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诗赏析The Eagle《鹰》

[导读]

Alfred Tennyson(1809-1892)

       英语诗歌中,以鸟和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有很多,如济慈的《夜莺颂》,夜莺的形象象征着自由和美好。在今天要分享的丁尼生的这首诗歌《鹰》中,鹰代表着威严和力量。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歌颂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主题之一。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诗人。随着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的离世,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时代进入衰落时期,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和散文开始崛起,出现了一系列以狄更斯、萨克雷为代表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而这个时期的诗歌最著名的代表诗人是丁尼生和布朗宁夫妇。     

                   The Eagle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那铁钩般的鹰爪紧扣着峭壁

寂然的领地直接璧日

蓝天的环抱下它屹立如是

脚下如皱的海浪缓缓流逝

它于山墙上注视

恍若雷霆下之

[诗人简介]

       丁尼生出生于牧师家庭,受家庭阅读和对诗歌热爱的熏陶,年少时出版诗集,以诗人拜伦、济慈为学习的偶像,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在那里结识了对他影响最大一直鼓励他出版诗集的挚友哈莱姆(Hallam),后来丁尼生大学期间父亲去世,他也放弃了剑桥的学业,后来Hallam22岁英年早逝,亲人和挚友的离去使丁尼生感到非常悲痛。丁尼生的代表作品In Memoriam(《悼念》)就是为了悼念Hallam而写的。1850年,丁尼生继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获得英国桂冠诗人(Poet of Laureate)的称号。

      丁尼生的诗歌韵律和节奏非常工整,非常有音乐感。丁尼生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下面这首诗The Eagle可以体现出来。除此之外,丁尼生的主要诗作还有以King Arthur (亚瑟王)的故事为题材的《国王之歌》(The Idylles of the King),《公主》(The Princess),《毛黛》(Maud)等。丁尼生著名的短诗除了这首The Eagle之外,还有一首Break, Break, Break。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于丁尼生获得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他“桂冠诗人”称号的第二年,即1851年。 彼时诗人已经42岁,对自身的诗歌创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格。同属浪漫主义诗人, 如果说济慈的《夜莺颂》属于唯美主义的极致,那么丁尼生的这首《鹰》应该属于豪放派的代表作。这首诗寥寥数语,简洁明了地刻画了一只傲然孑立于悬崖峭壁之上,然后 猛扑向大海的苍鹰的形象,大海的气势磅礴与苍鹰的威猛勾勒出了一幅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美好画面。

          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语言特点以及鹰这个形象(Iamge)的刻画。在赏析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其在形式即Form上的特点。这首诗很简短,韵律非常工整,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诗歌共分为两小节,每小节共三行。第一小节每行以hands, lands,stands结尾,押尾韵,都含有/ændz/的音,押韵形式为aaa;第二小节每行以crawls, walls, falls结尾,押韵形式为bbb。这首诗的节奏主要为抑扬格四音步(imabic tetrameter)。音节划分如下:

He clasps / the crags/ with croo/ ked hands;

Close to/ the sun / in lone/ ly lands,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这是一首动静结合的状物诗。诗歌的第一节是静态描写,描写苍鹰头顶苍穹,傲然孑立于悬崖峭壁之上。诗歌的第一句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这几个单词都是以读/K/音的字母c开头,读起来很有气势。第二句运用了腹韵,closely与lonely两个单词中间都含有双元音/əʊ/,刻画出了苍鹰孤独与安静(solitude and serenity)的形象。

          第二节是动态描写。第二节第一句中的winkled和crawls运用了拟人(personification)的修辞手法。这两个单词本来形容人长了皱纹以及人或动物的爬行,这里形容大海有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有上文的静态过渡到动态。第二节中作者运用了watches这个动词,也是拟人的表达方式,作者没有用see或look等词,而用watch(注视)这个单词,使苍鹰的威严与凶猛跃然纸上。最后一句中like a thunderbolt(雷霆),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意为苍鹰如雷霆一般扑向海面,使诗歌从无声到有声,由静态到动态,刻画出了一幅苍鹰从傲然孑立到展翅翱翔的画面。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作者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充分运用了头韵、腹韵(ringed和winkled两个单词押腹韵)、尾韵,以及修辞手法,如象征、拟人、明喻等,丁尼生在刻画苍鹰形象中,没有使用很多形容词,而是运用了很多充满力量感的动词,使诗歌由静态到动态,刻画出了一个威严且刚强的苍鹰的形象。语言形式工整,且具有音乐感,这正是丁尼生的诗歌特色。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于这首诗中Eagle的形象的解读也不同。这首诗我每一次读,对Eagle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正如一部小说,你在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所谓常读常新吧。 每个人对于苍鹰的形象有不同的解读,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目光深邃且忧郁的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回首往事,思考人生。

         丁尼生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大海,渲染了诗歌的描对象苍鹰所处的环境与气氛。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文人骚客也喜欢在大海边吟诗,感慨人生。这首诗在整体上的气势一如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大海本没有生命,然而在诗人的笔下,却具有了苍凉悲壮的性格。作者借景抒情,将大海的气势恢宏与自己的雄心壮志结合在一起,正所谓“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情怀。

           读一首英诗,悟其中之涵义,体会其语言之精准,修辞之美妙,且联想中国的古诗词,常读常新,正如培根所说,”读诗使人灵秀“(poets witty),这便是读诗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下湖北诗群的创作向度:地域性与现代性
流光单行道
《诗歌的文体特征》
刘舰平的诗歌修辞法
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简介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基础知识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