱不了逐渐淤塞的命运,运力逐年下降,明初设计时应有的漕运能力,再也没有发挥出来。

  永通桥岸边镇水兽

  其实,早在明朝永乐年间,通惠河的运力即捉襟见肘,无法满足北平行在上百万人的物资供应。永乐二十一年(1423),平江伯陈瑄曾建言:“每岁馈运,若悉输京仓,陆行往还八十余里,不免延迟妨误。计官军一岁可三运,请以两运赴京仓,一运贮通州仓为便。”多年以后的成化八年(1472),在确定漕运粮食定额后,又有“正兑入京仓,改兑入通仓”的说法,一部分漕粮安置在通州粮仓,大部分用陆路运输到京,而永通桥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尽管当时通惠河淤塞还并不十分严重,明人已经认识到通惠河的运力的局限。这也是正统年间明廷建设永通桥,从而改善京师至通州的陆路交通动力和决心所在。


  清朝建立后,顺治帝建都北京,通州道路依然是国门咽喉,永通桥及京师与通州道路,仍旧是新朝门面。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令户部筹资修缮永通桥,并重修京师与通州道路。为记载彰扬此事,雍正皇帝亲自撰文,在永通桥东立了“御制通州石道碑”。此碑高约5 米,宽1.63 米,碑砆(石座)高约2 米,总高近7 米,蔚为壮观。正面雕镌满汉两种文字。雍正御制石碑虽已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至今螭形花饰、赑凤雕形,依然完整无损,安静伫立在永通桥附近,为过往行人诉说着历历往事。

  御制通州石道碑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突破清军大沽口防线,准备一举向北京进发。当时清军统帅僧格林沁大军行营设在通州与张家湾之间的郭家坟,其率领的马步队1.7 万人驻扎张家湾至八里桥一线,扼守通向通州及京师的大道,其中张家湾驻马步队1000 人,副督统格绷额统带大队3000 人驻张家湾东面和南面,准备正面迎击来犯之敌。在张家湾西南的马驹桥和马驹桥东南的采育,分驻马队2000 人,以防联军从马头直接西进,绕道进京。直隶提督成保率4000 人防守通州,礼部尚书瑞麟率京营8000 人、副督统伊勒东阿带马步队4000 人守八里桥,光禄寺卿胜保率京营5000 人驻守定福庄,以备增援。咸丰十年(1860)八月,八里桥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紫禁城与英法最高国防会议的文件上,成为当时世界新闻的焦点。据清进士唐鉴回忆,僧格林沁因为八里桥高大雄伟,又是京师——通州交通孔道,特意把部分炮台安置在八里桥上。清人唐鉴说,“通州之西,有八里桥。庚申之变,僧邸海口之防,为汉奸所误,乃致败衄。退至此桥,据桥为炮台。及战又败,遂不支。至今桥东面石栏缺折,乃为炮所伤者,存之亦折槛之意欤”。僧格林沁过度迷恋蒙古、满洲八旗骑兵的力量。他以设在八里桥简易炮台为后盾,指挥两万多骑兵在广袤的平原上,向着英法联军阵地冲锋。却不知英法联军的各种火器在开阔的视野下,更能够发挥现代化武器的威力,而且八里桥上安放的清军火炮也不是英法联军先进滑膛炮的对手,如唐鉴所说,八里桥东面栏杆皆被联军精准炮火所损毁。此战中,在英法联军最先进的滑膛炮和线膛步枪的攻击下,清军马队冲锋被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这些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骑兵勇士,他们依旧在前仆后继地冲锋着,甚至逼近了敌军阵地50 余米的距离。可惜的是,这50 米的距离,成了清军无法逾越的鸿沟,也成了八里桥抵御外侮的绝响。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击退僧格林沁统率的清军后,轻而易举就来到了北京城外,吓得咸丰皇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无人防守,随后英法联军以种种借口,劫掠焚毁圆明园,成为中华民族伤心之最痛处。

  光绪六年(1880),名士张佩纶(张爱玲的祖父)路过八里桥,感叹如此高峨威严的八里桥,为何抵挡不住联军的攻击。

  初四日(10 月7 日)与蔡辅臣吉士、容舫侄出都,辅臣同载。至八里桥,顾辅臣曰:“此可守也。僧邸何以致败?”舆者曰:“君不见某公墓树乎?僧邸将战,先期命农家皆割新禾,守冢户皆刊林木。于是,十里之内一无障蔽,意欲便骑兵驰逐,反为英人所乘,遂致败绩。”今他冢均植新树,惟某公墓树皆截顶,望之惨然。

  1860 年12 月22 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八里桥之战版画

  同行蔡辅臣告诉他,僧格林沁为了马队的冲锋,把八里桥附近的庄稼、坟树等遮蔽物都砍掉了,虽然方便了清军马队的冲锋,但是为英法联军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使之瞄准射击更有准确性,可见僧格林沁对于现代化战争的一知半解。张佩纶与同行的朋友虽然批判僧格林沁统军的失误,但是他们在谈话中还是没有涉及战争胜负之深层次原因,那就是东西方政治、文化、科技制度已经有了根本性的不同,英法联军背后科技、军事人才培养、后勤等都非常现代化,甚至这次英法联军设置了专门前线医疗救护队,是为现代战地医院的先驱,这是用长矛大刀冲锋的清军不能比的。八里桥的清军,无法抵御英法联军进军北京的步伐,终至惨败于桥下。但是,八里桥阻击战不失为清军骑兵最后的倔强,是面对外国侵略最后的坚强。

  结语

  明朝定都北京,永通桥(八里桥)应运而生。它高大、雄伟、壮丽,坐落于明清两代都城北京“东门孔道”之上,是两个王朝的门面,震撼了明清两代文士与朝鲜等国使节,也成为两代文士重要的游玩和吟咏的取景地。

  永通桥侧影

  也正是因为其扼住交通要道,处于咽喉地位,近代以来,来自海上的侵略者无一不通过此桥进入北京,因而永通桥(八里桥)一次又一次成为抵御外侮的前线。战争炮火给它留下深深的伤痕的同时,也辉映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击外敌入侵的精神。一直以来,这座桥与卢沟桥一样,伫立在北京的周围,拱卫着京师的安全,它们的命运与古老的北京城休戚相关。不经意之间,却在近代的大变局中,历史赋予了它们全新的使命,从而升华为一种精神的火种和民族的象征。从它们沧桑的容颜中,我们读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味着中华民族的韧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大运河故事丨长桥卧波竞百舸
中英法八里桥之战:为何清军伤亡一万多,英法联军才阵亡12人?-头条网
我们从老照片里找出了这些大运河畔的网红打卡胜地|万宁桥|大运河|昆明湖|通惠河
老北京的故事(五十)永通桥_老树枯草_新浪博客
蒙古铁骑前仆后继“八里桥”血战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